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定點藥店因銷售“四類藥”被暫停醫保結算。 違規售藥被暫停醫保結算 昨天(12月13日),浙江金華東陽市醫保局發布通告,市內三家定點藥店因違規銷售“四類藥”被暫停醫保結算。 據《金華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告》(43號)等規定,全市各類零
三家定點藥店因銷售“四類藥”被暫停醫保結算。
違規售藥被暫停醫保結算
昨天(12月13日),浙江金華東陽市醫保局發布通告,市內三家定點藥店因違規銷售“四類藥”被暫停醫保結算。

據《金華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告》(43號)等規定,全市各類零售藥店12月11日起應暫停銷售“四類藥”。
但當地醫保局在檢查中發現,方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江北甘溪東路連鎖藥店、保濟藥堂和愛心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博大花園店三家藥店自依然存在銷售禁售目錄內藥品行為。
為確保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市醫保局對以上三家藥店進行了暫停醫保結算的處理。
浙江一縣實現“一鍵鎖定”
同在浙江金華,浦江縣的一家藥店則“躲過一劫”。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報道,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一藥店的藥師在為顧客結賬時,系統突然提醒感冒靈顆粒無法銷售,他拿起手機,才看到浦江縣市場監管局此前發布的停售通知。
藥店負責人還未查看停售消息,系統怎么就自動禁售了?其實,這是浦江縣市場監管局推進“數字化改革”的成果之一。
12月11日上午,浦江縣市場監管局接到上級指令,要求各類零售藥店暫停銷售“四類藥”。隨后,該局藥械監管科科長立即登錄零售藥店全場景智控系統,在“藥品管控”應用場景中輸入禁售四大類藥品的名稱,點擊“禁售”,即實現了“一鍵鎖定”,全縣171家藥店隨即無法進行銷售。
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與全縣范圍內的所有藥店銷售系統連接,只要縣局實行“禁售”,藥店就無法進行交易,即使藥店負責人沒有及時查看工作群內的消息,也能實現從通知到落實的“零時差”和對全縣171家藥店的全覆蓋。
與以往只能依靠紙質文件和工作群傳達相比,系統“禁售”功能不僅節省了基層監管人員逐店核查的時間精力,而且能夠對禁售的效果實現百分百托底。
但目前,浙江全省只有浦江縣實現了對管控藥品的“一鍵鎖定”。
又有多地停售“四類藥”
對沒有“一鍵鎖定”系統的藥店人而言,則更需要多多留意停售信息,避免因失誤導致藥店損失。
近日,又有部分省市發布“四類藥”管控通告。
廣東東莞大朗鎮:今天(12月14日)0時起,大朗鎮內全部零售藥店暫停銷售(含網絡銷售)《疫情防控期間需實名登記報告藥品目錄》內藥品,具體名單如下:


河南漯河:12月13日起,全市所有零售藥店暫停銷售退燒類、止咳類藥品;抗生素、抗病毒類藥品實行實名登記銷售,建立實名登記臺賬,記錄顧客姓名、身份證號、住址、聯系電話和藥品品名、數量、批號等相關信息。

江蘇宜興:12月12日起,全市零售藥店暫停向市民銷售(含網絡銷售)退熱、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等“四類藥品”。
浙江溫州:12月10日起,各大零售藥店禁售退熱、止咳類藥物;抗菌素、抗病毒類藥品嚴格執行實名銷售登記制度,確保銷售信息可追溯。
浙江臺州:12月10日起,全市零售藥店暫停向市民銷售(含網絡銷售)退熱、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等“四類藥品”。
浙江衢州:12月9日起,全市零售藥店暫停向市民銷售(含網絡銷售) “四類藥品”。
浙江杭州:12月9日起,全市范圍內,暫停“退熱、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四大類疫情監測藥品的網上銷售(包括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及線下實體藥店的自營網絡平臺)。
浙江紹興:12月8日起,全市各類藥店暫停銷售“四類”藥。
浙江嘉興海鹽縣:12月8日起暫停全縣零售藥店向民眾銷售“四類藥”(包括網絡渠道)。
浙江寧波:12月7日起所有藥店暫停銷售“四類”藥品,并執行“下架封存”處理。
本文來源:藥店經理人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