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Grace ?醫療行業生態及人性觀察家。 隨著國家政策對醫藥器械帶量采購的支持態度逐步明朗化,這兩年來帶量采購覆蓋到的產品類別、省市區域越來越廣。 帶量采購一刀致命切割了產品利潤空間,兵不血刃地重新劃分了市場份額,對涉及到的醫藥器械行業的
專欄作者/Grace
醫療行業生態及人性觀察家。
隨著國家政策對醫藥器械帶量采購的支持態度逐步明朗化,這兩年來帶量采購覆蓋到的產品類別、省市區域越來越廣。
帶量采購一刀致命切割了產品利潤空間,兵不血刃地重新劃分了市場份額,對涉及到的醫藥器械行業的各個產品線來說,可以說是“成也帶量,敗也帶量”。一些高價進口產品受了重創,但也有很多國產產品得到了扶持和機會。
毋庸置疑,商業局面的改變,對行業內人員的職業生涯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對醫藥人,尤其是業務部門——市場部和銷售部來說,這兩年的職業生涯真的是“風云變幻,猝不及防”。
針對醫藥人的職業生涯變化,筆者整理了幾種情況,僅供參考。
重度:丟了飯碗,需要重新擇業
一旦產品被帶量采購,意味著在該地區產品銷“量”已經定了,后面只要配送商按時配發貨,廠家定期做好學術推廣及售后服務就足夠。再加上“以價換量”擠壓了大量的利潤空間,所以本著開源節流,藥企會縮減職位,減少人力支出。
回首2020年,因為帶量采購導致市場部和銷售部丟飯碗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年中時,就連第一大械企M司為了公司更長期健康的發展,裁了一批中層職位的帶人銷售經理。
職場從來都是殘酷的,這個時代哪里還有鐵飯碗。選擇了在醫療行業服務就等于選擇了日新月異,增加自己的學識,跟上高科技,增加自己的職業技能,配合好新改變。
良好的心態更是不變的法寶,裁員很正常、調崗很正常,有能力有準備的人,才能霸氣地說出“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中度:收入降低,獎金減少
今年對所有醫械人員,一定不是荷包鼓鼓的一年。疫情期間,醫院處于半關閉狀態,門診量和手術量急劇下降。
外科骨科的銷售代表,Q1、Q2幾乎都沒有開張,除了急診手術,基本都選擇了擇期手術。而對藥企銷售代表來說,Q1、Q2期間的兒科用藥和呼吸科用藥更是少之又少。
多家藥械選擇了管理層到一線的集體降薪來保全人頭,獎金更是別想了。沒完成的部分,下半年也很難追上全年營業額。
據了解,很多公司今年在升職名額上多有控制,另外獎金也大打折扣,多家選擇了直接放棄調薪,或者是微小可忽略不計的安慰式漲幅。
在大環境變動時,人人都是一顆沙粒,確實不是靠自身努力可以反抗的。保有工作的能力,做適當的財務調整,在環境變化允許時,再做奮斗與努力。
今年靠跳槽來博取高薪的做法,也不太可取,裁員最容易裁賠錢少的新員工。
現在產品受帶量采購的因素,也需要預先做好判斷是否會影響職位的穩定性。“環境動我不動”,這也許是適合養精蓄銳韜光養晦的兩年。
輕度:重新制定全盤工作計劃
沒有受到疫情嚴重沖擊,帶量采購也在慢慢被輻射到的階段,市場人員和銷售人員也應該做好相應的準備。
雖然政策是殘酷的,但是保護好終端產品的入院價、擴大客戶對產品的認可度,也是在帶量采購來臨時,有效保護產品價格和市場份額的手段。
尤其是市場部在做產品市場和價格策略時,對帶量采購的形勢和趨勢預判也必須納入其中。
●對政策風向標有明確會推行帶量采購的地區,合理分配指標和銷售人員。
●嚴格控制經銷商對終端醫院的開票價,以免被采集到超低價格再行強迫降價,兩敗俱傷。
●對有可能被邀請去做專家委員會的臨床專家組,多加以培訓和引導,確認好產品差異化的清晰意識植入,絕對會有利于產品被帶采時的專家投票情況。
2020年是紛擾嘈雜,危中有機的一年。不管你經歷如何,都將劃上一個句號。未知的2021年令人充滿期待,滿地都是六便士,但愿你可以經常抬頭看看月亮。
文章聲明:
思齊俱樂部是醫藥人學習分享社區,為醫藥個人學習賦能。作者觀點和案例僅供學習方法使用,不代表商業公司真實情況。
本文來源:醫藥代表 作者:思齊專欄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