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明星如果沒有玻尿酸的話,她們可能會活不下去。”中國臺灣女星大S在她的書《美容大王2》中曾這么說。
公開資料顯示,玻尿酸,又稱透明質酸,其本質上是人體皮膚中的一種基質成分,有著“保濕黃金”之稱。美人遲暮,其實是身體內的透明質酸隨著年齡而流失,進而導致皮膚失去彈性和光澤,出現皺紋導致容顏不再。“看臉時代”之下,早在1934年就已出現的玻尿酸,近年來開始在醫美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如今,這種昔日明星們的“美容秘藥”已逐漸走向大眾消費者。
據市場調研機構Frost & Sullivan發布的《2019全球及中國透明質酸(HA)行業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醫療美容市場上,醫療美容類玻尿酸終端產品的市場規模在2019年已達42.7億元,2015-2019年復合增長率為22.8%。報告預計,其市場規模將以12.8%的復合增長率在2024年達到76億元。
另據公開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醫美市場總規模已超過2000億元,其中非手術類的輕醫美項目最受市場青睞,而玻尿酸在注射類項目的占比接近七成。
雖然玻尿酸產品市場規模排名前四的企業均為外資企業,但國內企業占比在穩步提高。2017年至2019年,中國排名前三的本土企業(愛美客 300896.SZ、華熙生物 688363.SH、昊海生科 688366.SH)醫療美容透明質酸終端產品市場銷售額總和占比,分別為20.6%、22.4%、23.8%,逐年增多。
在此背景下,有著“女人的茅臺”之稱的愛美客橫空出世,成為第三只股價突破千元的A股股票,截至3月2日收盤總市值為1015億元。但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產商華熙生物也不遑多讓,同期總市值為773億元,此前也曾突破千億市值。
公開信息顯示,愛美客成立于2004年,是國內生物醫用軟組織修復材料領域的創新型領先企業,其醫美玻尿酸市占率在本土品牌排名第一。與愛美客不同,華熙生物則是集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玻尿酸全產業鏈平臺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功能性食品等三大門類,是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產商。
目前,華熙生物與愛美客雖然市值有差距,但仍處同一檔次。我們從團隊底蘊、營業收入、利潤情況、增長速度、科研投入、營銷實力等多個維度出發,對愛美客與華熙生物做一個全方位的對比,以期對兩家醫美龍頭有更為詳盡的了解。
/01/
創始人團隊:
綜合VS專一
創始人的高度,往往決定了一家公司所能到達的高度。
在愛美客去年9月28日登陸創業板,其創始人簡軍名聲大噪之前,華熙生物創始人、董事長趙燕是A股唯一的“玻尿酸女王”。
公開資料顯示,華熙生物曾于2008年在港股上市,前身為中外合資的山東福瑞達,成立于2000年1月,注冊資本300萬元。公司后來在2017年從港股退市,而后于2019年登陸A股科創板。
能夠在十幾年前就將公司帶入港股,趙燕的資本運作能力可見一斑,而事實也確實如此。趙燕23歲就創辦華熙國際投資集團,先后涉足股權投資、地產、實業等領域,除發起成立華熙生物,她還先后參股、投資紅塔創新投資、第一創業證券、錦州銀行、東方金誠、金隅集團等公司,投資版圖頗具規模。
與趙燕商業版圖龐大,熱衷且擅長資本運作不同,愛美客創始人簡軍就顯得非常專一,創業背景也相對簡單。
公開資料顯示,簡軍在2004年創業之前,長期在國外擔任職業經理人,從未接觸過醫美行業。而她之所以選擇創業,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親眼見證了玻尿酸神奇的美容功效。
2009年,愛美客自主研發的首款產品“逸美”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并上市,為第一家取得相關產品醫療器械注冊證的國內企業。從一個醫美行業“小白”到取得這樣的成績,愛美客這位女創始人的眼光和魄力,并不遜色于趙燕。
