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國藥品安全合作聯盟聯合艾昆緯中國(IQVIA)共同發布了《中國抗體藥產業健康發展報告》。 報告研究工作由藥品安全合作聯盟發起,艾昆緯中國(IQVIA)共同參加完成。報告歷經7次產業調研、6個月的資料分析、3輪專家評審,著眼于我國抗體藥產業的現
點擊視頻,回看《中國抗體藥產業健康發展報告》線上發布會。
抗體藥是特殊的大分子生物藥,大病治療效果突出,廣受患者與監管機構認可
抗體藥研發生產及仿制難度大,生物類似藥與原研藥“相似不相同”
圖1 生產工藝差異影響抗體藥物產品性質
我國抗體藥產業處于發展初期,產能不足,關鍵技術能力有待提高
我國抗體藥產業還處于發展初期,生產能力和核心技術均有待提高。這些階段性問題,仍需長期的技術積累和創新發展以補齊短板。
首先,我國抗體藥的總產能需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國抗體藥實際總產能不足20萬升,單個企業最高產能3.8萬升。而鄰國韓國總產能76萬升,跨國企業產能多在20萬升以上。由于抗體藥的生產極其復雜,其產能的擴增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現有的產能是否滿足患者需求和市場波動,這些問題值得關注。

圖2 抗體藥物產能中外Top10企業產能對比(單位:萬升,以哺乳細胞產能計算)
其次,產業的關鍵技術能力不足。因起步晚、基礎弱,我國抗體藥產業的核心能力有所欠缺。中國抗體藥產業基礎研究尚落后于歐美頂尖水平,研產轉化能力有待提升,關鍵技術平臺的建設剛剛起步,關鍵材料尚未實現國產,主要以進口為主,抗體藥生產成本偏高,成本控制能力尚有欠缺。這些能力不足,限制了我國抗體藥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競爭力提升,整個產業的發展需要充分的時間進行競爭力培育。
優化政策環境,注重政策與產業發展訴求的協同
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產業自身的能力建設,也離不開政府對產業的支持和引導(圖2)。課題組專家顧雪非(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保障制度研究室主任)指出:“我國抗體藥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產業建設和政策優化的雙輪驅動。目前我國抗體藥產業處在成長期,需要政策予以多方支持,維護產業發展局面。”產業自身需加強人才資金保障,構建研發創新能力、質量保障能力、成本優化能力和產品供給能力。政府政策需注重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保障臨床安全和保持良好發展預期,注重推進創新發展政策、質量安全政策和醫保采購政策的完善優化。
圖3 中國抗體藥產業發展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醫保采購政策與臨床用藥、藥品供給和產業發展有著密切聯系。課題組專家金春林(上海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強調:“醫保采購政策需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以合理用藥提高臨床療效,保障用藥安全,對合理用藥、醫保政策等與患者切身利益相關的政策予以充分的重視,加強醫保采購政策與藥監、臨床規范等政策的協同。”為確保患者用藥安全,需促進抗體藥物在臨床環節的規范使用,尤其針對已使用抗體藥患者,應盡量避免中途換藥可能導致的風險。建議針對抗體藥采購政策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論證,充分考慮抗體藥產品特點、產業發展階段、臨床需求和患者安全,以求通過科學的采購政策,實現患者用藥安全、醫保控費和產業發展的三贏局面。
速看!非法人類遺傳資源活動擬入刑,藥企應該怎么做?
參照此前歷次刑法修正案的時間表,從草案公布到正式生效版本的時間跨度一般為六個月左右。因此,如何利用好這六個月左右的時間窗口來全面排查可能的刑事法律風險、做好人類遺傳資源活動的合規工作,是在中國從事人類遺傳活動的企業所亟需解決的問題。 ? 2020...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2MDQwMg==&mid=2650209799&idx=3&sn=09b27b897cfe08f93368896c697ab396&chksm=bed4cd9a89a3448c4fef6a77f4442b218a78a93db5d34cac77d474d935cea48ee719c2c10e0f#rd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IQVIA艾昆緯咨詢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