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Grace ?醫療行業生態及人性觀察家。 客戶管理是醫藥公司商務管理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環,終端用戶對廠家所給予的服務能力、學術支持度、產品核心技術等的滿意程度,直接關系到營銷的成功與否,業務的持續長度。 在業務部門中,最專注在客戶服務工作的
客戶管理是醫藥公司商務管理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環,終端用戶對廠家所給予的服務能力、學術支持度、產品核心技術等的滿意程度,直接關系到營銷的成功與否,業務的持續長度。
在業務部門中,最專注在客戶服務工作的肯定是銷售團隊,他們作為一線兵,直接對應客戶需求,處理各種異議。
而作為給予產品商業策略和銷售工作方向的市場部人員,應該如何做到更精準和有效的客戶管理,通過增加客戶粘度來直接扶持業務,支援一線銷售呢?
客戶分層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根據對業務的貢獻量來分、根據學術抬頭來分,根據友好程度來分,根據購買能力來分,根據所在醫院等級或所在地區醫療水平來分......
產品經理可以依據公司業務特點,用自己的一套邏輯來做分類。把所有使用客戶、潛在客戶、接觸中客戶去做一個歸類,有條件的用系統,簡單的用表格管理定期與相關人員復盤,這都不是什么問題。
外企有很奇怪的現象,比如公司合規部為了規避商業風險,一定要有一個清晰地系統,根據客戶的學術背景來做區隔,目的是付合理的勞務費。
但當問到產品經理,客戶如何分層,他們往往只能模棱兩可地表示,公司的分層是根據業務貢獻量,給一個大致的區間范圍。再往下問,每個區間有多少客戶時,往往只對個別正在投資源的客戶比較熟,卻沒有一個系統甚至都沒有一個表格來通盤看看全國的數據。
分類的意義在于總結歸納,專家庫的建立、學術投入管理的合理計算、向上匯報時清晰的邏輯、銷售KPI的設定、都與客戶分層的邏輯有強烈的連接。
一旦有意識開始做客戶分層,客戶管理才算真正的啟動。沒有細致客戶分層,銷售報需求就去盲目投預算,行業在投誰就跟風去投誰,這樣的策略沒有思路也必不長久,
在詳細的客戶分層后,就要去了解、挑選能合作的客戶去接觸。
面對面的拜訪是需求探尋的基礎,如果客戶愿意直接提出具體的要求,產品經理合理地去執行,那么合作就達成了。對于一些比較特別的客戶,想要進行學術合作,仔細分析他的個人背景、履歷、發展方向、甚至興趣愛好,了解他目前的痛點,給予幫助,這是比較難的。
器械產品經理Jeremy今年的客戶管理目標之一,就是把李主任從普通使用者轉化為忠誠使用者。
李主任是某大省內甲狀腺外科手術量第一人,在很多學會都有任職,名利兼有了。主任平常習慣用2-3家的產品,基本上一大半的量都給了一個大廠家,10%的用量給了Jeremy的產品,他對產品并沒有什么不滿,只是合作習慣的問題。
幾次拜訪下來,能投給主任的大會講課機會,日常的學術培訓班,主任都愿意定期合作,但沒有感覺特別能直擊主任內心的感覺。
Jeremy在一次其他KOC的拜訪中,認識了省內一家二級醫院的王主任,得知王主任是李主任的大學同學。李主任而今是外科界的佼佼者,雖然已經身居省內一把刀,但特別重視同學情誼,對于其他也選擇了甲狀腺外科的同學,日常碰到什么疑難雜癥,要把病人往李主任處送一送,他也是能幫則幫。
Jeremy立刻想到了辦法,首先通過熱心的王主任,了解到大致李主任目前在從事甲狀腺外科的同學名單。以扶持基層醫療為出發點,舉辦以觀摩李主任手術、聆聽李主任講課,順便又可以追憶同學情的“甲狀腺精英大師班”。
這樣的提案匯報給李主任后,他非常感動和驚喜,也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準備培訓班的資料和課件。
對于Jeremy來說,此法一石三,目標客戶李主任是絕對增強了客戶關系。同時也最快速度,網羅了省內一群KOC。對于他自己,也走進了一個更深關系網絡的甲狀腺外科關系圈,圈子進對了,業務就順了。
所謂的戰略合作,就是有戰術和策略,無論接觸客戶分類的哪一級專家客戶,都要有邏輯的去和客戶交談,有計劃性的去讓客戶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
產品經理與KOL的合作,最忌諱有一搭沒一搭,有事求人巴巴去等去跑,沒事的時候不把別人當一回事。
另外是做學術沒有持續性和規劃性,所有的合作不以品牌活動去推進,今天搞一期,明天搞一期,最終自己也計算不出來投入了多少資源。
客戶管理是一個龐大的話題,有意識的開始做細做精去管理,有邏輯的開始有條有理規劃,有目標的開始一步一步做客戶升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一起努力!
文章聲明:
思齊俱樂部是醫藥人學習分享社區,為醫藥個人學習賦能。作者觀點和案例僅供學習方法使用,不代表商業公司真實情況。
本文版權歸思齊俱樂部(member_siqi)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
本文來源:醫藥代表 作者:思齊專欄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