但是,對比兩人帶領下的高管團隊,區別就較為明顯了。其中,華熙生物人數眾多,達到12人。其中,副總經理郭學平為公司創始元老,博士,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的專家。除他之外,其他高管如李慧良、徐桂欣、徳永達郎等,也都是技術研發出身。
另一邊,愛美客高管團隊共有5人,總經理石毅峰為職業經理人,董秘簡勇為創始人簡軍的弟弟,其余三位高管各管一攤,分別為生產總監、銷售總監和財務總監,并沒有類似華熙生物郭學平這樣的“科研大牛”坐鎮,顯得較為單薄。
不過,愛美客剛剛公布的財報數據并不單薄,甚至還略勝一籌。
/02/
業績狀況:
規模優勢VS快速增長
2月8日晚,愛美客上市后首份年度報告披露2020年度,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09億元,同比增長27.18%;實現凈利潤4.40億元,同比增長43.93%;扣非凈利潤4.24億元,同比增長42.95%;公司資產總額為46.33億元,比期初增加522.97%。
這份超預期年報一出,愛美客股價當天大漲20%,沖破1000元大關,成為A股第三只千元股,“女人的茅臺”之名傳遍股市。
在愛美客發布亮眼業績后不久,2月25日,華熙生物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數據顯示,華熙生物2020年營業總收入約26.32億元,同比增加39.61%;歸母凈利潤約6.47億元,同比增加10.50%;扣非凈利潤5.7億元,同比增加0.47%。
對比發現,華熙生物在營收規模、歸母凈利潤總額、營收增速方面超過愛美客,但凈利潤增速方面卻遠不如后者。而在毛利率方面,愛美客不僅超過了華熙生物,甚至超過了“股王”茅臺。
據愛美客財報顯示,按照產品分類,2020年溶液類注射產品和凝膠類注射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92.85%和92.27%。而相比之下,2019年華熙生物的醫療終端產品毛利率為86.67%。
玻尿酸按用途和技術要求可分為醫藥級、化妝品級和食品級。其中,醫藥級玻尿酸用量雖然只占總銷售量4%,但價格遠高于其他級別,附加值最高。
公開信息顯示,醫藥級玻尿酸需嚴格按照GMP(原料藥的優良制造規范)和ICH Q7(人用藥物注冊技術要求國際協調會議)要求進行生產和質量管理,同時需要符合玻尿酸鈉藥用輔料(國藥準字F20040001)等多部法規要求,并通過國家藥監局認證,美國FDA認證等。
同時,玻尿酸認證周期為3-5年,通過認證的產品較少,而器械方面對技術精密程度要求較高,對原料生產企業的產率、提純能力和流程控制也具有較高要求。愛美客、華熙生物等根據技術工藝要求、技術專利和準入門檻等,共同砌成了行業壁壘,從而形成“暴利”。
但是,行業“暴利”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加入。據愛美客招股說明書,目前共有17家公司在境內取得透明質酸鈉注射液相關產品的醫療器械注冊證書,2019年更是新增3家公司有產品獲得注冊證,玻尿酸市場競爭將日益激烈,毛利率勢必進入下降通道。比如,2016年,愛美客的產品寶尼達毛利率是更為驚人的98.23%,現在已下降為92.85%。
即便如此,愛美客仍是行業“最靚的仔”,一定程度上也源于其更為注重對技術的研發投入,以提高技術壁壘,保證自己的毛利率。比如,2020年其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為8.71%,而2019年華熙生物的這一數值為4.98%。
但是,從研發投入的趨勢上看,愛美客并不占優。據愛美客招股顯示,2017年至2020年,其研發費用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2.81%、10.49%、8.5%和8.71%,近兩年來占比變化不大。而華熙生物這邊,2018年和2019年,其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4.19%、4.98%,呈現上升趨勢。
目前,兩家公司凈利率、研發投入的差別,與兩家公司的銷售模式不無關系。愛美客主要面向醫院、第三方醫美機構營銷,穩定且費用較低。
