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小春 看到最后,一鍵獲取江西聯盟集采文件完整版~ 第20個省際聯盟誕生 01 江西4省聯盟 9月30日,江西省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公布《贛粵豫鄂四省聯盟藥品帶量采購文件(JX-YP2021-01)》的通知。 通知顯示,江西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小春
看到最后,一鍵獲取江西聯盟集采文件完整版~
第20個省際聯盟誕生
01
江西4省聯盟
9月30日,江西省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了關于公布《贛粵豫鄂四省聯盟藥品帶量采購文件(JX-YP2021-01)》的通知。
通知顯示,江西省、廣東省、河南省、湖北省四省將進行聯盟帶量采購,涉及10個品種36個品規,并公布了首年約定采購量(詳情見文末)。

此次采購按雙信封模式,分經濟技術標與商務標。
綜合評審得分=經濟技術標得分×60%+商務標得分×40%。
經濟技術標考察企業產品質量、市場覆蓋率、創新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相關要求如下:
同競價組經濟技術標得分70 分以上(含)的產品,根據得分從高到低排名,按比例入圍進入商務標和綜合評審;
得分低于70分的,直接淘汰,不進入綜合評審;
入圍最后一名得分相同的,同分的全部入圍;
按非同一集團企業計,入圍不足3家的,按流標處理。

經濟技術標之后根據企業的“最小制劑單位報價”,計算商務標得分,進行商務標評審。

綜合評審方便,得分大于等于75分的產品中,報價最低的1家企業和綜合評審得分最高的1家企業的產品擬中選;
如報價最低和綜合得分最高的為同一家企業,則只中選1家企業;
綜合評審得分低于75分的,直接淘汰。
可以看出,雖然和報價直接相關的商務標在綜合評審中占比較小,但報價最低的一家可以直接中選,因此屆時相關企業在報價方面的競爭或將更為激烈。
若綜合評審最高分或最低價出現并列的,按以下順序確定擬中選順位:
第一順位,經濟技術標得分高的優先;
第二順位,醫療機構覆蓋率高的優先;
第三順位,行業排名高的優先。
各品種首年約定采購量按以下規則確定:
1家企業中選的,取首年約定采購量基數的50%為首年約定采購量;
2家中選的,取首年約定采購量基數的75%為首年約定采購量,其中50%作為最低價中選企業的首年約定采購量,25%作為最高分中選企業的首年約定采購量。
最后,文件規定,采購周期內購銷協議每年一簽,1家企業中選的,采購周期為1年;2家企業中選的,采購周期為2年。
續簽購銷協議時,約定采購量原則上不少于該中選藥品上年度約定采購量。采購周期內若提前完成當年約定采購量,超過部分中選企業仍按中選價格及時足量進行供應,直至采購周期屆滿。
02
第二十個采購聯盟
本次采購的十個品種較為眼熟。
實際上,9月4日江西省醫藥采購服務平臺發布的《關于公開征求<江西省藥品帶量采購文件(jx-yp2021-01)>(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中提到的采購品種與本次聯盟采購相同。
而此前,業內流傳的一份由河南省醫保局發布的《關于填報省級藥品跨省區域聯盟帶量采購的通知》顯示,河南將與江西等省、市組成聯盟,開展部分藥品集中采購工作。
從附件所列的報量目錄來看,共涉及13個品規,全部為抗生素,包括頭孢噻肟、苯唑西林、哌拉西林等。
如今江西四省聯盟出爐,或為上述采購項目的后續,從單省采購演變為省際聯盟采購。
實際上,由于省際聯盟采購的范圍更加廣泛,企業降價動力更大,這也是國家提倡的采購方案。
此前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推動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常態化開展的意見》,強調了地方招采一定要有聯盟性,一定要以省級平臺為中心,推薦區域性跨區的聯盟,在減少企業多投標帶來的巨大交易成本的同時,盡可能增加集采的市場容量和競爭規格。
2021年以來,單個省份的地方集采開始逐漸較少,在省際之間的聯盟集采越來越成為地方集采的主流。截至目前,包含江西四省聯盟在內,我國已有20個省際采購聯盟。
在采購聯盟不斷增多的情況下,聯盟采購規則也越發完善。
例如本次江西四省聯盟,考慮不同省份的不同情況,10個品種各省目錄不同,不是每個品種都參與(詳情見文末):
江西:10個品種,36個品規
廣東:5個品種16個品規(苯唑西林、納美芬、哌拉西林、頭孢噻肟、胰激肽原酶)
河南:3個品規12個品規(苯唑西林、哌拉西林、頭孢噻肟)
湖北:2個品種8個品規(生長抑素、胰激肽原酶)
除此之外,由于采購品種選定原則相似,地方采購和國采品種多有重復。
本次采購文件規定,在采購周期內,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結果與本次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重疊時,如中選企業不同的,第一年可執行聯盟地區中選結果,第二年續約時再執行國家中選結果;如中選企業相同但價格不同的,取價格較低的中選結果執行。
隨著帶量采購的常態化發展,在未來省際聯盟或將更加常見,影響我國醫藥市場的方方面面。
天風證券認為,從2018年底第一次藥品帶量采購至今的情況來看,對于企業的核心影響依次是:品類本身的空間(成熟品類/處于成長期的品類)、企業的產品格局(市場份額的大小)、中標的價格情況(對出廠和渠道價格體系的影響)、產品本身可調整的應對空間(如可否開拓新的渠道、患者的依從性)。
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狀況,摸索出一條新環境下適合企業本身的發展道路。
03
抗生素成集采重點
本次采購涉及的10個品種包括:苯唑西林、丙泊酚、納美芬、哌拉西林、乳果糖、生長抑素、頭孢硫脒、頭孢噻肟、頭孢唑肟、胰激肽原酶。
其中苯唑西林、哌拉西林、頭孢硫脒、頭孢唑肟、頭孢噻肟5個為抗生素品種。
抗生素的市場規模較大,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終端化學藥全身用抗細菌藥的市場規模近1600億元。
不過在“限抗”政策等影響下,近年來,我國抗菌藥物市場呈現下滑的趨勢。例如頭孢類產品,2019年在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終端銷售額為124億元,2020年加之疫情影響,整體規模僅為95億元左右。
作為臨床中的重點產品,抗生素也是集采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司長丁一磊此前表示,抗生素既有藥價虛高的問題,也存在濫用的問題。
目前國家一方面通過集中帶量采購,把抗生素當中藥價虛高的水分擠掉,另一方面,也在集中帶量的時候適當地降低了抗生素的帶量的比例,防止在實際使用當中的濫用。
據悉,第五批集采中的四個頭孢類品種為頭孢唑林,頭孢呋辛,頭孢曲松和頭孢他啶,都是臨床上廣泛使用的抗生素。據央視報道,第五批集采中,頭孢類抗菌藥價格平均下降75%。
與此同時,抗生素產品也逐漸成為各級地方采購重點。
有業內有觀點認為,抗生素逐漸成為省際集采的主力軍,隨著帶量采購覆蓋范圍持續擴容,相關產品價格或將出現持續性下滑,企業利潤趨薄。
此次的帶量采購名單中,抗生素就占了5個品種,可以預見又一場價格戰即將掀起。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