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正醫療新開業的靜安國際診所位于上海市靜安區長安路,除了兒科、兒童保健、兒童齒科、兒童皮膚科之外,還增設了成人內科及全科、耳鼻喉科、成人齒科。 作者|蕭秦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據《看醫界》獲悉
卓正醫療新開業的靜安國際診所位于上海市靜安區長安路,除了兒科、兒童保健、兒童齒科、兒童皮膚科之外,還增設了成人內科及全科、耳鼻喉科、成人齒科。
作者|蕭秦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點擊上方頭像關注“看醫界”,每天都有料!
據《看醫界》獲悉,國內知名中高端連鎖醫療機構卓正醫療在上海再落一子,卓正醫療的靜安國際診所4月6日正式開業。
據悉,卓正醫療新開業的靜安國際診所位于上海市靜安區長安路,除了兒科、兒童保健、兒童齒科、兒童皮膚科之外,還增設了成人內科及全科、耳鼻喉科、成人齒科。
而這已是卓正醫療在上海的第二家診所。位于上海浦東的卓正世紀公園醫療中心已于2019年開業。
公開資料顯示,卓正醫療成立于2012年,早期起步于深圳時只有兒科和內科,經過9年發展,目前,卓正醫療已經開設十多個常見科室,并吸引200多位來自協和、北醫、復旦、華西、中山、湘雅和海外的中青年優秀醫生全職加入,并與全球主流的40多家保險公司簽訂直付協議。
從深圳走向全國,已布局12大城市
從卓正醫療一路發展來看,其發展與國家持續出臺的鼓勵社會辦醫政策息息相關。
2012年11月,卓正醫療在深圳的第一家診所正式開業,而卓正選擇在深圳開第一家診所也絕非偶然。走在全國醫改前列的深圳,可以說給民營診所提供了扎根發展的土壤。
卓正醫療官網顯示,卓正醫療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武漢、長沙、蘇州、杭州等12個城市運營近30家醫療機構網點。
從卓正醫療目前已布局的國內網點數最多的城市來看,分別為深圳、廣州、北京、成都等幾大城市。
據悉,卓正醫療服務涵蓋內科及全科、外科、婦產科、兒科、齒科、皮膚科等十多個科室,提供70多項特色醫療服務、機構客戶服務和增值業務。
引業界艷羨!全職醫生已達200多名
值得關注的是卓正醫療自2012年成立以來,全職醫生隊伍一直呈遞增趨勢。2013年,卓正僅有2名全職醫生,2015年有30名左右全職醫生,2019年為140多名,2020年已有接近200名全職醫生。
而2021年,卓正醫療已吸引200多名來自協和、北醫、復旦、華西、中山、湘雅和海外的中青年優秀醫生全職加入。其中,兒科醫生70多名,齒科醫生50多名,內科及全科醫生20多名。
資本認可,獲數輪巨額融資
據報道,在醫保方面,卓正醫療目前已與40多家商業保險公司開展合作。其中20%左右為商業保險支付,其余為自費。
據首席商業運營官施翼介紹,卓正醫療9成客戶的單次看診費用在500至1000元間,其中兒科費用在500至600元間。其中診費、操作費占比80%以上,藥費檢查費在20%以下。
而在融資方面,據媒體報道,2014年,卓正醫療A輪融資百萬美元,投資方為經緯中國和久邦數碼。2015年,卓正醫療獲得B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750萬美元,投資方為經緯中國、久邦數碼、3G門戶。
2017年8月,卓正醫療向外界透露,已經完成4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據悉,投資方為天圖資本、中金公司、前海母基金等。而在這C輪融資后,卓正醫療估值已接近10億人民幣。2019年,卓正醫療再次完成5000萬美元D輪融資。
據媒體報道,國家近年來出臺的分級診療政策有關,希望將更多患者的首次就診,引導到社區醫院,近年來類似卓正醫療這樣的中高端私人連鎖診所模式,正在成為醫療投資關注的熱點。
卓正首家醫院將開業
數輪融資之后,卓正醫療整體運營也實現了收支平衡,開始布局擴張門診量,大規模發展線上線下醫療。
卓正醫療CEO王志遠在2019年的一次媒體溝通會上,稱卓正醫療的月均就診數,大約為2萬7千人次,卓正醫療于2018年已實現年營收2億,同比增長大約為50%。
據報道,2020年3月,卓正醫療取得互聯網醫療牌照,開始全方位線上問診。據悉,當年卓正醫療的單月門診量達到5.5萬人次,其中線上問診人數達4成。
卓正醫療官網顯示,卓正醫療目前已實現提供診后在線隨診、線上問診及藥物配送、視頻急診、健康管理及慢病管理等線上線下融通的醫療服務。
2020年12月,卓正醫療宣布與京東健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探索“線上問診+線下送藥”模式,據悉,卓正醫療線上平臺成交的藥品,將由京東大藥房進行配送。
在醫生隊伍規模、業務規模保持著穩健增長情況下,卓正醫療接下來又開始對重點城市的診所擴建、新醫院的建設工作。
除去今年新開業的上海靜安國際診所,據《看醫界》了解,卓正醫療還將在2021年,在武漢、西安、長沙、廣州、蘇州等地新開診所。
而新醫院也將于今年年底開業,據了解,該院坐落在深圳,面積10000㎡。
屆時,卓正醫療將完成除去一家實體醫院,也有近40家線下醫療機構的布局。(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本文來源:看醫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