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資本再次甩出大手筆。
投資界(ID:pedaily2012)消息,7月13日,百濟神州宣布向特定現有投資者以注冊直接發行的方式發行股票,每股以14.2308美元的購買價出售,發行總收入約為20.8億美元。其中,高瓴認購了不低于10億美元的份額,締造了全球生物醫藥史上最大一筆股權投資。
而在前一天,高瓴戰略投資A股呼吸吸入制劑龍頭企業健康元的消息傳出。7月12日晚間,健康元發布公告稱募集不超過21.73億元,高瓴獨家包攬。如若順利,高瓴將持有健康元8.00%股份,變身公司第二大股東。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健康元和百濟神州股價應聲大漲。7月13日當天,健康元開盤一字漲停,報收18.37元/股,市值達到358億,今日再次漲停,股價創出20.21元/股新高,截至中午休市總市值達393億元。今日開盤,百濟神州大漲近10%逼近漲停、后有回落,市值刷出新高1365億港元(約1247億人民幣)。
一夜之間,健康元市值大漲近40億元,而百濟神州更是驚人,市值暴漲131億港元(約118億人民幣),兩家市值一共漲了170億元。這種現象被外界總結為“高瓴效應”,已經成為今年資本市場一道獨特的景象。
締造全球生物醫藥歷史!
豪擲70億,高瓴第八次投資百濟神州
一紙公告,再次引爆醫藥圈和創投圈。
7月13日,百濟神州宣布向特定現有投資者以注冊直接發行的方式發行145,838,979股每股面值0.0001美元普通股的定價,每股普通股以14.2308美元的購買價出售,相當于每股美國存托股份(ADS)185美元,發行總收入約為20.8億美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凈收入為20.7億美元。其中,高瓴認購了不低于10億美元的份額。
事實上,這并非高瓴首次重金下注百濟神州。早在2014年的A輪融資,高瓴就投資了百濟神州,之后參與百濟神州共計7輪的融資,作為唯一的全程投資機構長期為其提供資金和戰略支持。如今,百濟神州已經是高瓴在美股的第二大重倉股。
對于此次重磅交易,高瓴資本聯席首席投資官易諾青表示:“這是高瓴連續第八次投資百濟神州,最吸引我們的是,百濟神州是一家有靈魂的企業,從創立的第一天起就堅持做最好的科學和最高質量的創新藥,研發上只做全球最優或最新。通過對百濟神州這樣本土創新領先企業的長期支持,我們希望能夠助力中國創新藥企業高質量發展,登上世界一流制藥舞臺。”
這種機構投資者對創新型新興企業的支持力度,在全球生物制藥史上也十分罕見。那么,百濟神州到底有什么特別?
資料顯示,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商業階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研究、開發、生產以及商業化創新性藥物以為全世界患者提高療效和藥品可及性。目前,百濟神州兩款自主研發的藥物——BTK 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膠囊)正在美國和中國進行銷售、抗PD-1 抗體藥物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在中國進行銷售。
值得一提的是,澤布替尼是歷史上第一個完全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得到FDA批準的抗癌新藥,實現了中國創新藥“零的突破”,成為中國藥物研發史上絕對的里程碑事件。而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則是百濟神州全球首款腫瘤免疫治療藥物,意義同樣重大。
此外,百濟神州在中國正在或計劃銷售多款由全球制藥巨頭安進公司、新基物流有限公司(隸屬百時美施貴寶公司)以及EUSA Pharma 授權的腫瘤藥物。2019年11月,百濟神州與安進公司達成全球腫瘤戰略合作關系,合作內容包括在中國開發和商業化安進的3款產品,以及在全球范圍內共同開發20 款安進抗腫瘤管線藥物。
此次合作開創了迄今為止中國生物科技公司與全球生物制藥企業之間金額最大、涉及產品與管線藥物最多的交易。預計到2020年底,百濟神州在腫瘤領域的商業化產品有望超過8款。
超強業務能力背后,百濟神州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一騎絕塵。2016年,百濟神州率先拿到“船票”,成為第一家研發階段卻赴美上市的醫藥企業,2018年8月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是首個在納斯達克和香港聯交所雙重一級上市的中國生物科技公司。
彼時,美股上市發行價為24美元,截至港股IPO前百濟神州股價一度飆升7倍,市值達95億美元(約745億港元)。如今,市值再度刷新至1365億港元。
投資界了解到,此次發行20.8億美元股票用于推進公司營運、臨床研發和商業化活動。同時,百濟神州首席財務官兼首席戰略官梁恒透露,百濟神州對中國投資者和市場非常重視,目前正在積極考慮,與有關部門協商,回歸A股市場。
前一天剛剛出手近22億
將成第二大股東,高瓴浮盈近15億元
讓人驚嘆的是,在出手百濟神州的同時,高瓴另一筆投資也浮出水面。
7月12日晚間,健康元(600380.SH)發布公告稱,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21.73億元,發行股份不超過1.69億元,大致發行價為12.83元/股。這波定增,只有一家機構——高瓴資本。若本次非公開發行成功實施,高瓴將持有健康元股份總數的8.00%,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昨日開盤,健康元直接漲停封板,今日再次漲停,股價創出20.21元/股新高,截至中午休市總市值達393億元,高瓴資本累計獲得浮盈近15億元。
此次高瓴選擇健康元,看中的是其呼吸吸入制劑賽道。
健康元前身系太太藥業,上世紀90年代“太太口服液”、“靜心助眠口服液”等曾幫助健康元成為市場中最成功的保健品企業。2002年健康元收購麗珠集團,從而形成了母子兩公司皆為上市公司的局面。
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之前,健康元一季報前十大股東陣容可謂“豪華”,出現了外資、知名公募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社保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
相比健康元在中藥、單抗等領域的涉獵,其在呼吸領域的布局或許更有看點。目前健康元旗下深圳太太藥業、深圳海濱制藥以及麗珠制藥廠均已布局吸入制劑,除此之外,健康元控股子公司上海方予還與廣州呼研所及自然人金方曾合資成立健康元呼吸工程公司,共同致力于呼吸系統的藥物研究與開發。
而這或許是此次交易的關鍵。呼吸道管線業務一直都是醫藥巨頭的必爭之地,造就了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諾華三大巨頭,而在國內藥企中,除了正大天晴、中國生物制藥外,健康元也早就在呼吸吸入制劑領域進行深入布局,是研發管線布局最全面的企業。
目前健康元已有兩個產品成功上市,在研產品30余項,已投產2項。其中不乏布地奈德、舒利迭仿制藥等大品種布局,吸入用4項產品有望在今年獲批,2021-2022 年還有6個呼吸科產品有望上市。
長期以來,外資藥企掌握國內90%以上的吸入制劑市場,如今這一局面逐漸被打破。而有了高瓴資本的加持,健康元未來想象空間巨大。天風證券研報對公司呼吸板塊的重點產品進行了市場空間測算,預計到2025年呼吸板塊產品收入將超過50億元,凈利潤有望超過12億元,利潤體量堪比目前的健康元。
“高瓴效應”屢屢浮現
總投資1200億,高瓴醫藥投資版圖龐大
至此,自2020年以來,高瓴資本已經先后參與了5家A股上市公司的定增項目,投資超百億。出手如此闊綽,高瓴底氣何來?
