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器械匯(賽柏藍授權轉載) 拆分計劃將在未來18至24個月內完成 繼GE確認“一分三”之后,日前,另一家醫械巨頭強生公司也宣布了拆分計劃。 強生計劃將消費者健康業務剝離并獨立上市,旗下Neutrogena、Aveeno、Listerine和Band-Aids等知名品牌交由這家新
來源 | 器械匯(賽柏藍授權轉載)
拆分計劃將在未來18至24個月內完成
繼GE確認“一分三”之后,日前,另一家醫械巨頭強生公司也宣布了拆分計劃。
強生計劃將消費者健康業務剝離并獨立上市,旗下Neutrogena、Aveeno、Listerine和Band-Aids等知名品牌交由這家新公司管理。目前新公司的名稱尚未確定。
擁有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制藥和醫械業務則保留了強生的名稱。已執掌強生近十年的CEO Alex Gorsky將繼續擔任執行主席至2022年1月3日,屆時將由執行委員會副主席Joaquin Duato接任。
拆分計劃將在未來18至24個月內完成。公告發布后,強生的股價在盤前交易中上漲近3%。
現任CEO Alex Gorsky表示:“經過全面審查,董事會和管理團隊認為,剝離消費者健康業務是加快我們為患者、消費者和醫療保健專業人士服務,為全球團隊創造機會,推動盈利增長的最佳方式。而且,最重要的是,改善世界各地人們的醫療保健結果。”
01
銷售額上漲10.7%
強生公司成立于1886年,總部位于美國新澤西州,分為醫療器材、制藥和消費品三大業務板塊。在全球60個國家地區擁有260多家運營公司,全球員工超過13萬人。
1985年,作為改革開放以來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企業,強生在中國成立了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
1994年,強生(中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成立,主要在中國從事醫療器材相關行業。
2020年,強生公司全球營收826億美元。
今年10月19日強生公布的2021年Q3業績顯示:Q3銷售額為233.38億美元,同比增長10.7%;凈利潤為36.67億美元,同比增長3.2%——
- 消費者健康業務營收37.00億美元,同比增長4.1%;
- 制藥業務營收129.94億美元,同比增長13.2%,其中新冠疫苗銷售額為5.02億美元;
- 醫療器械業務營收66.44億美元,同比增長7.0%。
其中,醫療器械各項細分業務收入情況如下:
- 介入解決方案營收9.57億美元,同比增長13.2%;
- 骨科營收20.93億美元,同比降低0.3%,其中,髖關節、膝關節、創傷業務均有增長,脊柱、運動及其他營收減少6.3個百分點;
- 外科手術營收24.05億美元,同比增長10.2%;
- 視力保健營收11.89億美元,同比增長10.0%。
02
布局不斷擴大
近年來,強生也在不斷擴大在手術機器人和骨科領域的布局。
- 2018年初,強生收購法國私人手術技術軟件開發公司Orthotaxy,獲得VELYS平臺技術。
- 2018年9月,強生收購德國3D打印脊柱植入物制造商Emerging Implant Technologies(EIT)。
- 2019年2月,強生以34億美元收購Auris Health公司。其產品為應用于肺癌穿刺的機器人系統Monarch平臺,已獲得FDA批準用于支氣管鏡診斷和治療程序。
- 2019年9月,強生收購手術導航技術公司JointPoint所開發的骨盆手術導航軟件。
- 2019年12月,強生收購此前和谷歌合作創辦的Verb Surgical的剩余股份,全面接管谷歌子公司Verily的機器人手術業務。
- 2020年1月,強生旗下骨科手術機器人產品VELYS?獲得FDA批準上市。
- 2020年11月,強生發布搭載了六只機械臂的Ottava手術機器人。
- 2021年8月,強生創新(JJDC)和Almeda Ventures 領投,向FlexDex Surgica公司融資1300萬美元,用于資助FlexDex Surgical具有機器人功能的下一代先進腹腔鏡器械的開發。2021年9月,強生與中國骨科機器人公司天智航(TINAVI)攜手上海仁濟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建立機器人輔助脊柱手術的臨床技術應用中心。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隨著時代的變化,橫跨諸多領域的“巨無霸”型企業已開始悄然走下歷史舞臺。分合之間,業務向核心能力聚焦,資源向核心業務集中,才是保持競爭優勢和高效運轉的不二法寶。
前有2018年西門子醫療獨立上市,后有飛利浦剝離小家電業務、GE以一分三,如今強生也已宣布拆分計劃,全球商業巨頭蔚然成風的拆分潮中,下一個又將輪到誰?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