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藥店員工抓住來年節氣進行中藥組方銷售?下面二十四節氣知識可要收藏好。 1、立春養生篇(2022.2.4) 打春凍人不凍水,陽氣郁積易上火,立春養陽助生發。 春屬木,與肝相應。在春季養生方面,主要是護肝,食品則應選擇辛濕發散的大棗、豆豉、蔥、花生等
如何讓藥店員工抓住來年節氣進行中藥組方銷售?下面二十四節氣知識可要收藏好。
1、立春養生篇(2022.2.4)
打春凍人不凍水,陽氣郁積易上火,立春養陽助生發。
春屬木,與肝相應。在春季養生方面,主要是護肝,食品則應選擇辛濕發散的大棗、豆豉、蔥、花生等。
組方:菊花,金銀花,茉莉花
功效:清熱,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喝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
組方:菊花、牛蒡根、桂花、金銀花、枸杞。
功效:清熱解毒、滋補肝腎、益肝明目。
中成藥: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香砂養胃丸、玉屏風散。
2、雨水養生篇(2022.2.19)
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藥物調養:要考慮脾胃升降生化機能,用升發陽氣之法,調補脾胃??蛇x用沙參、西洋參、決名子、白菊花、首烏粉及補中益氣湯等。
【陳皮荷葉茶】
組方:干荷葉10克、干山楂20克、薏米10克、陳皮10克、冰糖少許。
功效:具有調理脾冐、健牌利濕的功效。
3、驚蟄養生篇(2022.3.5)
春三月,此謂發陳。
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山藥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藥粥等。
【玉蝴蝶茶】
組方:胖大海、木蝴蝶、甜葉菊。
功效:清咽利喉、清肝明目。
適宜人群:咽部不適者,經常感覺眼干咽燥的上班族。
【桔梗菊花茶】
組方:胖大海、甘草、桔梗、金銀花、菊花。
功效:清咽利喉、止咳化痰。
適宜人群:急、慢性咽炎患者及咽部不適者
中成藥:安宮牛黃丸。
4、春分養生篇(2022.3.20)
春分風不小,要防痛深擾。
【茴姜苓歸玄胡茶】
組方:小茴香6克,干姜6克,茯苓10克,當歸10克,玄胡15克,紅茶5克。將前5味加水約500毫升,煮開15分鐘,取沸湯沖泡紅茶。每日1劑,早晚分2次趁熱飲用。
功效:溫經化濕解凝。適于寒濕凝滯型痛經,經行小腹疼痛,得熱則舒,經量少,色紫黯有塊,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長,舌苔白等。
中成藥:安宮牛黃丸
5.清明養生篇(2022.4.5)
清明養生吃的好,整年少往醫院跑,忌發物、注血壓。
組方:金銀花、甘草、菊花。
功效:清熱解毒、降火氣。
組方:胖大海、絞股藍、決明子。
功效:清火、潤腸通便。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
6.谷雨養生篇(2022.4.20)
谷雨寒濕祛春火,防止各處神經痛。
【陳皮姜茶】
組方:陳皮20克,生姜片10克,甘草5克,茶葉5克,配水1000毫升。按此比例,先將水燒開,再將陳皮、姜片、甘草與茶葉投入,沖泡10分鐘左右,去渣飲服。
功效:具有解渴消暑、止咳化痰、健胃消食的保健功能。
【薄荷甘草茶】
組方:鮮薄荷葉10余片,甘草5克,綠茶5克,太子參10克,熱水500毫升。按此比例,沖泡10余分鐘后,濾去殘余,加白糖適量,調勻飲服。
功效:有解熱消暑、涼爽解毒、發汗解表的效用,重新痛紅眼、咽喉腫痛、風熱傷風等癥也療效甚佳。
【生脈補氣茶 】
組方:黨參3錢,龍眼肉1錢。
做法: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鐘后即可當茶飲用。
功效:氣血兩虛型(面色蒼白較無血色、容易疲倦、四肢無力、心悸、失眠、語聲細微、胃口差、舌淡苔少、脈細無力者)。
【補腎益陽茶】
組方:肉桂粉適量,甘草3錢,附子3錢。
做法:甘草、附子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鐘后,喝時撒一點肉桂粉即可當茶飲用。
功效:腎陽虧虛型(斑疹淡白、臉色較暗無光澤,容易怕冷怕吹風怕吹冷氣、四肢手腳冰冷、腰易酸軟無力、易疲倦乏力,舌淡質胖、脈象沉遲)。
