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4年余,聚集了一批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和醫生全職加盟,融資超過2億元,即使受疫情影響,曜影醫療2020年的門診量還是同比翻倍……如此令業界關注的成績,曜影醫療團隊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秦鳳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
成立4年余,聚集了一批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和醫生全職加盟,融資超過2億元,即使受疫情影響,曜影醫療2020年的門診量還是同比翻倍……如此令業界關注的成績,曜影醫療團隊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秦鳳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在不久前召開的2020上海醫交會上,曜影醫療創始人史浩穎的大會主題分享頗受關注:成立4年余,聚集了一批來自國內知名三甲醫院專家和國外專家全職加盟;融資超過2.5億元;即使受疫情影響,曜影醫療2020年的門診量還是同比翻倍……如此令業界關注的成績,曜影醫療團隊是如何做到的?
2020年11月20日,上海入冬后第一次降溫的當日,《看醫界》走進黃浦江畔的曜影醫療前灘世貿門診部,專訪心臟病專家、曜影醫療創始人兼CEO史浩穎博士,一探曜影醫療的經營管理經。

“第一次創業”:從0開始打造品牌科室
史浩穎博士在創業之前已是三甲醫院的心臟內科和心力衰竭專家。
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到在美國埃默里大學做博后,史浩穎在醫學學術上持續探索。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史浩穎作為業務骨干,年僅32歲就獲得三甲醫院副高職稱。無論是在學術研究領域,還是在臨床工作中,史浩穎都表現出色,在三甲醫院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問及為何從三甲醫院辭職時,史浩穎笑著說她想換種生活方式,想更好的平衡家庭和工作。
對史浩穎來說,如今的曜影醫療某種意義上是她的第二次創業。第一次“創業”要從她在2008年創建并主持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力衰竭門診開始。
史浩穎稱,“在開門診之前,在上海醫科大學和美國埃默里大學學習的經歷使我受益匪淺,我很想把在國外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國內臨床上,為更多的病人服務。”
2008年上海的三甲醫院專病門診不是很多,當時的史浩穎尚未取得副高職稱。門診開設初期,竟然一個病人都沒有。一心想把學科做起來的史浩穎想到也許可以去急診室尋病人。
接下來的時間,史浩穎開始經常主動跑到急診室參與會診,和醫生及病人商談病情。病人去了門診獲得有效救治便開始口口相傳。心力衰竭門診口碑越傳越好,史浩穎也收獲了第一批粉絲。史浩穎開設的心力衰竭門診,實現了從0開始到她離開時的人滿為患。

史浩穎成為了中國開展心力衰竭疾病管理的先行者。她認為無論在哪個環境中,醫生都可以給病人提供好的服務。
再出發:加入醫生創業大軍
2016年,史浩穎和幾位志同道合的醫生合伙加入了創業大軍。
事實上,史浩穎的團隊并不孤單,近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鼓勵社會辦醫的政策持續出臺,一批醫生主導或參與創辦的醫療機構持續涌現,醫生也成為中國新一輪社會辦醫的主力軍。
“我現在一半時間還在做臨床,昨天一天門診就沒停過。若管理和臨床只能擇其一,我只能說我是不會放棄醫學的。培養一個好醫生非常難,我認為自己是個好醫生。”談起自己摯愛的醫學,史浩穎眼里就忍不住閃著亮光。
從醫20年,從工作的第一家醫院到現在的曜影醫療,史浩穎認為從專業角度來說,這并沒有特別多的不一樣。區別在于醫生辦醫在時間上的分配上需要比醫生常規看門診付出更多。
據了解,全美排行前兩名的美國梅奧診所、克里夫蘭診所自成立以來,都是由醫生運營;另有研究表明,醫生管理的機構比非醫生管理的機構醫療質量高25%。史浩穎稱,醫生運營和管理的醫療機構,能夠給予醫生更大的自由,更能吸引優秀的醫生加入。
醫生團隊創業,往往面對經營管理關,在史浩穎看來,醫生辦醫得益處在于既可從管理角度理解醫學,也能從醫學角度更理解管理,兩者相輔相成。難點在于在時間上需要達到協調。看病人不僅僅是看病人那么簡單,整個過程會有自己的思考。這個思考的流程和反饋,從管理者角度,又能看到更多一線情況。
史浩穎認為,“無論是在私立醫院還是公立醫院,醫生辦醫的初心都不應該改變。這也是把醫療做好的關鍵。如果把醫療單純當成一個生意做,那是做不好的。”
“一路創業困難都會是有的,但還真沒有特別值得一提的,都是工作,都是在不斷學習和進步”,在談及創辦曜影醫療中遇到的困難時,史浩穎的回答也是盈盈一笑。
史浩穎認為現在的醫療都是多學科團隊合作,服務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對于醫療服務而言,堅持醫療團隊為核心來建立醫學學術能力和服務流程,持續提升醫療和服務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好的醫療服務是質量不斷提升的過程。創業開始,百業待興,我們從幾個人到十幾個人到300多人,團隊在不同成長階段有不同問題。我們需要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找到方法,這主要是目標問題。”
離開公立醫院多年,史浩穎認為,無論體制內外,醫生都可以給病人提供好的服務。
吸引一批精英醫生全職加盟!
醫療機構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包夾中做出特色?史浩穎對此有自己的理解。以一個醫生辦醫的角度,史浩穎認為,一個優秀的醫療團隊的建立要有好的服務體系,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吸引到更多的有潛力的醫療團隊,并不斷地以培養、培訓、國際交流等方式提升醫療團隊。
史浩穎認為,“自創立起,曜影醫療就堅持醫療團隊為核心來建立醫學學術能力和服務流程,在醫學學術和商業發展之間平衡發展。”
社會辦醫是不是要走高端醫療路線?在史浩穎看來,高端醫療這個概念是存在爭議的。“其實我不喜歡高端醫療這個概念,醫療是平等的,沒有高端和低端之分。好的醫療需要醫生、護士們在時間上投入更多。需要和病人面對面的溝通。”她認為,高品質并非高端、高價醫療代名詞,好的醫療是優質醫療,是讓優秀的醫生在好的平臺中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今年10月,在看醫界傳媒主辦的2020上海醫交會上,著名專家諸琦教授領銜的曜影醫療消化及內鏡中心診療團隊獲得了組委會頒發的“2020年度中國品牌醫生團隊”獎項。史浩穎認為,高品質醫療需要團隊的協調支持,優秀的醫生團隊更需要優質的平臺實現高品質的醫療。
醫生在專業之間需要相互支持,尤其需要優秀醫生之間的合作。在這個層面上,史浩穎稱曜影醫療擁有多學科合作優勢。“從我們團隊基因角度來說,我們是以業內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再不斷提高質量、優化,不斷復制。通過我們不斷打造,培養出了既對國內醫療理解,又有國際視野的優秀團隊。高品質醫療服務核心不僅在于有好醫生,也要有好的服務體系。”

