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依達拉奉右莰醇到阿巴西普,不管是自主研發,還是與外部合作開發,先聲藥業的雙軌制創新正駛向快車道。緊密戰略布局下,先聲藥業能否實現“王者歸來”? 繼腦血管1類新藥先必新(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獲批后,先聲藥業再傳來好消息! 8月9日,先聲
從依達拉奉右莰醇到阿巴西普,不管是自主研發,還是與外部合作開發,先聲藥業的雙軌制創新正駛向快車道。緊密戰略布局下,先聲藥業能否實現“王者歸來”?
在這樣緊密的戰略布局下,先聲藥業能否實現“王者歸來”?
01 外部合作開發再開花
眾所周知,國內制藥早期史離不開License in交易,就連恒瑞醫藥也不例外。
先聲藥業是在國內創新藥研發領域對外合作做的比較早的公司,近年來,先聲藥業先后與BMS、安進、思路迪、康寧杰瑞等新銳生物科技藥企進行過新藥授權合作。在目前的研發管線中,進度超前的幾款產品多數為合作開發產品,譬如與Apexigen合作開發的塞伐珠單抗、與藝妙神州合作的CD19CAR-T細胞療法、與思路迪和康寧杰瑞合作的PD-1聯合療法KN035。
且先聲藥業對于外部引進是高度認同的,該公司高級副總裁兼執行董事唐任宏表示,外部引進對先聲自身研發有相當大的促進作用,一方面豐富了管線,同時證明了先聲藥業在做潛在藥物的篩選,以及臨床開發上真正能力,吸引更多的優秀合作者共同開發。“所以,我們會持續的做這樣一件事,也能夠把更好的藥物,更早地帶到中國,造福中國的患者。”
本次上市的阿巴西普便是先聲藥業與BMS合作開發的成功案例之一,此前2億元收購的恩度已經成為核心產品。阿巴西普是全球類風濕關節炎領域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批準的T細胞選擇性共刺激免疫調節劑,于2005年在美國獲批以來,已積累了近15年的臨床經驗,2019年全球銷售額接近30億美元。
而在中國有600萬類風關患者,且這個數字正逐年遞增。但龐大需求的背后,卻是未被滿足的現狀。根據中華醫學會發布的《2018年類風濕關節炎治療指南》顯示,國內現有患者的生物制劑使用比例僅為8.3%。2017 EULAR報告顯示,一些發達國家,如比利時、法國,有約70%的類風關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劑治療;這個比例在英國、韓國也有近50%。
這樣顯著的數字差異背后的關鍵原因是治療費用的高昂。2020年8月9日,恩瑞舒在中國大陸正式商業化上市,將填補國內該靶點藥物空白。該藥物由先聲藥業負責中國大陸地區的臨床研究與商業化推廣,定價僅為海外售價三分之一,在同類產品中最低,但相較于TNF-α又高一些。對此,唐任宏透露,“目前醫保政策還在不斷變化往前推進,將和合作伙伴BMS深入探討,希望能早日進入醫保的覆蓋。”
近日,先聲藥業與美國臨床階段腫瘤藥公司G1 Therapeutics簽訂獨家許可協議,約定先聲藥業將以1400萬美元的首付款,合計不超過1.56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銷售提成,獲得Trilaciclib在大中華地區所有適應癥的臨床開發、藥品注冊和商業化的獨家許可。據G1首席執行官Mark Velleca博士介紹,Trilaciclib是一款CDK4/6抑制劑,有望成為首個主動給藥的骨髓保護療法,可以改善接受化療的患者的預后。
先聲接下來動作可能會越來越快,對于接下來外部引進的具體方向,唐任宏透露,“目前來講,我們主要的引進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在晚期臨床、二三期臨床的產品中,國內沒有類似的、或是國內還有巨大需求的產品,我們會著重關注。另外,對早期的項目具有突破性的或者是有比較高技術門檻的項目,我們也會關注。”
“總體來講,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們會堅持自主研發和引進合作研發,“兩條腿走路”的研發模式,這個會持續一段時間。”唐任宏總結道。
02 自主研發再開花
自主研發是先聲藥業的第二條腿。
2003年必存(依達拉奉)的上市,2012年艾得辛(艾拉莫德)的上市,展現著其自主研發的無限魅力。2020年,先必新的上市再次展現了先聲藥業自主研發的實力和毅力,13年的堅持才修得正果,據業內人士介紹,這一款藥或將成為腦血管疾病的克星。
