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藥經理人近日從業內人士處獲得一份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材料。根據該材料,備受關注的國家醫保談判將于11月27日截止接收企業報送的談判資料,據此推測,2020年醫保談判很可能于12月中下旬進行,與年中官方發布的談判方案相比,今年的談判時間更顯緊迫。 根據中
近日從業內人士處獲得一份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材料。根據該材料,備受關注的國家醫保談判將于11月27日截止接收企業報送的談判資料,據此推測,2020年醫保談判很可能于12月中下旬進行,與年中官方發布的談判方案相比,今年的談判時間更顯緊迫。
根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北京醫藥衛生經濟研究會與IQVIA的一份報告解讀,中國當前的醫保談判可以分為7個階段:擬談判藥品的確定、談判邀請和資料提交、專家評審、醫保與企業溝通、談判及價格形成、合同簽訂、結果公示。
而目前的進度正處于第二、三步。
此外,根據今年醫保局對外公布的經過形式審查的醫保目錄申報藥品名單,共有約750個產品申報新醫保目錄,根據官方的方案,最終經過專家評審之后,針對新版醫保目錄,專家們將會形成新增調入、調出、可調出和調整支付范圍四大類名單。國家醫保局11月中旬表示,多輪的專家評審工作已經結束,但評審結果并未對外公布。
至于有多少產品能夠進入下一環節,業內有消息稱,此次經過評審之后有300余產品通過,此外還有消息稱,進入談判的品種僅有100+。
企業于本周五提交完談判資料之后,后續獨家品種將進入談判,非獨家品種則還需要經過議價階段。但也有說法表示非獨家品種經專家討論后直接準入,后續名單交付招采司進行帶量采購。至于最終官方采用何種形式,作為醫保明確動態調整后的第一次談判,目前仍有諸多想象空間。
而對于企業提交的談判資料,重點關注于其安全性、有效性與經濟性。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報送材料分為兩部分,第一冊為承諾書、授權書、自評報告及藥品相關重點信息等;第二冊為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及其他相關支持材料。
第一冊中,除了藥品基本的資質證明材料外,醫保局要求提交藥品自評報告,這一報告是測算專家了解藥品的重要參考材料,總字數要求不超過1500字。
而在這1500字內,需要涵蓋藥品基本信息、安全性、經濟性、有效性資料,簡要的自評報告之后,醫保局要求企業提交藥品更為詳細的信息。
例如藥品的創新性證明,可通過納入《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鼓勵仿制藥品目錄》、《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范圍等信息體現;而在有效性方面,可提交與參照藥品的療效比較研究情況、臨床治療指南推薦變化情況等信息,安全性方面需要提交藥品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這些內容都有固定的模板遵循。
除此之外,經濟性層面的分析材料需求占比也不小,企業需要提交在中國大陸地區或海外的成本效果研究情況和預算影響分析,包括大陸地區的銷量、疾病流行病學數據、藥品市場占有率預測情況,以及藥品價格信息,包括海內外藥品價格、醫保準入情況、慈善贈藥政策以及參照藥品價格信息等等。
最終企業還需填寫意向支付標準與限定支付范圍,而第二冊支持材料則為對藥品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意向支付范圍等信息的支撐材料。
附文件部分內容: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巴根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