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木木(發自昆明) 帶量采購絕不是追求最低價 01 三明聯盟開展跨區域聯采 7月20日,廈門海西醫藥交易中心官網發布交易公告。根據公告內容,廈門海西醫藥交易中心、北方藥事服務中心受藥品耗材聯合限價采購三明聯盟(簡稱“三明聯盟”)和
來源 | 賽柏藍
作者 | 木木(發自昆明)
帶量采購絕不是追求最低價
01
三明聯盟開展跨區域聯采
7月20日,廈門海西醫藥交易中心官網發布交易公告。根據公告內容,廈門海西醫藥交易中心、北方藥事服務中心受藥品耗材聯合限價采購三明聯盟(簡稱“三明聯盟”)和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的委托,將以“量價適配、智能撮合、透明開放”的交易方式,創新開展跨區域藥械聯合采購工作。
圖源:廈門海西醫藥交易中心
據了解,三明聯盟城市醫療機構將率先圍繞國家及各省藥品帶量采購以外的藥械品種,開展跨區域聯采。三明聯盟城市醫療機構、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會員單位以及其他醫療機構、藥品/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及藥店可率先通過www.hxmec.com 注冊參與采購,藥械相關供應商亦可通過該平臺進行產品注冊。
據公告,藥品耗材聯合限價采購三明聯盟(簡稱“三明聯盟”)是原國務院醫改辦、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直接指導下跨區域、非行政隸屬、開放共享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含試劑)聯合限價采購全國聯盟。其于2016年3月成立,目前聯盟區域已覆蓋16省,聯盟成員27個地級市、4個全國醫改示范縣。
何為“量價適配、智能撮合”?公告解釋道采購方可根據自身采購需求,申報擬采購數量、擬采購價格及結算支付方式,并設置采購需求有效期。在有效期內,平臺可將不同采購人的相同采購需求進行合量,以達成更低的成交價格;同時,除了產品基礎報價,供應商還可填報多級批量折扣價格,并可根據不同回款時間設置相應的折扣價格。平臺將就供需雙方的交易方案進行智能匹配,撮合成交。
三醫聯動,治藥為先。隨著帶量采購常態化、制度化推進,藥企不得不面臨藥價的進一步下行。好消息是業內越來越多的專家認為,藥價跌至“地板價”絕不是常態。
02
“帶量采購絕不是找最低價”
“帶量采購絕不是追求最低價,而是最高的性價比,最低價違背市場交易原則。”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梁鴻在2021米思會中明確指出。他認為,利潤是保證藥企當下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不可盲目追求最低報價,造成惡意競爭現象。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梁鴻
藥品貴是我國醫療行業長期以來的頑癥,特別是我國仿制藥企業長期享受了不正常的高額利潤。在多級分散、地方割據式的經銷網絡中,藥品銷售的許多中間環節需要營銷對于去打通,這使得藥企在此過程中產生巨大的銷售成本。醫藥企業的營銷體系需要通過多重交易去消化這些灰色成本,由此產生藥品價格居高不下的惡性循環。
梁鴻指出,帶量采購破除了以往強制性降價后藥品在市場上“消失”的現象,充分尊重市場規律,著力供給側改革,變藥品供應模式的分散無序為集中有序,通過“帶量”給企業合理預期。通過各方共同行動,合力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營銷成本、流通成本和財務成本,以此降低企業成本,破解藥品降價難題,對于參保人權益、臨床需求和企業發展,都給予了充分的保障。
政策無形之手疊加市場競爭,藥企不得不采取變革。加強一致性評價、新藥研發,削弱或調整銷售環節,已經成為行業的新選擇。在梁鴻看來,帶量采購促進藥企規模化的擴展,隨著競爭加劇,未來的中小仿制企業將面臨更多的競爭壓力,甚至面臨淘汰的風險。藥企由過去的營銷模式轉變為質量模式,未來醫療生態更加有序和健康。他認為帶量采購將會經歷降價——穩價——市場定價階段,來達到質量生態的構建。
03
公立醫院仍然是主戰場
為了解決“后疫情時代”留給行業的難題,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萬泉指出,未來衛生健康總需求仍將增長,但更多將是結構性優化和調整,“帶量采購、降低藥占比等控費手段的最終目的一定是讓老百姓自己負擔的費用降低,這會帶來醫院費用增長趨勢與結構的變化。應當客觀分析醫藥費用變化趨勢,切實降低患者負擔,推動藥企自身轉型升級與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室副主任萬泉
據萬泉主任報告,2019年7.8%的大醫院收入總規模占全部公立醫院收入的總量的50.1%。42%的公立醫院集中在1-5億元費用段。從醫藥收入構成看,2019年藥品收入占醫藥收入的31.8%,比2013年下降10.9%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公立醫院藥品收入達到8660億元,占全部藥品費用的41%,占健康服務業總規模的12.3%。從數據中不難窺見,醫藥主戰場仍在大型公立醫院。
結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20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來看,從2015年以來,三級醫院數量的占比一路上揚,從2015年的32.4%達到2020年的40.7%。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曾撰文指出,與住院相關的藥品、耗材和器械等競爭重點仍是高等級醫院,而在集采的持續推進下,想依靠低等級醫院或基層來對沖的策略顯然并不可行。
變是生存之道。在一系列新政頻繁實施的背景下,藥企要想保持高質量發展,創新是關鍵。或許正如標點集團總裁/米內網總經理、首席研究員張步泳在開幕式上所說“新形勢下的醫藥行業 ‘機’與‘危’并存,企業在創新研發的驅動及科技信息的助力下,保持高質量發展,將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
醫藥行業向健康產業升維發展,也必將破除產業邊界融合共生。
相關閱讀:
- 對話 | 三明醫改:爭議與回應
- 重磅 | 13省帶量采購聯盟來了(附名單)
- 6個大品種,聯盟集采結果公布
··· ···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