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引發媒體廣泛關注的非公立醫院取名“人民醫院”一事,迎來了該地衛健委的回應了。 作者|祖與占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洛陽5家“人民醫院”要改名了 近日引發媒體廣泛關注的非公立醫院取名“人民醫院”
近日引發媒體廣泛關注的非公立醫院取名“人民醫院”一事,迎來了該地衛健委的回應了。
作者|祖與占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洛陽5家“人民醫院”要改名了
近日引發媒體廣泛關注的非公立醫院取名“人民醫院”一事,迎來了該地衛健委的回應了。
據《健康大河南》報道,近日有網友在政務網站留言稱,洛陽一些非公立醫院用“人民”、“中心”等字樣,誤導公眾分不清楚醫院到底是公立還是非公立,該網友表示,自己獲悉這類醫院將在年底前改名。
針對含“人民”、“中心”的非公立醫院更名,洛陽市衛健委回應中透露,2020年12月8日,洛陽市衛健委專題召開由洛陽市第六、七、八、九人民醫院和新區人民醫院參加的醫院更名會議。會議要求,2020年12月底,上述五家醫院必須上報醫院更名方案,報市衛健委審批科,經審批后,上述五家醫院名稱中將不再采用“人民”字樣。
據《看醫界》了解,近年來,各地不斷有媒體和網民質疑公立醫院改制后仍采用“人民”醫院命名,對于公立醫院改制不改名現象,相關媒體報道已屢見不鮮。
今年上半年,有市民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給巴中市市長留言,質疑“恩陽區第一人民醫院”是家民辦醫院,為何要用“人民醫院”的誤導性抬頭。巴中市民政局、巴中市衛健委回復稱,已發出了更名整改通知書,且該醫院已啟動了名稱更正工作。
目前,“恩陽區第一人民醫院”,已改為“四川友好醫院”。
“人民醫院”應為政府部門設置的醫療機構
實際上,早在2008年,原衛生部就已發文規定,“人民醫院”“中心醫院”等名稱由各級人民政府或衛生行政部門設置的醫療機構使用。
而2015年8月,原國家衛計委在對河南省衛生計生委《關于醫療機構改制后名稱核定有關問題的請示》的批復中,再次明確指示: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關規定,“人民醫院”、“中心醫院”、“臨床檢驗中心”等名稱由各級人民政府或衛生行政部門設置的醫療機構使用。
因此,政府辦公立醫療機構改制為股份制醫療機構的,不應繼續使用“人民醫院”、“中心醫院”及“XX市”等含有行政區劃名稱的機構名稱。
國家衛健委在這份批復中明確要求:“公立醫療機構改制后,要按照《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有關規定,向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公司法》等有關規定進行重新登記或變更登記。”
今年7月,國家衛健委等四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要求不得使用可能產生歧義或誤導患者的名稱,通知還強調嚴格排查清理違規醫療機構名稱。
洛陽多家改制醫院道路坎坷
洛陽市衛健委回應中還透露,年底前要改名的五家非公立醫院,前身均為企業醫院。
據悉,2010年,洛陽市被確定為全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隨后洛陽市中心醫院、洛陽市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等14家市屬公立醫院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從公立醫院變為民辦非營利性醫院。2012年1月,改制基本結束。
2012年1月18日,原洛陽市洛軸醫院、洛耐醫院、洛銅醫院、商業職工醫院、機車醫院、白馬醫院分別更名為洛陽市第六、七、八、九、十、十一人民醫院,原鋼廠醫院更名為洛陽新區人民醫院,由政府辦公立醫院改為民辦非營利性醫院。
不過,這輪改制潮過后的幾年時間里,洛陽被改制的多家醫院又重新回歸公立醫院序列中:按照2018年8月洛陽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的《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洛陽市貫徹落實全省深化醫改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醫改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中要求,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市第二中醫院兩家醫院在2018年10月31日前恢復公益屬性;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在2019年第一季度恢復公益屬性。
2019年初,河南省衛健委一場工作會議更為該省醫院改制工作定了調。會議指出,2019年公立醫院要加快改革步伐,但不是改制,各地市以及縣級公立醫院已改制的要收回,無法收回的要新建,確保公立醫院成為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主力軍。
近年來,公立醫院及國企醫院改制正在進入深水區,究竟將何去何從?業內人士呼吁改革一定要從醫院發展和職工職業發展前景角度考慮,并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不易翻來覆去,否則包括投資者和醫院職工或人心惶惶,醫院必然人才大量流失,醫院也談不上發展。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