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周期延長,不中標的藥企會更難 全國第五批藥品集采的序幕終于拉開。 5月8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印發通知稱,自2021年5月10日起,聯合采購辦公室開展第五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相關信息申報工作。相比于此前多省份主動上報的211個品規數量來看,本次最終
采購周期延長,不中標的藥企會更難

全國第五批藥品集采的序幕終于拉開。
5月8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印發通知稱,自2021年5月10日起,聯合采購辦公室開展第五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相關信息申報工作。相比于此前多省份主動上報的211個品規數量來看,本次最終有60個品種、202個品規納入正式集采范圍。
從現有的時間來看,5月底完成報量,6月份公布結果。有分析人士預估,第五批藥品集采將會在7月前后正式啟動。
這次集采的最大看點是涉及了奧沙利鉑、頭孢呋辛、中/長鏈脂肪乳(C8-24Ve)注射液、羅哌卡因等多款臨床重磅產品。
早在4月中旬,網絡上就開始流傳一份據稱是“恒瑞醫藥銷售總監”在專家會議上的談話實錄,稱多西他賽、奧沙利鉑、順苯磺酸阿曲庫銨等在第五批集采中“大概率會集采到,對恒瑞影響非常大”,因為這三個產品,恒瑞的市場份額很大。
事實證明,恒瑞的擔心是有道理的。這次集采,恒瑞上述幾個重磅單品都在列。而且據健識局的不完全統計,本輪集采將包含阿斯利康、葛蘭素史克、施貴寶、賽諾菲等十家外企以及正大天晴、揚子江、齊魯等國內外知名藥企,幾乎個個都是關系企業命脈的品種。
行業預測:第五批集采的收入總規模將超過500億元。按照藥品集采平均降價必須高于50%的原則,相比本輪集采的爭奪將更加激烈。
01 外資大品種被納入,注射劑占據半壁江山
根據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的通知,屬于第五批藥品集采申報范圍應獲得國內有效注冊批件的上市藥品,并要滿足以下四點要求:

這次集采的品種比過去涉及的市場規模都要大,特別是在60多個入圍品種中,注射劑占30個。以往集采口服制劑,外資藥企可以尋求“處方流轉”的院外市場,而注射劑基本不可能在院外銷售,這對外企來說是個不小的沖擊。
健識局梳理發現,此次集采的60個品種里面,外資原研品種共有31個,涉及十家外企。



抗腫瘤藥依然是藥品集采的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奧沙利鉑注射劑”是臨床大品種。作為用于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治療以及原發腫瘤完全切除后的III期結腸癌的輔助治療,原研廠家賽諾菲2019年在國內公立醫院的終端銷售額超過20億元。
四川匯宇、齊魯制藥、江蘇恒瑞等幾家過評企業將參與和賽諾菲的角逐。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恒瑞醫藥占比21.72%,齊魯制藥占比4.01%。
另一款化療藥物“多西他賽注射劑”,原研廠家也是賽諾菲。據米內網數據,2018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多西他賽銷售額為48.2億元,恒瑞的“艾素”占46.02%,賽諾菲的“泰索帝”占25.62%,齊魯的“多帕菲”則占12.53%。
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已迫使恒瑞2019年在重慶、遼寧、黑龍江等地主動降價,這也導致“艾素”的2020年業績不及預期。此番多西他賽注射劑被納入集采,恐怕恒瑞要再次調整對“艾素”的預期。
另外,健識局梳理發現,第五批集采的競爭最為激烈當屬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唑林鈉四大頭孢類抗生素。外企的這些抗生素品種曾在市場上享有很大的權益,而如今,這幾個品種都滿足3家以上過評品種的數量,齊魯制藥、揚子江、石藥集團等國內龍頭藥企競爭。加上集采,報價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根據醫藥魔方的數據顯示,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他啶、頭孢唑林鈉四大頭孢抗生素2020年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分別達22.4億元、21.3億元、40.9億元、27.9億元。
隨著近年來“限抗令”逐步升級,抗菌藥市場將不斷萎縮,國內抗生素競爭已經容不得外企再有控制市場的想法??梢灶A見,這次集采中,外資藥企大幅度降價是大概率事件。
02 采購周期延長,拜耳能否再降價成看點
在2020年初集采中大幅降價的拜耳,今年又將迎來重磅品種的集采:利伐沙班。
利伐沙班原研由拜耳/強生聯合開發,2009年3月中國獲批上市,商品名為拜瑞妥。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城市公立醫院終端銷售額有21.45億元,同比增長37.05%,是名副其實的抗凝重磅藥。
目前,已有正大天晴、信立泰、石藥集團、揚子江、雙鷺藥業等17家藥企的利伐沙班仿制藥通過一致性評價,拜耳將與上述藥企在同一賽道“競爭”集采名額。似乎感受來自市場的壓力,拜耳為鞏固“拜瑞妥”的市場地位,曾在2017年主動調整價格,由原中標價366.5元調整為138元,降幅達62%。
此番第五批集采,拜耳是否還能做出“自殺式”降價的舉措?從“拜唐蘋”降價進集采的例子中不難發現,外企即便降價進集采,也難以保證充足供貨,反而將自己陷入兩難境地。
有國內藥企人士向媒體表示:“仿制藥替代是大勢所趨,我們做好打“價格戰”的準備。”隨著藥品集采進入常態化,中國醫藥市場格局正在重建。
以“阿法骨化醇”為例,此前在“4+7”集采時,因只有兩家企業過評市場競爭不充分,導致降價不足而產品流標。而在第五批集采中,阿法骨化醇已有7家企業過評,這基本上就不可能流標。
但與此前不同,第五批國家集采的采購周期有所延長,從此前的12個月延長到下一年度全年,即接近18個月,統計這一周期內同一通用名、劑型、規格所有廠家藥品的總需求量報量。這一政策的出臺,無疑將考驗藥企對今后市場走向的判斷。
業內普遍認為,如果本次集采不中標,企業市場營銷會更加困難。













· END ·
來源丨健識局
#第五批國家帶量采購目錄#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雷公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