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棟哥 ?實踐工作者,邊干邊學邊總結。共同分享,共同成長。 時光荏苒,辭舊迎新,回顧一年來醫藥行業發生的變化,比較一下身邊從事旅游、餐飲行業的朋友,不禁長吁一口氣:至少活過來了! 從業20余年,雖然經歷過多次行業波動,但個人命運與行業變革
專欄作者/棟哥
實踐工作者,邊干邊學邊總結。共同分享,共同成長。
時光荏苒,辭舊迎新,回顧一年來醫藥行業發生的變化,比較一下身邊從事旅游、餐飲行業的朋友,不禁長吁一口氣:至少活過來了!
從業20余年,雖然經歷過多次行業波動,但個人命運與行業變革如此息息相關,尚屬首次。
歲末年初,盤點一年來的經歷,職業方向與年初時的構想,失之何止毫厘。結識了新的朋友、嘗試了不曾想象的事業,與此同時,有些人、有些事悄悄然遠離了視野……
是什么令我們如此切膚之痛感受到了貌似無形的“巨變之手”,又是哪些變化擾亂了我們早已習慣了的平靜生活?
仿制藥迅速沒落
仿佛是一夜之間,我們明顯感受到了仿制藥沒落的緊迫壓力。
生產企業逐步集中向百強龍頭型企業,這些藥企大手筆一揮,大部分市場份額便落入其囊袋中。
中小型仿制藥企業,面臨著規模效益、工藝成本、價格競爭的劣勢,在來勢洶洶的“帶量采購”風暴中岌岌可危。
即便處于風暴邊緣的中成藥、生物制劑藥企,也同樣感同身受,等待著另一靴子落地時,宣判最后的期限到底在哪里。
創新藥逐漸崛起
隨著創新藥國家審評制度的改變和優化,眼睜睜看著以前布局創新和研發的藥企,手中的“金蛋”急速地展現在行業面前。創新藥無論從上市的數量還是審評的速度都發生了質變的飛躍,國外的創新藥也幾乎可以與全球同步在國內上市。
過期原研藥被優質仿制藥替代
國外原研藥“專利懸崖”在國內開始符合國際慣例了。那些失去專利保護、失去超國民待遇的過期原研藥依然一統江山的局面徹底扭轉,“專利懸崖”后已經形成質優價廉的仿制藥替代,甚至獨特的醫保支付制度,在專利懸崖上又加了一道“醫保懸崖”的枷鎖。
藥企深刻意識到仿制藥沒落時代的來臨,創新藥未來市場的廣闊空間。但是,創新藥研發又談何容易,研發實力強的脫穎而出,不能搞研發的便在仿制藥上下功夫,于是藥企兩極分化及藥品兩極分化的格局初具雛形。
MAH制度下,研發、生產、流通、營銷的各個環節都被嚴格監管起來,頂層設計的搭建已初步形成。審評制度監管研發、《藥品管理法》監管生產、兩票 制監管流通、《代表備案制》監管營銷,環環相扣、責任清晰。
與此同時,《信用評價制度》和《失信事項目錄清單》就像懸在頭頂的利劍,黑名單、刑法罰則、直至逐出醫藥圈,令人不得不尊重法律的威嚴。
雖然試行版的《醫藥代表備案制》尚存著諸多的不足,但是其威力不容小覷。仿制藥當做“新藥”推,沒有循證證據支撐的老藥當做“新藥”推,變相的“學術推廣”當做費用營銷的遮羞布……這些醫藥營銷痼疾,在《備案制》下無處遁形。
藥企不得不去面對營銷體系如何搭建、代表備案如何推進、代表考核如何與“銷售指標”相分離等等諸多新的課題。
“消滅代理制、消滅醫藥代表”好像并不是解決醫藥購銷領域頑疾的關鍵,反而正確引導、規范行為更有利于整個業態的發展,這一點已達成監管共識。
有目共睹,代理制依然活躍在營銷一線。但分化也逐步形成:一部分固守著原有的業務量,等待著萎縮消耗殆盡;一部分積極尋找新的突破,無論是隊伍建設、專業化能力提升、合規化體系建立,都在向著同類型大企業學習和看齊,這一部分代理商才是未來的希望。
諸多自營體系的藥企開始思索未來醫藥代表如何管理、如何激發潛能、如何促進團隊協作等問題。
“不得背負銷售指標”,就需要醫藥代表具備專業的推廣能力,而完善的學術推廣體系背書,全面的行業知識、卓越的推廣技能又是醫藥代表成為專業人員的必備基礎。因此,自營體系趨于完善、培訓教育更加有效合理,也是大勢所趨。
這一年,我們經受了疫情的考驗,這一年,我們也承受了行業的大考;這一年,經歷了“裁員調崗”使我們明白危機無處不在,這一年,我們懂得只有自己強大,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
新年伊始,我們要如何選擇今后的道路?我們身邊的小伙伴都在干什么呢?
醫藥行業進入低增長率時代已是不爭的事實,個位數的CAGR需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此時,收入的減少、職業的中斷,有些人會選擇離開,進入新的職業領域,這一點也無可非議。
不過,還是會有更多的人仍然堅信,醫療行業是一項長期而又神圣的職業,醫藥產業經過推陳出新,必將踏入應有的軌跡,堅守下去,在大潮中磨礪自己、在成長中豐滿自己、在競爭中經歷風雨,不一定非得大富大貴,不過邁入中高收入群體也是國際慣例。
優勝劣汰是自然界法則,也是行業生存的大趨勢。因此,不會所有的藥企、代理制企業都會在本輪行業淘汰中生存下來,這樣一來,終端醫藥代表的數量也會以驚人的數量下降,直至合理水平。
而在這一輪淘汰中,只有那些具備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的專業代表才能勝任今后的職業要求。期間,有些人一定會在這些方面下功夫不斷提升自己,為使自己值錢奠定基礎。
當然也會有人依然選擇等待,等待政策完全落地、等待企業拯救自己、等待行業重新回到昨天、等待大多數人選擇怎么干時再“隨大流”一起混下去……常言說得好,今天的結果,來自于昨天的選擇,耗子尾汁吧!
無論是產業鏈調整、行業調整,還是企業調整、個人調整,有些危機到來時,有些人是看到了危機里的機會,迎難而上;有些人只會被動承受,四處觀望。
上一輪行業調整中,醫保紅利、代理制蓬勃發展,造就了一批明星企業、當地大佬。
新一輪的機會,屬于創新型藥企、綜合能力型代理商、專業型的代表的,誰能在危機與挑戰并存時代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愿新的一年里,每位伙伴都有新的收獲,取得新的業績,距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
文章聲明:
思齊俱樂部是醫藥人學習分享社區,為醫藥個人學習賦能。作者觀點和案例僅供學習方法使用,不代表商業公司真實情況。
本文來源:醫藥代表 作者:思齊專欄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