重裝升級!2021版國版重點監控用藥目錄即將來襲?! 來源:藥智網/10號茶館 近日,10號茶館接獲獨家消息,國家有關部門近期給各省發了輔助用藥目錄調整的征求意見稿,主要內容核心如下: 目錄調整頻率:動態調整,2年1次。 納入目錄范圍:依據藥品價格用量,
重裝升級!2021版國版重點監控用藥目錄即將來襲?!
來源:藥智網/10號茶館

近日,10號茶館接獲獨家消息,國家有關部門近期給各省發了輔助用藥目錄調整的征求意見稿,主要內容核心如下:
- 目錄調整頻率:動態調整,2年1次。
- 納入目錄范圍:依據藥品價格用量,重點鎖定用量大、金額高、臨床易濫用、臨床輔助類藥品。
- 目錄數量:30+左右。
- 調整流程:醫療機構依據現有用藥上報,省級匯總上報。
國家與地區政策頻出
加速目錄“騰籠換鳥”
2019年7月1日,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印發了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化藥及生物制品)的通知,據統計,第一批有20個藥品進入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據統計,國家衛健委此次公布的20個重點監控品種2018年樣本醫院合計銷售數據為176億。而據公開數據顯示,國版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370個億降至2020年的110個億左右,降幅高達70%。
無獨有偶,2019年8月公布的新版國家醫保目錄中,將國家醫保目錄中的重點監控藥品全部調出。從調出的品種看,有一些是年銷售量比較大的品種,可能會對個別企業生產經營產生影響。但評審意見認為,將此類藥品調出目錄,有利于為調入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騰出空間,也有利于促進行業加快轉型升級。
筆者同時梳理了近年來,各地重點監控合理用藥的匯總清單,如下:

來源:各省衛健委官網、易聯招采

數據來源:易聯招采;整理:10號茶館
不難看出,國版目錄只起到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20個品種所起到的作用著實有限,尤其是19版目錄出臺以后,地方目錄基本上以轉發、沿用國版目錄為主,當然,也有一些省份,目錄遠遠超過20,形成了20+。以省級目錄為例,基本上保持在增加2到13個左右品種范圍。
自上而下
監控用藥愈發趨嚴
對醫療機構來說,監控用藥目前呈現越來越嚴格的趨勢。以西南某地醫院為例,2019年就已經發布《臨床合理用藥管理辦法》,要求嚴格規范輔助用藥和重點監控藥品管理,并做了非常詳細的要求,而且列出了輔助用藥和32個重點監控藥品及生產廠家詳細目錄,相關要求總結如下:
輔助用藥:單品種每月使用金額不得進入全院藥品排名前100位,否則,該品種暫停使用一個月。
重點監控用藥:質子泵抑制劑和抗菌藥物不得進入前50名,其他不得進入前100名,對使用金額進入前100位的重點監控藥品,統計各品規開具金額排名前5位的科室及前10位的醫師。
而對于什么是重點監控藥品范圍,該醫院也給出了相關定義:
①列入軍地重點監控藥品目錄的
②軍隊合理用藥檢查重點關注的;
③校級及以上軍地各種檢查中確定為藥物不合理使用的;
④地方熱點醫療糾紛新聞中涉及的;
⑤無特殊原因使用量異常增長(即月使用量環比增長超過30%的,或年使用量環比增長超過15%)的;
⑥前一季度使用金額排名進入全院藥品前100位的中成藥;
⑦醫院合理用藥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組認為有必要納入的。
省級層面,去年11月,四川省衛健委和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制定了《四川省醫療機構合理用藥評估工作方案》對醫療機構合理用藥進行考核。
四川省醫療機構合理用藥評估指標體系(試行)

這樣的場景對于許多藥企將是十分搞笑+分裂的:之前是拼了命地想進各省各類的增補目錄(基藥、醫保、采購),現在做大做強了,又得拼了命地避免進入各省各類的限制使用目錄。
僥幸未入圍產品
企業又該如何自處?
那么,對于沒有進入省級+醫院目錄的藥品,是否意味著可以放心大膽地上量了?
答案又是否定的:通知要求,對尚未納入目錄管理的藥品,做好常規臨床使用監測工作,發現使用量異常增長、無指征、超劑量使用等問題,要加強預警并查找原因。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人員要嚴肅處理。嗯,此恨綿綿無絕期,只因未到傷心時,就像上面談及的相關醫院要求一樣,現在來看,已經不是個例,而是成為普遍現象了。
長遠來看,如果藥品進入不同層級的“合理使用目錄”。一方面,在醫保局主動的招標采購環節,會受到沖擊(強制降幅、目錄替代、限制采購比例);另一方面,在醫保支付環節,同樣會被重點照顧(降低醫保支付比例、醫保目錄調整使用適用癥等)。招標強行降價、醫保動態調整、支付比例降低等等組合拳的打出,將極大的重創相關藥品。
2020年8月3日,武漢市藥械集中帶量采購服務平臺就發布了一則關于《武漢市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議價藥品目錄》及《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議價實施細節》的通知,大體意思對包括眾多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等高發病、常見病用藥進行降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關于品種議價專家組議定本次最高限價(有效報價)為本企業品種省級掛網最低價的0.7倍,高于最高限價的報價無效。本次采購周期為一年,采購周期滿一年后,若未進行新的議價仍按照原方案繼續執行。采購周期內,入圍品種與其他地區該品種價格差異較大的,經專家組論證,可適時邀請企業再次議價。對于未入圍品種,不會再像省級帶量采購那樣給予一定存量,直接就暫停湖北省掛網,醫療機構不得進行采購,卻因臨床需要的可申請單次備案采購。
總結與啟示
總之,重點監控目錄給我們的啟示就是:
免疫增強類化學制劑、除激素類制劑、特定營養缺乏下支持治療外的,所有人體自然存在的成分及其衍生物類化學制劑、中成藥注射劑很危險,尤其是用量大、銷量上升明顯、金額高的品種。
隨著19版國版監控目錄的更新以及醫保目錄的調整,再加之地方招標采購的輪番沖擊,同類暫未進入國家監控目錄的藥品要小心,尤其是已經納入地方目錄法眼的品種,更是要千萬小心謹慎。
一旦進入相關目錄,相當于直接就被送到斷頭臺。醫保限制或直接出局,地方不帶量直接降價,而且搞不好連弄一丁點存量都很困難。因此,上述品種,不能為了每年20%+的增長,而蒙眼狂奔,可能一不小心,就直接跑出賽道PASS出局。
對藥企來說要做的是,要持之以恒地加強產品價值研究,加強循證方面的探索,進一步提高藥品本身的有效性、經濟性、安全性,打鐵只有自身硬,方能不怕風吹浪打,才能從容應對市場挑戰。
責任編輯:三七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藥智網立場,歡迎在留言區交流補充。
注:本文禁止轉載,引用相關消息請注明出處!
本文來源:藥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