【健脾茶】
組方:薏苡仁、蓮子、茯苓各3錢,白扁豆1錢。
做法: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鐘后即可當茶飲用。
功效:脾虛濕困型(面色萎黃、易吃不下或吃一點便有飽脹不適感,大便較軟稀、容易腹脹、舌胖苔膩,脈象沉軟)。
【疏肝逍遙茶】
組方:柴胡3錢,香附2錢,甘草1錢,玫瑰花2錢。
做法: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鐘后即可當茶飲用。
功效:肝氣郁滯型(心煩易怒、口干口苦怕熱、頭暈目眩、顏面容易長黃褐斑、月經來時胸部脹痛不適、舌苔黃、脈弦)。
7.立夏養生篇(2022.5.5)、夏至養生篇(2022.6.21)
立夏之后重養心,護心血、養心神、防心火。
進入初夏時節,人們的新陳代謝加快,心腦血液供給不足,常使人煩躁不安,倦怠懶散。
組方:五味子5克、西洋參5克、龍眼5克、冰糖20克。
功效:滋陰養腎。
組方:西洋參2克、麥冬3克、五味子1.5克,枸杞子5克、當歸3克、紅棗2枚,金銀花3克,白糖適量。
功效:益氣養血生津,滋腎陰、助腎陽、清肺熱的功效。
中成藥:天王補心丸。
8.小滿養生篇(2022.5.21)
小滿節氣正值五月下旬,飲食調養就以清淡的素食為主。
【健胃消食茶】
組方:谷芽5g、花茶3g。
功效:健牌開胃和中消食。
【神曲枳砂茶】
組方:神曲5g、枳實3g、砂仁3g 、白術3g、人參2g、花茶3g。
功效:健脾益氣、消食和胃。
【桔荷瘦身茶】
組方:桔皮10克,荷葉15元、炒山楂3克、生麥芽3克。
功效:強健脾臟、化體脂、降脂減肥。
中成藥:歸脾丸
9.芒種養生篇(2022.6.6)
【枸杞防暑茶】
組方: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2克、菊花6克
功效:補肺生津、治暑熱煩渴
【決明菊花茶】
組方:決明子30克、菊花12克
功效:平肝潛陽、清熱降壓
中成藥: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仁丹
10.小暑養生篇(2022.7.6)
小暑溫風至,舒心調頸肩 夏天喝綠豆湯可以解熱毒、止煩渴。
中成藥:藿香正氣軟膠囊、四正丸、保濟丸、午時茶。
組方:銀花、連翹、鮮竹葉各10克。
功效:清熱解毒的功效。
【清心茶】
組方:鮮竹葉心、蓮子心、麥冬、鮮佩蘭各6克。
功效:解暑、健脾胃、助消化。
11.大暑養生篇(2022.7.23)
夏季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
【薄荷涼茶】
組方:薄荷、甘草各6克、白糖適量。
功效:興奮大腦、促進血液循環、發汗、消炎鎮痛。
中成藥:四苓散、抱龍丸、桂苓丸。
12.立秋養生篇(2022.8.7)
秋老虎桑拿天、注意預防感冒和咽喉炎。
組方:魚腥草5克、梨、冰糖適量。
功效:滋陰清熱。
【桑菊茶】
組方:桑葉、杭白菊各10克、甘草3克、白糖適量。
功效:消暑明目。
13.處暑養生篇(2022.8.23)
處暑十八盆,謂沐浴十八日也。
處暑節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麥味地黃丸。
【桂花茶】
功效:溫補陽氣、美白肌膚、排解體內毒素、止咳化痰、養生潤肺。
【金銀花茶】
功效:清肝明目、清熱解毒的功效。
【菊花茶】
枸杞子15-30克,白菊花10克,綠茶3克。
功效:清熱解毒、清肝明目。
【玫瑰花茶】
功效:紅顏潤膚,而且能夠解郁活血,治療痛經,改善月經失調。
14.白露養生篇(2023.9.7)
在白露一節氣中要預防秋燥,燥邪傷人,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
【肺玫瑰銀耳茶】
組方:玫瑰花10朵,銀耳5克,紅棗10顆,冰糖適量,水適量。
功效:調節情緒,減輕憂郁、滋陰潤肺。
中成藥:陳香白露丸、香砂養胃丸。
15.秋分養生篇(2022.9.23)
一場秋雨,一場寒。
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在飲食調養上,還應多喝水,吃清潤、溫潤的食物。
【桑杏茶】
組方:桑葉、杏仁、沙參、象貝母、豆豉各9克,山梔6克,梨皮30克。
功效:輕宣燥熱,潤肺止咳。
【桔紅茶】
組方:桔紅3~6克,綠茶5克。
功效:潤肺消痰,理氣止咳,適用于秋令咳嗽痰多、粘而咳痰不爽之癥。
16.寒露養生篇(2022.10.8)
