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審批嚴格的浙江省衛生系統內,當全省第三張、溫州首張獨立于線下實體醫療機構的互聯網醫院證照頒發的消息一出,這家名叫 “怡寧心理互聯網醫院”的機構引起了業界的關注。線上線下的診療閉環、自主研發的信息化系統、完善的醫藥供應鏈、來自三甲醫院
近期,在審批嚴格的浙江省衛生系統內,當全省第三張、溫州首張獨立于線下實體醫療機構的互聯網醫院證照頒發的消息一出,這家名叫 “怡寧心理互聯網醫院”的機構引起了業界的關注。線上線下的診療閉環、自主研發的信息化系統、完善的醫藥供應鏈、來自三甲醫院的醫生集團……這家精神心理??频幕ヂ摼W醫院究竟“高人何來”?
近年來,精神心理類疾病發病率不斷提高,出于隱私外泄等多方面顧慮,大量患有輕度心理疾病的患者未能獲得有效的預防與早期干預。
7月29日,怡寧心理互聯網醫院(以下簡稱怡寧心理)正式開診。
E藥經理人在開診儀式現場獲悉,該互聯網醫院第一階段主要覆蓋浙江南部(溫州、臺州、麗水和金華地區),總投入約4000萬,將為3000萬人提供心理健康宣教,為100萬輕度心理健康困擾人群提供在線心理健康服務,為5萬已入院治療的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慢病管理支持。

據了解,怡寧心理是由深耕精神心理領域二十余年、被譽為中國精神專科醫院第一股的溫州康寧創立的線上診療平臺。
溫州康寧醫院集團副總經理兼怡寧心理互聯網醫院院長王健介紹,在第一階段項目成功基礎上,該項目實施范圍將拓展到整個浙江省,再投入1000萬元,預期服務人數也將翻倍。
雖然互聯網醫療領域競爭日趨激烈,但此前我國在精神心理遠程化診療服務領域還是一片藍海。
隨著互聯網醫院《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順利拿下,怡寧心理將如何在互聯網醫療平臺大展拳腳,值得業界期待。
當前我國互聯網醫院主要存在三種形式。
實體醫療機構的單純延伸、依托于實體醫院以第二名稱存在的線上醫院,以及獨立于線下實體醫療機構的線上醫院。
與前兩種模式相比,獨立于線下實體醫療機構的線上醫院準入門檻頗高、審批也最為嚴格。
自2015年中國第一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誕生于浙江省后,截至2019年,浙江省4年來僅發出2張這樣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讓眾多想入局者心生畏意。
溫州康寧成立互聯網醫院并非一時興起。
自2018年起,康寧便開始布局建立精神心理??祁I域的互聯網平臺。
相比于傳統公立醫院開設線上醫院、互聯網公司進軍線上問診領域,怡寧心理有著自己的特色與優勢。
“溫州康寧在行業沉浸二十余年,對于患者需求的了解、醫院價值觀與愿景讓我們更關注如何讓患者有尊嚴地就醫。
”對于成立怡寧心理的初衷,王健坦言:
“由于大部分民眾對精神心理健康的認識和關注不足,以及對個人名譽等隱私外泄的擔憂,很多輕度的心理問題沒能得到預防和早期干預,以至病情加重而釀成家庭悲劇,從而使得精神心理疾病負擔越來越成為重要的醫療衛生負擔。
”
王健介紹到,在“互聯網+”快速發展背景下,康寧依托實體醫院獨立設置互聯網醫院,創建以患者為中心的三級診療體系,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健康服務平臺,并通過該平臺完成溫州溫州康寧集團總院和各分院的互聯網醫院共建,完成精神心理領域優質服務平臺建設和服務品牌建設。
憑借
“實體醫院+互聯網”線上線下診療環節的閉環
,使用怡寧心理的患者可以在互聯網醫院里進行線上問診、復診開藥;如需住院、治療,可以在康寧全國體系醫院里,進行線下醫療環節??梢哉f,怡寧心理通過實現心理健康服務的遠程化、精準化、智能化,滿足精神心理領域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健康服務需求。除了患者,怡寧心理還為更多
線上藥店提供處方支持
。
怡寧心理與合作藥房代表、天貓醫藥平臺上最大的精神科藥品供應商——安肯大藥房進行簽約
值得一提的是,怡寧心理的順利布局,也得益于其背后康寧旗下信息化公司、藥品供應鏈體系和醫生集團協同發力、多方匯聚而成的“怡寧健康科技平臺”。
依托于“怡寧健康科技平臺”下自主擁有的醫藥公司德寧醫藥,怡寧心理
打通了醫藥供應鏈
:平臺患者在線下醫院首診后,可登錄互聯網醫院進行復診,并獲得藥品處方并審核通過后,平臺會直接下單處方藥品,通過外部物流配送體系,快遞到患者手上,讓復診患者不出門就能開藥收藥。此舉為互聯網醫院的藥品供應方面提供更大便利與優惠。
除了藥品供應鏈,怡寧健康大平臺下的信息化公司耶利米則擁有
自主研發的醫院管理系統
,可提供給精神??漆t院,同時邀請該院的醫生入駐怡寧心理互聯網醫院,成為簽約醫生,豐富互聯網醫院的醫生資源。同時,怡寧健康大平臺提供的信息化系統還可以收集更多大數據,為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提供基礎。
談及這一平臺的未來,王健表示,怡寧健康平臺將秉承“敬佑生命、謙卑服務”的核心價值觀,發揮科技優勢,運用數據服務,賦能醫院和醫生,為民眾心理健康保駕護航,更立志服務和賦能中國精神心理行業的發展。
7月15日,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對外公布,提出要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規范推廣慢性病互聯網復診、遠程醫療、互聯網健康咨詢等模式。
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再次提及醫保政策“松綁”的問題。
要求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進一步放寬互聯網診療范圍,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制定公布全國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審批標準,加快創新型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并推進臨床應用。
