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顏色 對于近段時間以來恒瑞接二連三的大動作:人事變動、與本土藥企不斷展開合作等,恒瑞向賽柏藍一一做出了回應 01 確定人事變動 今日(10月14日),恒瑞醫藥向賽柏藍確認,醫學領域專家Joseph E. Eid將擔任恒瑞美國/歐洲首席醫學官,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顏色
對于近段時間以來恒瑞接二連三的大動作:人事變動、與本土藥企不斷展開合作等,恒瑞向賽柏藍一一做出了回應
01
確定人事變動
今日(10月14日),恒瑞醫藥向賽柏藍確認,醫學領域專家Joseph E. Eid將擔任恒瑞美國/歐洲首席醫學官,主要負責恒瑞在歐美區域的藥品開發和醫學事務。
恒瑞醫藥表示,Josehf E. Eid博士履新是恒瑞加速國際化進程的體現。
縱觀近幾年來恒瑞在創新藥領域的布局,不難發現國際化已經是恒瑞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例如,此前恒瑞以2500萬美元首付款加總額共7.7億美元的價格,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D-1抗體SHR-1210國外權益出售給美國Incyte公司,而后卡瑞利珠單抗再次進行海外授權。
10月10日,恒瑞醫藥高級副總經理兼全球研發總裁張連山在2021生物藥工藝發展峰會BPD上表示,中國創新藥“出海”是必然選擇。
張連山認為,龐大的海外醫藥市場空間、國內外藥品監督的利好政策、國內藥企研發實力提升以及資本市場與CXO助力都是國產創新藥走出去的原因。
02
仍會積極合作
除了人事變動,近期恒瑞接連的對外合作也引起了業內的注意。
僅在9月恒瑞出手就已超過數億元。
先是宣布與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天廣實生物授予恒瑞醫藥針對第三代抗CD20單克隆抗體MIL62在大中華地區的排他性獨家商業化權益,同時與恒瑞醫藥共同開展MIL62與公司產品聯合用藥的臨床開發。恒瑞擬作為基石投資人向天廣實生物進行約3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
接下來又宣布與啟愈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時間回溯到8月,恒瑞才宣布與萬春醫藥子公司大連萬春布林醫藥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對大連萬春進行1億人民幣股權投資并支付總計不超過13億人民幣的首付款和里程碑款。
業內對于恒瑞短期內開展各項合作看法不一。
恒瑞向賽柏藍指出,恒瑞一直都在密切關注外部創新的進展,積極引進高質量品種,如從德國Novaliq公司引進的兩款治療干眼癥的藥物,以及從美國Mycovia公司引進的治療真菌感染的藥物,并且愿意積極對接非常合適的合作機會和項目。
未來還會不會和其他藥企合作?恒瑞是如何評估一家公司的創新能力再決定展開合作的?
恒瑞表示,“只要是公司內部沒有布局的、或者是有布局但不夠好或進度太慢的項目,符合公司發展策略的品種和項目,恒瑞都很愿意與行業領先的企業合作。在產品選擇上,要從臨床上患者仍未被滿足的需求、產品的療效與安全性數據、患者使用的便利性、專利等各方面去考慮,把有限的資源用在重要的項目上。醫藥創新需要整個行業一起努力,單靠一個公司或幾個公司是不可能完成的?!?/span>
03
未來如何創新
2021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恒瑞研發投入25.81億元,同比增長38.48%。董事長孫飄揚在近期的投資者交流會上公開表示,恒瑞醫藥有兩個戰略永遠不變,一是科技創新,二是國際化,圍繞此戰略不斷建立新的技術平臺。
恒瑞認為,在目前創新藥競爭激烈的形勢之下,“first-in-class”藥物是各大企業所追求的目標。中國原研藥要在世界范圍內獲得認可,要加強做新靶點、前沿靶點,做出差異化產品才能有市場競爭力。新技術的出現和迭代,如人工智能、基因編輯等,都有助于靶點發現和“first-in-class”藥物的開發。
面臨外部激烈的競爭,恒瑞在各大治療領域均布局了前沿靶點,包括腫瘤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感染、鎮痛等,基于內部已建成的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平臺,開發了多個有潛力的分子,目前已有分子進入臨床開發階段。
對于接下來在創新藥領域的發展,恒瑞向賽柏藍透露,將進一步加強新平臺建設,基于平臺開發具有差異化特點的分子。同時積極布局新的分子形式,如基因治療、mRNA、核藥等,借助恒瑞多年來打造的研發團隊優勢,盡快推進創新研發。
恒瑞認為,在創新發展過程中,企業要做到三點:
第一,要務實。建設自主可控的產業體系,不可能一步實現,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領域,我們與發達國家差距很大,必須正視這一點。所以,對于多數企業來說,跟跑是比較現實的創新策略,在這個過程中,完全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好。
第二,要專注。上世紀末,恒瑞就確定創新轉型的發展戰略。從最初的嘗試通過產學研、與國外科研機構合作等方式,到后來斥巨資引入人才,構建自己的創新體系,這些也為創新藥進軍全球市場創造了條件。
第三,要舍得投入。原創藥研發風險高、投入大、周期長,研發人員篩選出1萬個化合物,只有不到10個能進入臨床,最后可能僅有一兩個獲批上市,這一過程要十幾年、投入幾十億元。走創新藥這條路,對企業的實力、能力和定力都是巨大的考驗。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