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由于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
【百棗蓮子銀杏茶】
組方:百合10克、紅棗5顆、蓮子10克、銀杏葉5克。
功效:養陰補肺、益氣養血。
【桂圓茶】
組方:桂圓15克。
功效:養血健脾、補血安神。
17.霜降養生篇(2022.10.23)
霜降時草木零落,眾物蟄伏,是冬季的前奏。
【菊花人參茶】
組方:菊花干花蕾4-5顆,人參10-20克。
功效:可以提高免疫力,有效驅除疲勞,降火明目、趕走秋乏。
【桑葉枇杷葉茶】
組方:桑葉、枇杷葉各5克、蜂蜜適量。
功效:潤肺、止咳,清肺、化痰、止咳,改善便秘。
18.立冬養生篇(2022.11.7)
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陽氣潛藏,養精蓄銳。
【黃芪紅茶】
組方:紅茶1g、黃芪15g。
功效:補氣生陽、調和脾胃、潤肺生津、祛痰等功效。
【板藍根青葉藥茶】
組方:板藍根、大青葉各50克,野菊花、金銀花各30克。
功效:預防性感冒、流行性腦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有較好療效。
【蒼術貫仲藥茶 】
組方:蒼術、貫仲各等份。
功效:預防流行性感冒。
【紫蘇葉藥茶】
組方:紫蘇葉16克,加紅糖適量。
功效:主治感冒初期 。
19.小雪養生篇(2022.11.22)
飲食調護,少食生冷,但不宜燥熱,多食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缺乏。
【滋補茶】
組成:大棗3個、熟地黃2克、制女貞子3克、枸杞子7粒。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
【桂圓紅棗茶】
組方:桂圓肉40克、紅棗10粒
功效:補心脾,益氣血、養血生津。
【紅棗枸杞茶】
組方:紅棗25克、枸杞20克、紅糖適量。
功效:健脾養胃、護肝補血、養血補血。
【人參紅棗茶】
組方:人參25克,紅棗25克,紅茶5克?! ?/span>
功效:改善氣血不足,增強體力,使元氣恢復。
20.大雪養生篇(2022.12.7)
秋冬養陰,進補正當時。
【養血通脈茶】
組方:丹參6克、三七5克、龍眼肉10克
功效:以上為一劑用量,三味藥混合后用水300毫升煮開15分鐘,過濾去渣當水飲用,每天一次,活血通絡,養血安神。
【當歸生姜湯】
組方:當歸20克、生姜30克。
功效:溫中補血、祛寒止痛。
【桂姜紅棗茶】
組方:桂花、茴香各五克、生姜3片、紅棗3顆、紅茶3克紅糖適量。
功效:溫經活絡、散寒止痛。
21.冬至養生篇(2022.12.22)
冬季閉藏,萬物休整,神志深藏于內。
【杜仲茶】
組方;杜仲葉12克,紅茶3克。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
【干姜枸杞茶】
組方:干姜、枸杞各10克。
功效:畏寒肢冷、腰膝酸軟疼痛、倦怠乏力等癥。
中成藥:六味地黃丸、歸芍地黃丸、養陰清肺丸。
22.小寒養生篇(2023.1.5)
小寒大寒,冷成冰團。
【烏梅麥冬茶】
組方:麥冬100克,烏梅30克,水、蜂蜜適量。
功效:生津止渴。
【參棗茶】
組方:紅棗5顆,西洋參1錢。
功效:能補助氣分,并能補益血分。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用于氣虛陰虧,內熱。
【生姜黃芪紅棗茶】
組方:黃芪4錢,生姜適量,紅棗2顆,紅糖適量 。
功效:氣血雙補、健脾暖胃、緩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23.大寒養生篇(2023.1.20)
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藥。
【紅棗桂圓茶】
組方:紅棗、桂圓、枸杞各10克,紅糖適量。
功效:滋陰補腎、溫補養顏健脾暖胃、活血化瘀的功效。
【杜仲茶】
組方:杜仲葉12克、綠茶3克。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
【石斛枸杞茶】
組方:石斛、五味子、枸杞、麥門冬各10克。
功效:滋陰潤肺、養胃寧心、延年益壽的作用。
本文來源:藥店經理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