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愛可樂的倉鼠醫藥市場部的實踐者。 19年末,公司新進了一批推廣經理,都是剛剛走出校園的職場新人。一年多的工作歷練,我發現小鮮肉們在工作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完成了由青澀到成熟的華麗轉身,也讓我有了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危機感。不過,我發現了他們存在一個小小的共性問題:不太擅長制作科室會的PPT課件。大
專欄作者/愛可樂的倉鼠
醫藥市場部的實踐者。
19年末,公司新進了一批推廣經理,都是剛剛走出校園的職場新人。一年多的工作歷練,我發現“小鮮肉們”在工作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完成了由青澀到成熟的華麗轉身,也讓我有了“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危機感。
不過,我發現了他們存在一個小小的共性問題:不太擅長制作科室會的PPT課件。
大家就像一只嗷嗷待哺的雛鳥,等待著中央市場部、醫學部們孜孜不倦的哺育與庇護。可是作為一名區域推廣經理,如果你習慣了被動的依賴,那么很可能陷入職業發展的平庸期。
一方面,對于很多大中型藥企,科室會演講是銷售代表的基本技能,只會照本宣科的推廣經理如何體現自身的專業性?另一方面,區域的學術活動并不僅限于科室會,比如衛星會、城市會等有時需要推廣經理為講者制作課件,那么技能的短板勢必讓演講的呈現黯然失色。
如此,筆者今天就從“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談談PPT課件制作這個話題。
因為內容是筆者的經驗之談,所以難免有些零碎。這種沒有邏輯的絮叨我就采取分條列項的方式予以說明。
1、建議使用白色作為背景格式。
我在許多學術會議上見過各種深色背景的PPT課件。我想個中緣由是講者為了避免呆板。但實際上,醫學類PPT,難免會使用一些圖片或圖片格式的圖表,這時候深色的背景就會有一種“補丁”的既視感。
大家請看筆者的舉例(見下圖):圖表在白色里非常自然,但在黑色中卻顯得有些突兀。所以,鑒于我們一般使用的圖片、圖表都是白色襯底,我強烈建議大家使用白色作為PPT頁的背景顏色。
2、整齊與統一是最好的美化。
醫學類的PPT往往內容為王,再加上需要面對不同的電腦環境(win7,10或wps等),所以無需像某些科技或互聯網公司那種運用各種絢麗的特效與技巧。我們只需做到整齊與統一就能達成很好的美化效果。
以字體舉例:比如我在某次PPT的課件制作中在“設計-變體-字體”中提前設計好了PPT的字體格式。同樣的思路,我們可以在字號大小,行間距,配色等方面做到整齊劃一。
在這里,我建議大家預先通過母版進行設計。至于具體的操作,決定是一個考驗持續學習與積累的過程了。
3、最后再說個細節問題:人物圖片一定使用國人的素材。
很多人對此不以為意,但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某些三甲醫院就是如此要求本院醫生的。舉個反例,前幾天,我參加的一個益生菌產品的培訓會,老師課件的封面是這樣的(放的老外家庭),我不知大家的感受幾何,反正我是有一種“圖不對意”的觸動。
其實以上提到的三點,只是課件制作中的滄海一粟。現在很多公司美輪美奐的課件都是出自專業設計公司之手。所以,想要做好課件的“軟件”工作,其實需要持之以恒的學習與思考。
這也是一名優秀推廣經理最“硬核”的技能。依照筆者的感悟,有以下兩點非常非常重要。
1、閱讀、提煉文獻的能力。
如果把一套課件看作一串項鏈,那么文獻就是鏈上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
關于文獻,我有兩點心得:
第一,對于中文文獻,我們盡量選擇核心期刊、權威研究機構的數據。以我們熟稔的萬方數據庫為例,我們盡量選擇標注北大核心或CSTPCD的文章。
第二,我們一定要跨越英文文獻的溝壑。因為許多最新的學術觀點和臨床數據都是發表在SCI的英文雜志中,如果你對此熟視無睹,那么就會化作一只折翼的蝴蝶。
關于英文文獻的閱讀,其實有很多方法。筆者習慣利用知云軟件進行文獻的閱讀,并且通常采用精讀摘要,討論部分、通過文中圖表內容歸納核心要點的方法進行快速閱讀。一家之言,僅供大家參考。
2、臨床拜訪的能力。
現在很多公司都設有醫學部,“medical insights”是醫學經理的核心工作目標。同樣,對于推廣經理,我們在制作課件的時候,同樣需要具備醫學洞察的能力。
所謂“醫學洞察”,按筆者膚淺的理解:就是產品未被發掘的優勢或診療中未被滿足的潛在需求。
通過大量文獻積累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亦如登高才能望遠。但僅停留于此還遠遠不夠,我們還需要通過拜訪臨床醫生或專家,通過他們切身的臨床體會,去發現屬于區域市場“私人訂制”的醫學洞察。
這,就需要推廣經理具備優秀的臨床拜訪能力:如何與客戶消除陌生的隔閡、建立互信的關系;如何讓客戶真實客觀的表達對某類疾病的診治思路,用藥方案和治療困惑,都是我們亟需實現的目標。
我相信:如果一份PPT課件中蘊含了“醫學洞察”的身影,那么無疑它講得到與會醫生感同身受的認同。
以上,就是筆者對于PPT課件制作的一點心得與體會,希望能對剛入行的小伙們提供一點思路與方向。
本文來源:醫藥代表 作者:思齊專欄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