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負面影響似乎在醫藥行業逐漸扭轉,110家公布業績預告的企業有86家實現了預增,但從虧具體數值來看2020上半年的虧損總額已經達到了2019全年的80%。子行業也呈現出一些利好,醫療器械行業超越化學制藥成為最賺錢行業,新股康華生物成“最貴”醫藥股……有
疫情的負面影響似乎在醫藥行業逐漸扭轉,110家公布業績預告的企業有86家實現了預增,但從虧具體數值來看2020上半年的虧損總額已經達到了2019全年的80%。子行業也呈現出一些利好,醫療器械行業超越化學制藥成為最賺錢行業,新股康華生物成“最貴”醫藥股……有盈有虧,2020上半年醫藥行業具體如何了?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各行各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醫藥行業也不例外。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截至2020年5月,醫藥行業虧損總額130.4億元,同比增長71.4%,盡管只過去半年,虧損總額已經超過了2019年全年虧損總額的80%。
E藥經理人統計了截至2020年7月15日24時A股醫藥生物板塊(申萬行業分類)披露的2020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的信息,供行業人士參考。
據Choice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24時,A股共計334家上市企業,共有110家企業披露了業績預告。其中約86家企業能實現預增,24家預虧,凈利潤最高可達35.06億元人民幣;31家企業增長幅度將超過100%,14家企業增幅將在50%~100%之間,18家企業增幅將在0%~50%之間;此外,還將有46家企業增幅為負,其中,降幅超過100%的企業將有17家,降幅在50%~100%之間的將有18家,降幅低于50%的將有11家。
值得注意的是,增幅最大的企業為英科醫療,增幅達到2864.1%,而降幅最大的企業為國際醫學,降幅達到7164.68%。
而從凈利潤具體數值來看,位列前十的企業幾乎都將達到超10億人民幣的凈利潤,其中前三名或將超過20億元人民幣。位列榜首的邁瑞醫療或將實現32.69億元~35.06億元的凈利潤。而邁瑞醫療在2019年也是最賺錢的企業,其凈利潤達到了46.85億元人民幣,總營收達到165.56億元人民幣。
前三甲還有新和成(21.96億元~23.11億元)以及英科醫療(19億元~21億元)。
再看2020年預計虧損的企業,從具體數值上看并沒有預計虧損超10億元的企業,預計虧損最多的三家企業為美年健康(6.5億元~8.5億元)、國際醫學(3.35億元~3.55億元)、紫鑫藥業(1億元~1.5億元)。
從細分行業來看,與往年不同,今年上半年普遍賺錢的企業不再是化學制藥,而是醫療器械。醫療器械行業凈利潤排名前十的企業凈利潤中位數在10.4億元~11.2億元,而化學制藥的中位數只在4.77億元~5.19億元,醫療器械全行業的凈利潤中位數在1.49億元~1.75億元,化學制藥的中位數在1.15億元~1.38億元。而在凈利潤增幅上醫療器械行業也得出了喜人的成績,位列前四的企業增幅都超過了1000%,英科醫療甚至達到了2864%。
總體來看,新冠疫情“后遺癥”似乎仍在持續,那么是什么讓醫療器械行業“異軍突起”,A股醫藥生物板塊的各個子行業半年來具體發展如何?
自一季度疫情爆發以來,無論是藥企一季報還是剛剛發布的半年業績預告,最值得關注的莫過于醫療器械領域,最大漲幅高達2864.1%,最大降幅也沒有過百為75%,凈利潤變動幅度中位數也是各個子行業中最高的110%。
英科醫療是業績預告中凈利潤增幅最高的企業,凈利潤預計達到10億元~21億元。而值得注意的是,7月15日,英科醫療開盤漲停,股價達到了184.37元每股,相比其最早發行價16.79元每股漲幅將近1000%,成為今年首只非科創板“10倍股”,而這只用了7個月的時間。
從具體業務來看,不難發現,英科醫療與防疫需求匹配程度之高,其主營結構包括醫療耗材和醫療耐用的設備,醫用手套、口罩都在其業務范疇內,而且該公司還有心電圖等疫情期間亟需的醫療設備。
除此之外,邁瑞醫療也在值得關注之列,上半年其凈利潤可能達到32.69億元~35.06億元,營收可能達到98.47億元~106.67億元,位列A股醫藥生物板塊榜首。邁瑞醫療的高額凈利潤也離不開新冠疫情的影響,放眼全球疫情蔓延,生命信息與支持產線的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以及醫學影像產線的便攜彩超、移動DR的需求量不可小覷,其中監護儀、呼吸機、輸液泵等器械的需求更是尤為顯著,而這些需求正好契合了邁瑞醫療的業務范疇,因而造就了邁瑞醫療一季度以來的顯眼業績。與此同時,邁瑞醫療的業務還包括體外診斷,盡管新冠疫情對體外診斷影響偏負面,但據其公告稱,邁瑞醫療向海外出口新冠抗體試劑的業務則彌補了體外診斷業務的下滑。截止發稿日12時,邁瑞醫療的總市值已超過4000億。

