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研究起草了《關于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業內一直呼吁的破除“唯論文”、突出臨床實踐等,都在意見稿中有體現。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研究起草了《關于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業內一直呼吁的破除“唯論文”、突出臨床實踐等,都在意見稿中有體現。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關于醫生職稱制度改革,在國家領導人的持續關注下,業界大咖的持續呼吁終于有回音了。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研究起草了《關于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業內一直呼吁的破除“唯論文”、突出臨床實踐等,都在意見稿中有體現。
明確醫療人員職稱名稱
意見指出,醫療人員各級別職稱名稱分別為:醫士、醫師、主治(主管)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藥學人員各級別職稱名稱分別為:藥士、藥師、主管藥師、副主任藥師、主任藥師;護理人員各級別職稱名稱分別為: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副主任護師、主任護師;技術人員各級別職稱名稱分別為:技士、技師、主管技師、副主任技師、主任技師。
破除“唯論文”、唯學歷、唯獎項、唯“帽子”等傾向
針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反映強烈的“唯論文”問題,《意見》明確提出要科學合理對待論文,在職稱評審和崗位聘任各個環節,不得把論文篇數和SCI(科學引文索引)相關指標作為前置條件和判斷的直接依據,不把論文、科研項目、獲獎情況、出國(出境)學習經歷等作為職稱評審的申報條件。
突出臨床等實踐
《意見》進一步明確要重點評價臨床實踐和疾病預防控制等業務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引入醫生的門診工作時間、收治病人數量、治療效果、手術數量、手術難度、手術質量、住院費用等臨床指標進行量化評價。
下放職稱評審權限
意見提出,以確保評審質量為前提,科學界定、合理下放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權。醫療水平高、技術能力強、人事管理完善、具有自主評審意愿的三級醫院和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可試點開展高級職稱自主評審。積極發揮專業化人才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學會等組織在職稱評審和評價標準制定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附1:醫師晉升工作量要求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