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對于醫藥市場而言,在集采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2020年也注定成為行業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這一年,無論是連鎖企業,還是制藥企業,都在櫛風沐雨、披荊斬棘中艱辛前進。 一方面,醫藥行業首次出現接近10%的市場下降幅度。 年初,在疫情沖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對于醫藥市場而言,在集采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2020年也注定成為行業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這一年,無論是連鎖企業,還是制藥企業,都在櫛風沐雨、披荊斬棘中艱辛前進。
一方面,醫藥行業首次出現接近10%的市場下降幅度。 年初,在疫情沖擊下,社會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醫護人員大量被抽調到抗疫一線,很多醫院被迫關門,暫停診療服務,醫療機構門、急診總量大幅度減少;藥店零售行業也先后經歷了抗疫藥品和防疫物資搶購潮,感冒、退熱、抗生素和止咳等藥品的限售令和新一輪集采帶來價格沖擊。
另一方面,雖然疫情肆虐,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并未因此而中斷,尤其是在創新藥方面,再創新高。 截至12月20日,共有164個中國1類新藥,以首次注冊申報IND狀態獲得我國CDE承辦,達到近幾年的最高水平。 截至12月6日,有超過40個新藥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此外,還有近30個藥品獲批新適應癥。 其中,不乏恩沙替尼、澤布替尼、奧布替尼、泰它西普等潛在重磅新藥。 在騰籠換鳥的醫保政策指引下,創新藥納入醫保的效率大大提升,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收載藥品2,800種,本次目錄調整,調出29種,新調進119種。 談判成功的藥品,平均降價50.64%。 創新藥在醫保的加持下,商業化進程大大加快,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也將涌現出一批年銷售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重磅新藥產品。
中國藥品終端市場標內和非標市場比例6:4

疫情影響下市場跌宕,
下半年全國藥店零售市場表現日趨穩健

頭部連鎖依托門店數驅動增長,
并購趨于理性


醫藥O2O快速崛起,平臺跑馬圈地

集采+疫情雙因素下,藥品總體增長停滯,
保健品進一步下滑,醫療器械類和生物制品高速增長成零售增長引擎


百舸爭流,處方藥龍頭企業加速奔跑


零售藥店滿足老百姓75億人次的購藥需求,
是患者自我健康需求滿足的核心渠道

零售藥店醫保支付客單價高于非醫保支付,
慢病用藥的醫保支付占比超50%

2020年全年銷售172億片口罩,
保證居民口罩的正常供應

行業積極響應疫情防控帶來的停售政策,
退熱、止咳化痰用藥銷售下滑

疫情期間慢病用藥銷售額明顯提升,
承接慢病患者的購藥需求

DTP藥房極大提高藥物可及性,
為創新藥商業化提供保障

寄語
本文來源:新康界 作者:中康CMH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