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作者/熟遠厚蓯 ?從【無知】到【自知無知】。 新產品上市,是多部門協作,嘔心瀝血的成果。這項工作一般由市場部牽頭,涉及研發部門報送批件、生產部門備料排產、政策部門掛網備案,商務部門打通渠道,市場部制定營銷策略,醫學部制定醫學策略,運營部制
新產品上市,是多部門協作,嘔心瀝血的成果。這項工作一般由市場部牽頭,涉及研發部門報送批件、生產部門備料排產、政策部門掛網備案,商務部門打通渠道,市場部制定營銷策略,醫學部制定醫學策略,運營部制定績效方案。
然后這一系列“武器”都要對接到銷售部,使其武裝起來,沖到銷售陣地去“攻城略池”。
既然是“武器”,必然會有使用說明,重量級的還會配備相應的培訓操練。而所謂的“使用說明”即平時的一封封郵件,一道道指令。
“武器”能否被充分利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指令信息傳遞的有效性。而一條信息是從發出到被接受執行要繞過多少坑?我們一起來看看~
感覺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膚覺,其中視覺在感覺系統中起主導作用,獲得 70%-80% 的信息,在與其他感覺通道信息發生矛盾時,視覺反應占優勢。
所以,各項政策發布只是口頭的指令,沒有可見的ppt演示或文件的視覺刺激,大部分情況就會是:“左耳進,右耳出”。
政策越重要,可視程度就要越高,比如采取加粗,加大的方式,都能達到增強效果。
心理學上,有個純粹接觸效應,就是指多次呈現刺激能夠引起喜歡,呈現次數越多,喜歡程度越高。
新產品的引入,如果還是原來團隊操作,則對于已經對原產品駕輕就熟的銷售人員來講,新產品就是負擔,一開始可能只有排斥。
因此為了讓團隊更好接受新產品,內部充分的情懷宣傳非常必要,而不是用銷售政策強壓。
知覺需在有意識的前提下進行,在特定的整體中,被選擇出來進行有組織的加工的知覺物體,被稱為知覺的對象;沒有被選擇加工的事物被稱為知覺的背景。
內部會議中代表們經常看自己手機,知覺的選擇性就會將手機做為對象,而把要傳遞的信息當成了背景;郵件會選擇性查看,只查看自己感興趣或愿意關注的。
因此有的公司會在開會時收手機,針對重要郵件專門通報查看情況。這些手段都是強硬措施,如何洞察銷售,使其自行達到要求,是內部管理者需要探索的話題。
信息首先進入感覺記憶,短暫保留;在注意的參與下,進入短時記憶;在精細大量復述等條件下進入長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的內容才可以被提取出來,用于指導代表日常行為。
其中短時記憶信息容量有限,約 7+-2 組塊(組塊即一組具有意義的詞語,是認知單元。)
這啟示我們,非常重要事情最好不要超過9個詞語,要遵循精練、簡明扼要的記憶原則。
如果確實內容較多,則應將其精心組織分成幾個組塊,且每個組塊間有邏輯聯系,傳遞時有停頓,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有些公司的制度內容非常多,而且變化多端;往往一個政策還沒吃透,又來一個政策,或者又變了;各部門的通知郵件,像雪花般每日蜂擁而至。這些冗雜的內部事務降低了工作效率,也使代表們難以全心全意服務外部客戶。
華為的客戶理念:“眼睛盯著客戶,屁股對著老板”,好理解,難踐行!
掃平這一關關,一坑坑,才有后面的外部戰役。我們經常討論客戶層面的SFE,卻經常忽略內部層面的效率與效能問題。于是乎經常是上面狂風暴雨,下面仍暖風欲醉。打鐵仍需自身硬,這在組織管理上同樣適用。
文章聲明:
思齊俱樂部是醫藥人學習分享社區,為醫藥個人學習賦能。作者觀點和案例僅供學習方法使用,不代表商業公司真實情況。
本文來源:醫藥代表 作者:思齊專欄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