02 化學制藥:部分業務帶動公司業績增長,研發實力才是增長“王道”
化學制藥是歷年最賺錢的行業,盡管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排位出現了下滑,行業凈利潤變動幅度中位數為-40.39%,但該行業預計凈利潤仍較其他行業而言保持良好,公布業績預告的35家化學制藥企業中僅有6家預計出現業績虧損,行業凈利潤中位數達到1.15億元~1.37億元之間,是除了醫療器械行業之外其他子行業的數倍。
具體來看,預計凈利潤最高的是新和成(21.96億元~23.11億元),位列醫藥生物全行業的榜眼位置。新和成主營業務為營養品、高分子材料和原料藥等產品, 2019年以來的豬肉價格上漲,加持新冠疫情導致的原料藥價格上漲,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以來,國產維生素A的價格從2019年底的313元/千克上漲至最高500元/千克,維生素E的價格從48.5元/千克上漲至最高77元/千克,生物素的價格從173元/千克上漲至最高300元/千克。
麗珠集團也迎來的較好的凈利潤預期,凈利潤預計達到9.61億元~10.35億元,增幅預計達到40%,預計凈利潤在化學制藥領域排名第二。麗珠集團的主營業務包括制劑、原料藥及中間體、診斷試劑及設備三大板塊,其公告中稱,盡管受疫情沖擊,就診和處方下降導致業績受影響,但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仍為公司帶來業績驅動。
此外,值得注意的還有譽衡藥業,盡管一季報中其凈利潤達到了TOP10,半年報凈利潤增幅也進入TOP10,但譽衡藥業一周前發布公告稱,因無法清償全部債務,申請破產重整。而譽衡藥業實控人曾登上黑龍江首富,被稱為“并購狂人”,但從今年來譽騰藥業發展可以看出,資本運作并不能為一家企業帶來持續的增長,真正的研發實力才是“王道”。

盡管疫情期間連花清瘟、血必凈等中藥被廣泛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療方案中,以嶺藥業、紅日藥業也分別以60%和10%的凈利潤增幅位列上半年中藥行業凈利潤增幅TOP10。但從整體情況看,行業凈利潤變動幅度中位數仍為-50.7%,其中,紫鑫藥業降幅甚至高達479.87%。
業績增幅最大的是沃華醫藥,達到210%,從該公司公告來看,“數字化轉型”成為其疫情期間利潤主要的增長點,線上線下營銷結合的策略推動了其銷售收入增長。
而以嶺藥業和紅日藥業分別以6.82億元~7.28億元和3.15億元~3.85億元的凈利潤位列中藥行業凈利潤TOP3(第一是華潤三九,但其凈利潤變動幅度為-50.07%)。當然,這兩家企業的增長離不開疫情期間連花清瘟和血必凈的廣泛運用。

在中藥、化學制藥等行業迎來凈利潤變動中位數為負的時候,生物制品的凈利潤變動幅度達到15%。
生物制品行業最值得關注是近期上市的康華生物,其上市不足1個月股價突破500元,被稱為取代長春高新的“最貴”醫藥股。其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凈利潤增幅118.23%,在全生物制品行業排名第二,凈利潤在1.8億元~1.85億元之間。
康華生物在業務方面最引人注意的則是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生產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的企業,但從總體市場來看,Vero細胞狂犬疫苗市場占有率更強勢,且價格更低廉,僅為人二倍體狂犬疫苗的六分之一。但人二倍體狂犬疫苗是WHO推薦的“金標準”狂犬疫苗,行業人士認為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一周內3款首仿藥獲批!中國生物制藥半年“搶”下5款首仿藥,豪森、東陽光緊隨其后
仿制藥市場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些搶得國內首仿,有些通過一致性評價進入第三批集采,有些則因未過評而被暫停掛網…… ? 自2019年10月國家衛健委聯合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藥監局、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發布《第一批鼓勵仿制藥品目錄》后,按下了我國仿...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zY2MDQwMg==&mid=2650209541&idx=2&sn=d1de57949cf4270cbfa22b9ebffa4d32&chksm=bed4ce9889a3478e3a9056e031a1a472d55543db574f728412c8018d2ea58bc5f43ab372296f#rd
本文來源:E藥經理人 作者:任曉桐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