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小春 連鎖率提升已經成為近年來醫藥零售行業的基本發展邏輯 01 收購715家藥店 8月25日,老百姓大藥房發布公告稱,擬以14.28億元收購河北華佗藥房醫藥連鎖有限公司51%的股權。交易完成后,華佗藥房創始人及管理團隊保留少數股權繼續經營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小春
連鎖率提升已經成為近年來醫藥零售行業的基本發展邏輯
01
收購715家藥店
8月25日,老百姓大藥房發布公告稱,擬以14.28億元收購河北華佗藥房醫藥連鎖有限公司51%的股權。交易完成后,華佗藥房創始人及管理團隊保留少數股權繼續經營,與老百姓共同發展。
華佗藥房是中國醫藥零售企業銷售額20強之一,現擁有門店715家,分布在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在河北張家口和山西大同的市場占有率尤為領先。從具體的銷售數據來看,華佗藥房2020年含稅銷售額約17.41億元,凈利潤為1.2億元。
公告顯示,下一步,華佗藥房將圍繞優勢區域張家口市、大同市開設更多門店,預計三年突破1000家門店。此外,在河北、山西、內蒙古自治區還將繼續發展專業藥房,進一步擴大專業藥房市場規模。預計2021年銷售額和凈利潤不低于2020年相應金額,2022年至2024年含稅銷售額分別為21億元、 24.1億元、27.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6億元、1.8億元、2.1億元,增長率均在10%以上。
老百姓大藥房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老百姓新增門店1290家,老百姓大藥房及下屬子公司共完成11起并購項目,包括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參股等,合計金額5.73億元,收購門店309家。截至2021年6月30日,老百姓大藥房覆蓋全國22個省級市場,13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共計7680家門店,其中直營門店5682家、加盟門店1998家。
對于此次收購華佗藥房,老百姓認為這將填補公司營銷網絡覆蓋中的相對空白區域,與公司北京市、天津市、內蒙古赤峰市和通遼市等地區子公司形成區域合力,進一步擴展公司華北地區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有利于周邊省市的戰略發展布局。
02
連鎖率提升
連鎖藥店龍頭大手筆收購不是什么新鮮事,實際上集中度提升已經成為近年來藥店零售行業的基本發展邏輯。
2020年,老百姓大藥房曾向媒體表示,未來3年公司將保持每年新增2000家左右的門店增長速度,包括直營店、加盟店、并購門店。從各大連鎖藥店的動作來看,快速增加門店數量是大家共同的追求。
據財信證券統計,截止2020年底,益豐藥房、大參林、老百姓、一心堂分別擁有5991、6020、6533、7205家門店,同比增長 26.07%、26.58%、27.40%、14.99%;近5年的門店復合增速為41.26%、25.66%、34.52%、15.56%。可以看出,除一心堂外,其余三家的門店增長率都達到了25%以上。
在頭部零售連鎖巨頭不斷擴張門店覆蓋數量的同時,從整體來看,零售行業的集中度正在穩步提升。
日前,商務部發布了《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藥品零售企業銷售額前100位的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總額1806億元,占全國零售市場總額的35.3%,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前10位銷售總額1071億元,占全國零售市場總額的20.9%,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前20位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前50位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財信證券
這一情況還將持續。實際上,參照美國和日本的醫藥零售行業情況,我國零售藥店行業集中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門店數量來看,2019年,我國TOP3藥店企業的門店數量占比為3.42%,同期美國、日本 TOP3藥店門店數量占比為 30.00%、25.00%;從銷售額來看,我國TOP3 藥店企業的銷售市場份額為8.00%,而同期美國、日本 TOP3藥店企業的銷售市場份額分別為 85.00%、31.00%。
據此,財信證券認為,同日本相比,我國TOP藥店門店集中度、市場份額集中分別有6倍、3倍的提升空間。
03
政策牽引
不過,我國零售藥店行業連鎖率的提升并不只是常規行業發展的結果,其背后還有著政策的牽引作用。
首先,近年來政策影響下開設藥店的門檻正在不斷提高。
一方面,自2016年以來,兩票制、藥品零加成、帶量采購、醫保談判等政策相繼執行,藥品流通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藥店身為局中人也多少受到影響。
另一方面,“新版 GSP”、《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零售藥店醫療保障定點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建立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等政策,對藥店的執業藥師配置、服務環境設施以及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提升了零售藥店的開店門檻。
在這一背景下,自然有一部分實力較弱的小藥店無法繼續經營,只得被迫關門。
其次,在醫藥行業改革,推動“醫藥分開”、“處方外流”的背景下,藥店零售行業還面臨很大的發展機遇。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DTP委員會預測,我國DTP及處方外流市場2020年總銷售額約為750億元,假定醫院外流出的處方主要流向藥店,處方外流給藥店帶來的增量將超1750億元,相比于零售藥店2020年銷售金額(4330億元),增幅達40.42%。
我國目前的藥品終端市場以公立醫院渠道為主,零售藥店渠道占比低。不過伴隨著醫療改革的推進,這一情況正在逐漸改變。
據國家商務部發布的《2020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2020年我國醫藥行業終端市場對醫療機構銷售額為11851億元,占終端銷售額的比例由2019年的71.5%下降至69.4%,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對零售藥店和零售藥店對居民的銷售額5228億元,占終端銷售額的30.6%,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
處方外流的政策還在繼續完善。
2021年5月,國家醫保局等部門發布《關于建立完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管理機制的指導意見》,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醫保談判藥品供應保障范圍,并與定點醫療機構統一支付機制。可以看出,這一規定推動了零售藥店承接處方外流時醫保統籌問題的解決。
近年來,醫藥行業的每一處角落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藥店領域的醫藥人也在為抓住機遇各顯身手。不過,企業的成功從來不是簡單的擴張,一般實體藥店還受到醫藥電商的沖擊、專業化藥房的發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未來的發展走向將會如何,還要看各家在不同方面投入的精力和采取的具體措施。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