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內容 《2019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創新藥注冊申請數量近年來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藥品研發創新態勢明顯,去年全年共有10個1類新藥、58個進口原研藥(含新適應癥)、2個兒童用中藥新藥獲批上市。米內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今年已有13個1類新藥獲批上
精彩內容
《2019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創新藥注冊申請數量近年來呈現大幅增長的趨勢,藥品研發創新態勢明顯,去年全年共有10個1類新藥、58個進口原研藥(含新適應癥)、2個兒童用中藥新藥獲批上市。米內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今年已有13個1類新藥獲批上市(含新適應癥),成績可喜。創新之風已席卷整個醫藥界,百強企業作為市場的奠基者也是領軍者,如何進行升級來迎接這股創新熱潮?12月9日下午,在2020全國醫藥經濟信息發布會暨米房會年會上,四位企業掌舵人及研發、營銷方面的負責人分享了他們的“絕招”。上??萍汲晒D化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醫藥工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茅關興擔任下午主論壇的主持人。
天津醫藥:混改轉型,引進巨資
作為天津國有企業“排頭兵”,天津醫藥集團先行先試,2017年起推進混改工作,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倪依東暢談了百強醫藥工業混改轉型升級模式。
據悉,天津醫藥前身為成立于1979年的天津市醫藥管理局,經過近40年的發展,控股中新藥業、天藥股份、力生制藥三家上市公司和邁達科技、中新科炬兩家新三板上市公司,參股中美史克、益普生(天津)、天津樂敦中藥等多家中外合資企業。集團擁有“達仁堂”、“隆順榕”、“樂仁堂”等多個中華老字號品牌,“雙燕”、“松柏”等13個中國馳名商標,總數位居全國醫藥行業前茅。
通過兩年前期準備,集團確定了最終的混改方案,出讓67%股權。2019年9月混改方案公布后,全國范圍內共計接觸戰投30余家,預計將引進資本超過100億元,據悉集團將于本月進行戰投簽約,以質量變革為主體、效率變革為主線、動力變革為基礎是其未來發展目標。
上海醫藥:開放合作,助力創新
2020年醫藥行業出現了新形勢,同質化競爭亟待破局,政策可預期性增強,生物制藥行業強勢復蘇,全球化競爭激烈,國內領跑者鋒芒盡顯。上海醫藥總監、研發管理中心副主任柯櫻提到,開放合作是集團助力創新轉型的重要準則,借鑒跨國公司和國內領先企業的模式,加快推進集約化發展,通過營銷中心、制造管理中心、研發管理中心建設,形成高效協同的研、產、銷體系。
談及上海醫藥創新研發布局策略,柯櫻提到三個方面:第一是加強自主研發體系建設,創新大品種戰略,在大品種領域上與現有產品呼應;第二是BD項目的引進,快速搭建成熟產品鏈和特色領域重點突破,在細分領域構建領先優勢;第三是戰略合作與融產結合,深入挖掘學術界的寶藏,補足早期發現短板。
柯櫻在會上透露,公司自主研發的1類新藥SPH3127為新的腎素抑制劑,其高血壓適應癥已啟動III期臨床,第二適應癥慢性腎病提交國內Pre-IND,第三適應癥炎癥性腸病在美國申請IND,該產品未來的市場潛力值得期待。
悅康藥業:進軍藥品零售市場
與天津醫藥、上海醫藥這兩家大型綜合性制藥集團不同,悅康藥業的升級轉型獨具特色,集團董事長助理、營銷中心副總經理于鵬飛談到醫藥企業創新升級思考時表示,首先應該正確解讀三醫聯動政策背后的意圖;其次是產品要以質量為先;第三要對標先進,在效仿先進過程中錘煉實力;第四是勇闖無人區,創新才是發展出路;第五要走出國門,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目前,藥品零售市場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改革等新政賦能零售市場增長;處方外流加速、有條件放開處方藥網售,慢病及高價值處方藥在藥店得到差異化滿足;“十四五”規劃再次強調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中醫藥未來可期。但在疫情沖擊下,實體藥店客流下滑,藥品網購習慣正在養成;職工醫保個人賬戶改革,職工個賬資金池變化帶來沖擊;帶量采購等政策重塑醫院市場格局,零售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
于鵬飛表示悅康藥業對于品牌的打造不僅局限在院內,在院外市場也希望與零售終端進一步攜手合作,共同打造明星產品。以維生素C咀嚼片、維生素E軟膠囊、復方金銀花顆粒、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等為代表的家庭常備用藥,公司將以品質驅動產品讓利;以活心丸(濃縮丸)、百蕊膠囊、通脈降脂顆粒、多烯酸乙酯軟膠囊等為代表的專業用藥,公司將依托成熟的學術化團隊為零售終端賦能。
眾生藥業:構建四層級創新研發體系
廣東眾生藥業以中成藥起家,然而中成藥的創新之路并不好走,在董事長陳永紅看來,百強特色企業創新升級其實還能這樣走。他提到,在國家集采模式下,高毛利仿制藥的時代一去不返,傳統中藥企業面臨中藥創新藥審批難,市場準入難,商業化價值體現難的三難困境,但創新戰略已成為國家意志,MAH試點等鼓勵創新的政策積極落地,新藥品法為創新保駕護航,創新已成為業界共識。傳統企業核心競爭力將緊密結合臨床需求、患者需求,從營銷驅動轉向營銷研發雙核驅動,企業間的競爭將從單打冠軍過渡到十項全能的比賽。
他表示,公司構建了四層級創新研發體系包括創新藥、改良新藥、仿制藥及一致性評價和中藥二次研發,其中創新藥布局主要聚焦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及纖維化、呼吸系統和腫瘤。陳永紅透露,備受市場矚目的流感新藥ZSP1273目前已進入Ⅲ期臨床,NASH治療創新藥ZSP1601也在Ⅱ期臨床階段。
公司未來會以具有高技術壁壘特征的改良型新藥與仿制藥為抓手,建立聚合物膠束載藥平臺,深入開展多個特色仿制藥研究。并且圍繞中成藥產品開展上市后再評價及二次開發,獲得多項成果,產品學術地位與影響力有效提升。
工業、連鎖要雙贏!大咖現場“唇槍舌戰”
百強企業如何走好適合自己的創新升級之路?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蘇晶、廣東眾生藥業股份董事長陳永紅、太極研究院董事長秦少容、斯利安集團董事長易斌在現場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就企業常駐百強榜單的秘訣以及未來創新之路的規劃進行了詳細解答。
在創新升級大背景下,百強工業如何與零售連鎖企業雙贏互動,米房會·首席專家易軍、米房會·四川理事會理事長楊焱、青島雙鯨藥業股份CEO張大勇、奇正藏藥股份總裁劉凱列、廣盛原中醫藥董事長徐勝等醫藥大咖共聚一堂,暢談醫藥新政之下,工業企業與零售連鎖是如何創新升級。
在現場熱烈的討論中,本次百強企業創新升級主論壇圓滿結束,互動論壇詳細內容將于本周日呈現,敬請關注米內網微信(menetwx)。
本文來源:米內網 作者:米內發布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