資金實力當然毋庸置疑。迄今為止,高瓴資本管理資金規模高達5000億人民幣,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更令人驚訝的是,今年3月,高瓴啟動了多達130億美元新募資,一旦完成將再次創下亞洲規模最大單只基金的歷史記錄。
再看布局。百濟神州之后,高瓴資本在一級市場生物醫藥板塊便開始系統性地密集布局。在創新藥領域,高瓴陸續投資了甘李藥業、君實生物、信達生物、恒瑞醫藥等;在醫療介入領域投資了沛嘉醫療后,高瓴資本又陸續投資了啟明醫療、微創心通,并深入上下游投資了介入影像等公司。在CXO領域,高瓴則參與了藥明康德的私有化回歸,并投資了泰格醫藥、凱萊英等公司。
目前,高瓴已在全球范圍內基本完成了生物醫藥、醫療器械、高端醫院、醫藥零售等全產業鏈覆蓋,投資了160多家企業,其中中國企業超過100家,總投資金額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投資企業總市值超過2.5萬億元。
表面上看,高瓴出手密集,令人眼花繚亂;實際上,這是一種通過做大生態,來提升整個產業想象力和價值的系統打法,也即張磊常常強調的“正和游戲”。如果說創新藥產業是一條嶄新的雪道,多年來,高瓴與眾多企業一起通過投資、并購、合作不斷打通醫療健康產業上下游生態,促進行業融合創新和共贏,都是希望把這個雪道建的越來越長、越來越厚。
其中,高瓴與藥明康德的合作最為典型。作為長期的投資人和合作伙伴,高瓴從戰略和業務的層面不遺余力地支持藥明康德建設高性價比、高效率的一體化研發服務平臺,為不斷涌現的大量新型初創公司、研究機構、科學家、創業者、醫院和醫生賦能,大大降低了創新成本,幫助整個行業縮短藥物及醫療器械研發周期。張磊曾言,為什么中國醫藥產業的原發創新出現爆發的趨勢,因為“有了藥明康德這樣的公司”。
今年以來,高瓴在一級、二級布局的多家生物醫藥、科技公司的股價都實現爆發式上漲。
比如,高瓴再融資新規后出手的首筆定增案——加倉CRO龍頭凱萊英,持有至今收益已經高達90%,而距離定增時間還不到5個月;高瓴重倉殺入的港股微創醫療,在過去兩個月暴漲200%,而在其股價上漲期間,高瓴也是一路加倉。2018年參與定增的CRO龍頭泰格醫藥,2019年暴漲122%,今年以來再度大漲 53%。2018年5月布局的藥明康德,兩年時間收益率超過 200%。
今年6月29日,高瓴投資的三家醫藥公司海吉亞、康基醫療、甘李藥業分別在港股、A股上市。甘李藥業目前已經取得了11個一字連板,且仍未開板,總市值達到948億元,股價較發行價已翻4倍。康基醫療首日大漲98.8%,次日再漲8%,總市值414億港元;海吉亞醫療上市首日大漲40.5%,目前市值190億港元。
這種現象,被外界總結為“高瓴效應”。高瓴一旦重倉殺入某家公司后,市場會迅速實現價值發現。
“高瓴資本看好的行業,其第一梯隊公司幾乎會全部買入,尤其是醫療。”一位長期投資生物醫藥的投資人對投資界坦言。比如醫藥外包行業龍頭藥明康德、泰格醫藥、凱萊英等第一梯隊公司被高瓴持有,心血管領域微創醫療、啟明醫療等同樣均被高瓴持有。最突出的則是高瓴對PD-1的重注。PD-1是重要的腫瘤免疫療法藥物,高瓴接連投資了四家龍頭企業,分別是百濟神州、恒瑞醫藥、信達制藥、君實生物。目前這四家企業都實現了IPO,而君實生物即將在科創板再次上市。
這是在一個生態長期深耕建設的必然結果。上述投資人最后發現:“這樣的打法,絕大多數機構難以輕易復制。”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網頁轉載須在文首注明來源投資界(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轉載,須在微信原文評論區聯系授權。如不遵守,投資界將向其追究法律責任。】本文來源:投資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