曜影醫療目前擁有300多名員工,其中50多名是全職醫生。外籍醫生比率占20%-30%,所有中國醫生都有雙語能力,海外培訓比例高達80%。據悉,團隊除了擁有像Frank Morris-Davies這樣超過29年從醫經驗的外籍專家,越來越多來自知名三甲醫院副高以上的醫生加入并且選擇成為曜影醫療的全職醫生。曜影醫療團隊雖然是由國內外專家組成,但面對涉外患者就醫,則不需特別區分中國醫生和國外醫生。
談及吸引優秀團隊成員秘訣,史浩穎稱主要基于三點,“首先大家認同要做一個高品質醫療理念,大家在一起共同給到病人的是最高品質的醫療服務,能夠幫助病人解決問題;其次是團隊之間的相互信任;最后,曜影醫療擁有雄厚實力讓醫生不用擔心病人來源,不用擔心收入不穩定。在曜影工作的醫生們可以安安心心的為病人服務。”
好的醫療不分公與私
據了解,目前,曜影醫療已在上海先后開設上海商城、歌斐中心、浦東前灘世貿、張江園區、世紀公園等5家醫療門診部。年門診量近幾年快速增長,2019年門診量達到數萬人次,2020年再次翻倍。
就在《看醫界》到訪的當日,雖然有冷空氣和浦東零星疫情的影響,曜影醫療前灘世貿門診依然有不少就診的客人。

曜影醫療是如何獲得病人認可的呢?史浩穎認為,曜影醫療的秘籍在于擁有優質的醫療體系和服務體系。“病人會通過診療服務體會到曜影醫生團隊的專業水準和醫療服務品質,從而信賴我們。曜影通過軟性服務的不斷提升讓其體會到醫療不是冷冰冰,而是帶有溫度,可以帶給人溫暖的。”加之合理的價格,據介紹,曜影醫療的病人不少是來自患者推薦及口碑傳播。
“也恰恰是因為可信賴的醫療品質和可控的費用,我們和很多商保公司有很好的合作”,據了解,目前曜影醫療近六成客戶來自商業保險。2020年2月,曜影醫療歌斐門診部被美國信諾保險集團選為優選合作伙伴,是亞太區首批優選合作伙伴之一,更是上海第一家被授予這一評價的機構。
此次評選對標的不僅僅是中國保險體系還有國外商業保險體系。史浩穎談到參評時稱,曜影醫療被考核了質量控制、服務、多維度醫生資質、語言服務能力、質控體系、客戶質量能力等。面對非常嚴格打分系統,曜影醫療都一一通過。
談及如何看待其他社會辦醫機構是否選擇商保時,史浩穎認為要看每一家醫療機構的具體定位和學科,以及是否符合商保要求,商保肯定是醫保的補充。史浩穎解釋道,曜影和商保擁有共同的客戶,商保的客戶在曜影醫療擁有好的就醫體驗,有助于推動醫療行業發展。借用這種方式,讓客戶慢慢去了解有商保這種醫療形式可以作為補充。
史浩穎認為,私立醫療機構和商保是相互促進的關系,而好的醫療是不分公私的,非公立醫療是公立醫療的有效補充。
曜影醫療也獲得了政府的認可。2020年8月,曜影醫療入選了上海首批國際醫療旅游種子培育機構名單。史浩穎認為,這是對曜影醫療國際化團隊、國際醫療水準和服務能力的認可。
除此之外,曜影醫療還在資本市場獲得了資本的認可,自2016年成立以來,曜影醫療四年內已完成2.5億元融資。史浩穎表示:“投資人看重的是我們有很好的醫療體系和團隊,我們可以發展出高品質的醫療服務。”
談及未來是否計劃上市時,史浩穎表示,“曜影醫療現在還是在創業早期,我們更加專注于發展我們的核心醫療能力和服務體系,我們會投巨資在吸引人才和開發技術上,上市不在我們近期的計劃中。”(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