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對話!頂尖醫院管理專家與您暢聊運營支撐體系數字化管理
近年來,我國醫療安全和服務事業迎來信息化建設的契機。通過學習和開展臨床數據分析研究,為疾病診治提供決策支持,通過數字化管理優化診療流程,提升多種疾病患者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維護人民的健康。 由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主辦,E藥經理人研究院承辦的...
6月12日,武田制藥發布公告稱,將以2.76億美元的價格向韓國Celltrion公司出售18種OTC藥物和處方藥組合的亞太地區權益。這是繼在中東、非洲、歐洲、南美出售資產后,武田在亞太這一重要市場的一次非核心資產的出售。
同時,這也是過去一年多時間里武田進行的第7次資產剝離,目前武田剝離的資產已經超過了80億美元,其中包括以53億美元賣給諾華的干眼藥Xiidra。
而武田本次出售給Celltrion的產品為心血管、糖尿病等領域藥品,主要在澳大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和泰國銷售。
根據武田2019年的財報,此次出售的18款產品的總銷售額約為1.4億美元,其中銷量較高的是糖尿病藥物苯甲酸阿格列汀和高血壓藥物阿齊沙坦酯。根據協議,Celltrion將支付武田2.66億美元的首付款現金和1200萬美元的潛在里程金,預計今年年底完成交易。
此前,武田制藥以最高6.7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約110種歐洲非核心產品的OTC及處方藥組合的權益給丹麥公司Orifarm Group,以及丹麥和波蘭兩處的生產基地。
近一年來,武田制藥不斷進行“瘦身計劃”:剝離非核心產品資產,這與其兩年前展開的一次收購有關,2018年武田制藥以62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了夏爾公司,導致自身債務負擔加重。據日本媒體報道,武田正在為其全資子公司武田消費者保健公司尋找潛在買家,秦叔逵教授:IMbrave150研究成績斐然,免疫聯合療法點亮肝細胞癌患者生存明燈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 今日腫瘤 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位常見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主要包括肝細胞癌(HCC)、肝內膽管癌(ICC)和 HCC-ICC混合型3種不同病理學類型,其中HCC占85%~90%。臨床中大多數HCC病例來自亞洲,其中幾乎一半來自中國,給...
期望能以37.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
截至2019年底,武田制藥的計息債務增加至460億美元。為了緩解債務負擔,武田制藥開啟了剝離非核心業務的計劃。武田的目標是,到2023財年末,將凈附息債務削減一半,調整后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的兩倍。
如今武田制藥朝著創新藥的方向邁步。在新一任總裁Christopher Weber的帶領下,武田制藥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將業務聚集在腫瘤、罕見病、神經科學、消化和血液制品五大領域。這五大領域的上市產品銷售占據了79%的營業額,其中消化21%、罕見病20%、血液產品12%、腫瘤13%和神經科學13%。
在今年JP Morgan健康產業大會上,Christopher表示,在武田制藥的研發管線中有50%為孤兒藥,70%的管線將依托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微生物、多肽和寡核苷酸等技術,未來將逐漸減少對小分子藥物的研發。
在未來5年,武田的12款新分子實體有望上市,其中在中國上市的創新藥將會超過7款,這7款藥物集中在武田制藥核心領域消化、腫瘤以及神經科學方面。
而在中國市場上,一些跨國藥企也在近幾年紛紛剝離核心資產。例如禮來出售了旗下抗生素產品希刻勞和穩可信在中國大陸的權利,以及位于蘇州的希刻勞生產工廠;諾華將其蘇州工廠整體出售。中國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推進“4+7”帶量采購政策后,藥品商業乃至工業市場整體邏輯持續發生大的轉變,未來跨國藥企不僅在海外市場、在中國市場也可能將更多聚焦于創新藥方面,并對其資產進行重新審視和整理。
一批大品種“花式斷供”!醫院一次性全款定全年用量,藥企卻愁到頭大,為什么?
一南一北,花式上演藥品“斷供”故事。“4+7”集采后,醫療機構變得大方了,一次定一年的量還一次付全款,放在以前藥企該樂開花,但現在面臨供不來、限供還要被罵的境地。另一端,政府支持下醫療機構很“經濟”,價格壓在全國最低,幾乎接近全國的5折狀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