數據顯示,2019年、2020年,愛美客銷售費用分別為0.771億和0.735億,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3.8%、10.2%。
反觀華熙生物,其玻尿酸原料產品、醫美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三大業務中,推動業績增長的功能護膚品面向C端消費者,所以較為依賴線上推廣,在服務費暴漲的情況下,銷售費用自然水漲船高。2018年、2019年,其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2.4%和27.6%,2020年前三季度分別為 29.9% 、39.5%、40.4%,增幅明顯。
經過此次市場回調之后,截至3月2日,華熙生物靜態市盈率約為119倍,愛美客靜態市盈率為230倍。可以說,雙方財報上的數據表現,已經在股價和市盈率中得到呈現。
另外,兩家公司對機構的吸引力目前也有所差別,較晚上市的愛美客顯得更有“魅力”。據不完全統計,2月8日至2月21日,共計11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其中,愛美客吸引了457家機構對其進行調研,其中包括敦和資產、高毅資產、景林資產、永安國富、凱豐投資、王亞偉的千合資本在內的19家百億知名私募。而相比愛美客的門庭若市,華熙生物就顯得有些落寞。
但是,愛美客就一定可以坐穩“醫美第一股”寶座嗎?并不盡然。
/03/
應對競爭:
掌控原料VS爆款制造
目前,為爭奪玻尿酸醫療美容市場90%以上的超高利潤率,華熙生物明顯加大了研發力度,愛美客的技術優勢面臨挑戰。而最近愛美客推出了A股罕見的96%高比例分紅方案,已引來投資者對公司管理層的質疑。
對比兩家公司的產品品類,華熙生物的優勢就顯得非常明顯。除玻尿酸產品外,還曾打造出風靡一時的“故宮口紅”系列,發展方向更為多元。
另外,作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產和銷售企業,華熙生物2019年銷量占比38.96%,高于全球排名第二到第五的總和。
雖然玻尿酸原料生產的技術壁壘不高,但華熙生物擁有的工藝優勢,使得成本遠低于競爭對手,且醫藥級原料的行業準入嚴格,行業龍頭地位穩固。相比愛美客,華熙生物的醫療終端產品的成本優勢非常明顯。而華熙生物利用自身原料商優勢,對產業鏈進行整合,其技術成果也更具協同性。
回看愛美客,其產品均為玻尿酸微整形產品,較為單一。而愛美客的玻尿酸終端產品并非無可替代,一旦競爭加劇,產品較為單一的愛美客恐將受到沖擊。2020年,針對頸部皺紋的溶液類注射產品“嗨體”填補產品市場空白,為愛美客貢獻了主要的增量營收,但凝膠類注射產品的營收卻同比減少19.21%。
以“嗨體”為例,這款愛美客目前的主力產品之所以成為爆款,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國內禁止使用超聲刀技術。但是,超聲刀技術在醫美成熟的國家,是治療頸紋的首選。一旦政策放寬,“嗨體”的市場勢必會受到超聲刀擠壓。
此外,在醫美行業“暴利”驅使下,競爭對手開始從多個方向進入市場。比如,剛入局的華東醫藥(000963.SH)就有一款與童顏針功效類似的“少女針”在國內的上市申請已獲受理。雖然愛美客的研發產品管線很豐富,但研發投入能否按預期轉化成終端市場的爆款,仍有很大的變數。
反過來看,對于擁有玻尿酸原料龍頭地位,并在功能性護膚品、醫美終端產品上積極開拓的華熙生物來說,風險就相對較小。
也許,對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才上市的兩家公司來說,誰是“醫美第一股”仍難有定論。200多億市值的差距,也不過是一個漲停或跌停即可抹平。但無論誰是第一,醫美市場的巨大潛力,或許都能帶給我們驚喜。
【本文作者節點財經,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節點財經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系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投資界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本文來源:投資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