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熟遠厚蓯從【無知】到【自知無知】。上一篇小文《仿制藥和原研藥的學術推廣,真的不一樣》發(fā)表后,有兩位同道給出兩條意見相反的留言。可見這個問題確實困擾眾人,百家千言。1對光腳品種來說,殺進集采,絕對是快速獲取市場的不二法寶。但集采有期限,到期后能否進入下一輪,會不會途中殺出程咬金?下一輪如果失
從【無知】到【自知無知】。
上一篇小文《仿制藥和原研藥的學術推廣,真的不一樣》發(fā)表后,有兩位同道給出兩條意見相反的留言。可見這個問題確實困擾眾人,百家千言。
對光腳品種來說,殺進集采,絕對是快速獲取市場的不二法寶。但集采有期限,到期后能否進入下一輪,會不會途中殺出程咬金?
下一輪如果失利,想要復制波立維等品牌產品院外的堅挺銷售模式,必須在臨床客戶及患者中建立品牌,而沒有市場推廣,何來品牌建立?
天平的另一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地板價,白菜價,難以支撐高價業(yè)界普遍采用的代表拜訪及學術會議等推廣方式。此時似乎又進入了無解的死胡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跳出熟悉圈,放眼其他領域推廣,也許就可以“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便宜到地板白菜價的產品哪里多?莫過于零售快消行業(yè)。以瓶裝便攜飲用水為例,無論是農夫山泉還是怡寶,單瓶500ml零售價格在2元左右。其推廣方法主要是:
1、廣告投放:在地鐵站臺、公交站臺、電梯里等曝光率較高的地點,張貼廣告。
原理即使用了“曝光效應”,指一種心理現(xiàn)象,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只要經常出現(xiàn)就能增加喜歡程度。即使你覺得那些廣告創(chuàng)意有點LOW,但當你需要的時候,還是會情不自禁的去搜索廣告介紹的品牌或產品。
2、設置服務熱線:內容如商家進貨調換貨、消費者投訴建議等。這樣就可以避免銷售人員精力不足、零售商等對銷售者投訴建議不理睬等影響消費者購買體驗的情況。
電話接聽人員均是受到專業(yè)培訓,且后臺能監(jiān)控到接聽速度,服務態(tài)度,最后也會讓來電者給予服務打分,這樣就能保證有問必答,快速響應的目的。
回到我們藥品營銷行業(yè),如果有這樣一個已經集采的地板白菜價的產品,借鑒上述快消行業(yè)經驗,推廣方式的評估是否成功也不難,只要與原模式相比,有更低的推廣成本帶來更高的銷售額:
1、投放專業(yè)廣告:
其實就是以往常見的在各種學會會議上,選擇電梯、會議入口處、椅背、瓶裝水上等醫(yī)生都會接觸到的地點,投放產品廣告;在權威學術期刊上,刊登廣告。
雖然大家見得多,但明了底層邏輯的不多。在數(shù)目繁多的廣告中,如何脫穎而出,精準契合客戶的需求,從而增加廣告的投放效果,需要的功夫要大于圈客戶填鴨式的會議覆蓋方式。
這種方式弱點是投放不精準,無法后續(xù)跟蹤,但優(yōu)點是投入低,覆蓋效率高。
2、虛擬代表、遠程AI:
前幾天,安進日本公司宣布面向醫(yī)務人員的 AI 聊天機器人“AskAm”正式運營,面向醫(yī)生、藥劑師和護士等醫(yī)療專業(yè)人士,針對與產品相關的基礎問題,通過人工智能實時顯示答案,提供24*365不間斷信息檢索服務。
也有藥企嘗試電話連線客戶的虛擬代表方式,提供類似的信息及時反饋服務,作為代表傳遞信息的補充方式。
未來集采環(huán)境下,代表負責品種由專一細分擴展為多種組合,代表精力明顯不足,采取電話或網絡方式這種相對成本低,覆蓋效率高、信息傳遞應答準確率效率均較高的方式,補充甚至取代成本高的線下代表,或許會越來越多。
但是以上方式,具有兩個前提條件:
1、如果是單產品,則產品對應的疾病領域,其發(fā)病率或市場容量足夠大,如此才能薄利多銷;或者是集采中標品種多,進行多產品組合推廣,同樣可以攤薄成本。
2、無論是單產品還是多產品,產品概念均要求已經得到普及、產品使用簡單無需特殊培訓。如此線下代表學術服務才可以被虛擬學術服務所取代。
集采的產品通常是已經上市多年、具有充分競爭的、占用醫(yī)保資金較高的產品,基本是具備以上條件的。
用跨行業(yè)的視角重新審視原本熟悉的工作,或許能迸發(fā)出新的火花。
本文來源:醫(yī)藥代表 作者:思齊專欄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y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