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一家診所因騙取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被注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作者|蕭秦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近日,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南京疫情鏈已擴散至張家界、鄭州、北京等地。醫療機構作為抗擊疫情
近日,北京一家診所因騙取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被注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作者|蕭秦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近日,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南京疫情鏈已擴散至張家界、鄭州、北京等地。醫療機構作為抗擊疫情的“橋頭堡”,防控管理一直不容疏忽。然而,最近北京一家診所卻因騙取核酸檢測陰性報告,被注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近日,北京豐臺衛健委發布關于注銷北京韓翠芬診所《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通報。
據了解,該診所為逃避北京市醫療衛生機構內部員工定期進行核酸檢測的相關規定,自2021年5月起已陸續向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未經實際采樣的內部員工虛假咽拭子樣本30余份進行檢測,騙取核酸檢測陰性報告,2021年7月31日,豐臺區衛生健康委依法注銷該診所《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此前,北京市豐臺警方曾在微博上發布該案通報,通報顯示豐臺公安分局在7月26日已對相關人員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其中包括嫌疑人診所負責人郭某,護士李某,劉某、蘇某兩名診所員工等四人。
據悉,今年1月10日,北京市衛生健康監督所發布消息,由北京市衛生健康監督所組成多個督導組,對部分遠郊區小型醫療機構及人群密集公共場所開展“四不兩直”督導檢查,檢查發現若干機構存在防疫漏洞并被點名。
隨著近期南京疫情鏈的不斷擴散,8月1日,北京市第228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再次明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履行院感防控責任,確保不出事。
防疫不力,多家民營醫療機構被嚴厲查處!
據《看醫界》了解,自疫情以來,因為防疫不力,一批醫療機構被停業整改、關停,甚至吊銷營業執照,其中不少是民營醫療機構。
2021年1月3日,沈陽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通報顯示沈陽皇姑秀水門診部、沈陽譜康醫院在執業過程中,未嚴格執行落實相關規定、未按要求采取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導致新冠疫情傳播。
兩家醫療機構均被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相關人員也被依法被調查處理。
今年五月,六安市一家醫院的院感事件也引起業內關注,據悉,六安市世立醫院因對首例確診發熱病例有多次接診行為,均未及時進行預檢分診、隔離處置、核酸檢測等管控措施,造成疫情擴散的嚴重后果。
5月16日,六安衛健委發布通報,稱世立醫院因嚴重違反疫情防控規定嚴重違反疫情防控規定,醫院被要求停業整頓,同時該院執業醫師歐某因在外私自接待首例確診發熱病人,已經涉嫌犯罪,相關線索也被移交公安機關。
此外,今年6月,廣東省中山市136家基層醫療機構也因防疫不力醫療機構被關停,其中不少為民營醫療機構。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疫情常態化與監管趨嚴,未來將有更多不遵守防疫規范的醫療機構被嚴厲查處。
疫情防控,醫療機構責任重大!
民營醫療機構防疫一直是新冠疫情防控薄弱環節,據了解,自2020年起,國家疫情防控相關部門曾多次下發政策文件,強調院感防控的重要性,指導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做好防護技術。同時也強調基層醫療機構要加強防范,做好“前哨”工作。
早在2020年1月疫情暴發初期,國家衛健委就組織制定了《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由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指定專人負責轄區內醫療機構的感染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減少新型冠狀病毒在醫療機構內的傳播風險。
隨后相繼印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務人員防護技術指南(試行)的通知》《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分別為防控醫療機構內醫護感染做出了具體安排及流程規劃,對醫療機構的感染防控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而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國家衛健委還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醫療機構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再次提醒醫療機構嚴防院感的緊迫性與重要性。
據《看醫界》了解,2020年12月初,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當中,院感防控是重中之重,目標是“醫療機構零感染”,對于院內感染,也是“零容忍”的原則。
當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嚴峻,多次發生的院感事件始終在警示,院感猛于虎,絲毫不容疏忽。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國外疫情持續蔓延,我國將面臨輸入性病例引發局部疫情的巨大壓力,廣大醫療機構需如履薄冰,要嚴格遵守各項防疫要求,掉以輕心或將付出巨大代價。(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