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風云藥談 作者 | 張廷杰 又有100個產品逆勢上升 01 ”逆襲上升“的TOP100 現在的市場不像是前一個“藥品市場”階段,價格理想、都有機會、進院相對容易、合規沒那么難,隨著政策、規范性配套政策的不斷出臺,醫藥市場的操作難度要更大一些。 所以,現
來源 | 風云藥談
作者 | 張廷杰
又有100個產品逆勢上升
01
”逆襲上升“的TOP100
現在的市場不像是前一個“藥品市場”階段,價格理想、都有機會、進院相對容易、合規沒那么難,隨著政策、規范性配套政策的不斷出臺,醫藥市場的操作難度要更大一些。
所以,現在去看在“逆勢”的時候有哪些產品是上升的,更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信息來源:藥融云 風云藥談獨家整理 )
02
”市場“的機會點
上面是一組干巴巴的數據,下面風云藥談就類別做個簡單的梳理;
1、單抗/生物崛起:美國的TOP 200里,單抗/生物制劑占了差不多半壁江山,目前,國內市場的單抗/生物制劑增幅最快,規模也大,從藍海一片也快變成一片“黃海”,正在向“紅海”進發。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生物制劑不管是過去幾年還是未來一個時間段,或者更長的時間都是藥品領域增長最快的,可能沒有之一。
但是,這個領域基本都是外企、頭部企業、資本驅動型企業玩的,一般小企業從技術層面就給淘汰掉,盡管合作模式最快、最有效,這也涉及到技術識別度、營銷體系的問題。
大趨勢下能上車還是要上車的。
2、創新的收獲(自研&首仿):比如:硫培非格司亭、艾普拉唑、阿維巴坦、洛索洛芬等等。
創新、二類、三類上市的早、進入醫保目錄,價格維持比較理想,適應癥明確且在重大領域,這些產品基本上都具有這個特點。這里不討論IVD、耗材等領域
按著正常的邏輯,仿制藥大退潮之際,市場永遠在那里,1.1類創新其路漫漫長遠兮又費錢,二類、三類會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里處于“風口”的產品。
這類產品更多只能是企業,CRO等去布局,代理商參與度不會很高,這類產品就算下來可代理的比例也不會很高。
3、老藥新做(也叫經典回歸):苯唑、碳酸氫鈉、新斯的明、己酮可可、煙酰胺等等,是“經典回歸”的典范。
這類產品基本上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從上游、中游、下游都需要布局,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不知道也挺好。
4、時來運轉+營銷:這類產品上市時間不短,因為醫保、同類競品一直占有主流地位而一直沒能“施展抱負”。
一句詩可以形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這類產品可遇不可求,相對于老藥新做,這類產品更多需要的是時機。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