據悉,依達拉奉右莰醇從2007年開始立項,今年8月上市,榮獲8項發明專利,核心專利在多個國家及地區(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歐洲、香港等)獲得授權;獲得2次國家科技部“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
眾所周知,腦卒中是全球十大死因之首,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點。目前國內共計腦卒中患者約超過2000萬,每年新增240萬,每年有110萬人死于腦卒中。其中,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約占腦卒中的70%,且發病表現越來越年輕化。
腦卒中最關鍵的在于治療時間。一般在6小時以內開展靜脈溶栓治療及血管內治療(取栓)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然而,中國腦卒中醫療質量評估研究表明,我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從發病到醫院的平均時間為20.0小時,發病3小時內到醫院的患者比例僅為21.3%,接受溶栓治療的比例僅為1.9%。
所以,治療腦卒中的藥物關鍵在于能幫患者延長治療時間窗。據悉,大量研究證實,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療效能提高38%、劑量可降至1/10、治療時間窗延長一倍,療效顯著、安全性高。
一項約1200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參與的隨機、雙盲、陽性對照、頭對頭比較的III期研究表明,對比單方依達拉奉注射液,達拉奉右莰醇顯示出明確的療效優勢、臨床安全性相似,并大幅度將現有治療時間窗從24小時延長至48小時,對國內卒中治療來說意義重大。
除先必新外,在先聲藥業的早期研發管線中,還有將近30個產品是自主研發的,其中有5個在臨床的開發階段,覆蓋了我們包括自身免疫疾病領域之外的腫瘤、卒中。
在研發投入方面,先聲藥業持續發力加速布局。招股書顯示,先聲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已經從2017年的5.5%提升至2019年的14.2%,基本上每年提高5個百分點,這樣的水平即使在領先藥企中也是前列。目前其研發人員總數已經超過800人,包括早期的靶點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等,占總體企業人工的14%左右。
03 急速追趕
堅持“自主研發+外部引進”雙條腿走路的先聲藥業,正在這一場創新征途上急速追趕。
自2018年在上海建立創新研發中心,先聲藥業同時將創新研發中心建到了美國波士頓,這是先聲走出去的第一步。
建立研發中心后,最缺的便是人才,先聲藥業隨即進行了高管團隊的擴充。2020年3月2日,先聲藥業任命Kevin Oliver博士為集團高級副總裁,分管先聲藥業BD美國業務,向董事長兼CEO匯報。
Kevin Oliver博士先后獲得倫敦國王學院免疫學學士學位和劍橋大學病理學博士學位,擁有近30年深厚的研發、企業戰略、BD與M&A經驗。加入先聲前,Oliver博士曾在Merck任職超過20年,在研發和BD擔任管理職務。2014年起,任Alcon公司BD外部聯盟的全球負責人。對于在美國根基薄弱的先聲來說,Kevin的加入無疑是“雪中送炭”。
另外,去年7月,張誠結束18年默沙東生涯,加盟先聲藥業擔任COO。張誠此前在默沙東擔任董事總經理,商業運營負責人,負責默沙東商業分銷管理、大客戶管理、地方政府事務等6個部門以及糖尿病事業部、降血脂事業部。
當前,先聲藥業接連上市幾款新藥,張誠的加入似乎也是先聲在人才方面的提前布局,對后續先聲的商業化運營無疑是極大助力。如今,先聲藥業又準備在港股上市,借助資本的力量進行創新再升級,先聲能否實現“王者歸來”呢?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Jessie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