連續釋放的政策信號,也催生著市場對于互聯網醫療新業態的期待。
數據顯示,我國2019年在線問診量約5.6億次,線上滲透率約6.2%,但截止2019年11月,全國范圍內互聯網醫院牌照僅發放269家。
而政策的放開,有助于推進互聯網醫療產業,互聯網醫院建設熱度有望進一步提升,假設未來我國12801家二級及以上醫院都會進行互聯網醫院建設,對應院端的互聯網建設市場空間預計可達 261 億。
王健表示,目前,互聯網診療、醫保接入、處方外流等互聯網醫療關鍵發展節點均處于政策推動的歷史黃金期。
互聯網醫療政策頂層設計不斷加強,有望顯著加速后期具體政策細則的制定過程,對互聯網醫療行業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行業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互聯網+作為新興技術手段,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一系列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前景一片光明。
怡寧心理互聯網醫院的出現,勢必為精神心理類互聯網醫院的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隨著互聯網+醫療的模式的興起,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更多的解決方案。
通過精神類互聯網醫院的遠程問診,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民眾對精神心理健康的關注,提高民眾的心理健康水平。
從社會責任方面來看,精神類互聯網醫院的出現,對于國家與社會而言,可以有效幫助精神障礙患者進行居家慢病管理,比如怡寧心理可以定時提醒病人按時服藥、自動生成慢病隨訪計劃、及時提醒患者來院復診、針對不方便來院患者開通遠程復診開藥等,以此降低復發率,達到減少住院周期的目的;
同時搭建醫患溝通模塊,醫生及時了解出院的病人情況,為其制定合適的康復計劃。
這樣,患者長期滯留醫院的情況將得到改善,節約醫療資源、減輕醫保壓力。
遠程診療也為患者及家庭節省來院就診產生的路費、在院就診產生的住院費、床費等等,減輕患者的負擔,促進患者回歸社會。
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5G時代的到來,基于在線視頻、虛擬現實技術實現遠程診斷、遠程影像會診、遠程監護等技術的升級將會滿足醫療實時性、高效性、穩定性的需求,實現醫生對病人的遠程診斷、遠程會診等操作。但目前國內很多精神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精神科的信息化建設程度、數據采集和應用發展上,相對發達國家都明顯落后,精神科醫療機構急需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工具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能力。
以美國為例,全球互聯網醫療標桿公司Teladoc(TDOC.N)在收購精神健康??破脚_BetterHelp后,精神心理板塊業務已成為其業績增長關鍵驅動力之一。據 Barclay 估計,Teladoc 的心理健康業務在 2019 年產生約 9000-10000 萬美元的收入,約占公司總數的 17%,增長幅度有望超過 50%。
而怡寧健康大平臺下的信息化系統就可以通過建設心理衛生大數據平臺,用終端設備收集信息、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包括患者的基本數據、電子病歷、診斷數據、醫療設備等,與適時的檢查等實現多方交互共享,從而實時監控醫療情況,并及時解決問題。
同時,運用大數據技術對相應信息與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幫助醫療從業人員對精神心理健康相關數據進行更進一步的分析,提升心理疾病預防和治療水平,并為后期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提供基礎。
“作為怡寧健康科技平臺的重點布局,怡寧心理未來將以賦能醫生,高效管理患者為目的,會在產品、市場與科研三方面發力,不斷推廣醫生上線,積累用戶數據,從隨訪功能、數據服務、高端私人醫生、輔助診斷、智能應用、物聯網等方面完善產品。
我們還將努力打造新技術的轉化平臺,進行新藥臨床研究,并結合5G進行虛擬診療,為科研和輔助診斷提供大數據支持,促進智慧醫療產業加快發展。”王健表示。
而對于怡寧健康科技平臺未來的發展,王健也是信心滿滿:
“怡寧健康雖然由康寧孵化,卻不局限于康寧。
在繼續康寧背書與資源支持的同時,未來我們將引入藥企、保險或者第三方平臺作為戰略投資者,獨立于康寧集團運作運營,對接資本市場。
”
天士力又一款創新藥獲批臨床,化藥集群漸成規模
8月5日晚間,天士力醫藥(600535)公告其又一款創新藥獲準進行臨床試驗,顯示公司化藥板塊創仿結合的研發戰略取得新的進展。隨著多款創新藥取得階段性進展,以及更多仿制藥有望順利通過一致性評價,天士力化藥集群的規模正日漸擴大。 1類新藥獲批臨床,瞄準80...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2MDQwMg==&mid=2650210333&idx=4&sn=1e66efca53f1d52b3d806d65fbfb42c2&chksm=bed5338089a2ba9623c4c4cf0069a9f52235baee378e5419f3fe26cfcebbbad1da2024c64a6e#rd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李芳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