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器械 編輯:林楚恒 醫院拿醫保款項的理由不結款?這回行不通了 1 國務院令下發,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今日(2月19日),國務院官網消息,《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已經2020年12月9日國務院第11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5月1日
來源:賽柏藍器械
編輯:林楚恒
醫院拿醫??铐椀睦碛刹唤Y款?這回行不通了
1
國務院令下發,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今日(2月19日),國務院官網消息,《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已經2020年12月9日國務院第117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本條例適用于境內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醫療救助基金等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及其監督管理。

文件指出,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支付范圍。醫療保障基金支付范圍由國務院醫療保障行政部門依法組織制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家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補充制定本行政區域內醫療保障基金支付的具體項目和標準,并報國務院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業務、財務、安全和風險管理制度,做好服務協議管理、費用監控、基金撥付、待遇審核及支付等工作,并定期向社會公開醫療保障基金的收入、支出、結余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應當與定點醫藥機構建立集體談判協商機制,合理確定定點醫藥機構的醫療保障基金預算金額和撥付時限,并根據保障公眾健康需求和管理服務的需要,與定點醫藥機構協商簽訂服務協議,規范醫藥服務行為,明確違反服務協議的行為及其責任。
國家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經辦管理體系,提供標準化、規范化的醫療保障經辦服務,實現省、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全覆蓋。
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布簽訂服務協議的定點醫藥機構名單,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服務協議訂立、履行等情況的監督。
2
不及時結算貨款,可直接舉報
文件指出,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應當按照服務協議的約定,及時結算和撥付醫療保障基金。定點醫藥機構應當按照規定提供醫藥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合理使用醫療保障基金,維護公民健康權益。
定點醫藥機構違反服務協議的,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可以督促其履行服務協議,按照服務協議約定暫?;蛘卟挥钃芨顿M用、追回違規費用、中止相關責任人員或者所在部門涉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的醫藥服務,直至解除服務協議;定點醫藥機構及其相關責任人員有權進行陳述、申辯。
醫療保障經辦機構違反服務協議的,定點醫藥機構有權要求糾正或者提請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協調處理、督促整改,也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定點醫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執行實名就醫和購藥管理規定,核驗參保人員醫療保障憑證,按照診療規范提供合理、必要的醫藥服務,向參保人員如實出具費用單據和相關資料,不得分解住院、掛床住院,不得違反診療規范過度診療、過度檢查、分解處方、超量開藥、重復開藥,不得重復收費、超標準收費、分解項目收費,不得串換藥品、醫用耗材、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不得誘導、協助他人冒名或者虛假就醫、購藥。
定點醫藥機構應當按照規定保管財務賬目、會計憑證、處方、病歷、治療檢查記錄、費用明細、藥品和醫用耗材出入庫記錄等資料,及時通過醫療保障信息系統全面準確傳送醫療保障基金使用有關數據,向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報告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所需信息,向社會公開醫藥費用、費用結構等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在醫療保障基金使用過程中,醫療保障等行政部門、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定點醫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收受賄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收入。
參保人員不得利用其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定點醫藥機構不得為參保人員利用其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實物或者獲得其他非法利益提供便利。
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定點醫藥機構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和參保人員等人員不得通過偽造、變造、隱匿、涂改、銷毀醫學文書、醫學證明、會計憑證、電子信息等有關資料,或者虛構醫藥服務項目等方式,騙取醫療保障基金,醫療保障基金??顚S茫魏谓M織和個人不得侵占或者挪用。
3
專項檢查醫院,查處不合規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會同衛生健康、中醫藥、市場監督管理、財政、公安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對跨區域的醫療保障基金使用行為,由共同的上一級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障行政部門檢查。
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實施監督檢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進入現場檢查;
(二)詢問有關人員;
(三)要求被檢查對象提供與檢查事項相關的文件資料,并作出解釋和說明;
(四)采取記錄、錄音、錄像、照相或者復制等方式收集有關情況和資料;
(五)對可能被轉移、隱匿或者滅失的資料等予以封存;
(六)聘請符合條件的會計師事務所等第三方機構和專業人員協助開展檢查;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措施。
定點醫藥機構涉嫌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在調查期間,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可以采取增加監督檢查頻次、加強費用監控等措施,防止損失擴大。定點醫藥機構拒不配合調查的,經醫療保障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批準,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可以要求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暫停醫療保障基金結算。
經調查,屬于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依照本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處理;不屬于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按照規定結算。
參保人員涉嫌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且拒不配合調查的,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可以要求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暫停醫療費用聯網結算。暫停聯網結算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參保人員全額墊付。經調查,屬于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依照本條例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理;不屬于騙取醫療保障基金支出的,按照規定結算。
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對侵害醫療保障基金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投訴。
4
嚴管惡意拖欠貨款
此前,據國務院官網消息,國家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改革發展與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國總工會,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需要貫徹執行。
其中,第18項內容顯示及時支付中小企業款項。落實《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加快建立支付信息披露制度、投訴處理和失信懲戒制度以及監督評價機制。要對惡意拖欠、變相拖欠等行為開展專項督查,通報一批拖欠民營企業賬款的典型案例,督促拖欠主體限期清償拖欠賬款。

(截圖來源:國務院官網)
據賽柏藍器械了解,大部分企業都有未回款的情況出現,在交易中處于弱勢地位、中小企業居多。
國務院在《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中指出,自2020年9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30日內支付款項,合同另有約定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0日。
據賽柏藍器械觀察,《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推進醫保基金與醫藥企業直接結算”,為解決醫療機構拖欠藥款的問題提供了基本遵循。國家醫保局指出“保證及時回款”是降低企業成本,從而降低藥價的重要因素,各部門均高度重視,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各省份要相繼出臺了落實政策的相關細化規定,不斷加大對醫療機構貨款結算的監督力度,有效保證回款速度。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