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院破產拍賣,賣了6次無人接盤! 作者|陳朝陽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開業2年,位于重慶的開縣三橋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橋醫院)就關門了,被破產拍賣償還債務糾紛。 據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顯示,
民營醫院破產拍賣,賣了6次無人接盤!
作者|陳朝陽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開業2年,位于重慶的開縣三橋醫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橋醫院)就關門了,被破產拍賣償還債務糾紛。
據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顯示,三橋醫院將進行第7次法拍,起拍價也從2118.67萬降低到900萬,而醫院的前6次拍賣均因“無人問津”流標。
三橋醫院成立于2014年,2016年停止運營,目前醫院涉及拖欠員工工資、金融租賃糾紛等多起法律訴訟。

“小老板”眾籌辦醫院
三橋醫院介紹顯示,醫院首期投資3000萬,按二級醫院規模建設,實施一級綜合醫院,設置床位200余張,輻射10多個鄉鎮,30萬人口,醫院由全科醫生吳遠政發起。2016年8月24日,醫院法定代表從吳遠政變更為何祖政。

三橋醫院是“小老板”眾籌辦醫模式,缺乏專業管理人員,為醫院早夭埋下隱患。
天眼查信息顯示,三橋醫院股東多無醫療相關行業背景,股東來自多個行業,有花店老板、廣告店老板、餐館老板,其中大股東、實際控制人認繳出資額360萬元,持股比例12%。

在當地論壇和貼吧中,有網友留言稱家中親戚投資了該醫院巨虧,很多網友表示沒有聽說過當地曾有過這家醫院。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三橋醫院成立之初曾派遣員工到外地學習,包括醫生還是管理人員,可見醫院人力資源之缺乏。
辦醫院不是蓋樓買設備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管理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丁劍曾告訴《看醫界》,辦醫院花錢在后邊,并不是醫院大樓蓋起來,有了設備醫院就辦起來了。
“我鼓勵資本投資醫院,沒有醫院更好的項目。要對這個行業投資規律要有基本了解,不能大樓蓋起來沒錢了。”
在接觸諸多醫院項目之后,丁劍最大的感受是,在追逐利益的沖動之下,不少老板感覺辦醫挺好,最終慘敗而歸。
“作為一家醫院,最值錢的不是設備、不是大樓,要學會管理醫生,醫生是核心。”
三橋醫院的倒下并不是個案。
據《看醫界》了解,根據近幾年的公報統計顯示,民營醫院幾乎每年以近2000家的速度在增長,2019年1447家的增長數量實際上和2018年比已經出現了不小的下降。
民營醫院投資為何出現趨緩的態勢?在一位業內人士看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一批已經進場的民營醫院經營慘淡,甚至慘淡到淪為了“醫療物業”;更預言2022年左右會出現醫院并購、倒閉潮。
疫情的沖擊更是加速了這一趨勢。據《看醫界》醫管研究中心聯合上海交大社會醫療機構研究所近日聯合發布的“2020中國社會辦醫疫情期間運營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疫情沖擊下,病源減少成醫院運營最大困境,超三成社會辦醫院的門診量被腰斬,近一半社會辦醫院現金流緊張。
而診所的情況更為慘淡,調研統計顯示,5月份,超半數診所的門診量不及去年同期的二分之一,近半數診所(1-5月)營收降幅超七成。一些連鎖診所甚至出現了資金鏈斷裂的危機。(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