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集采常態化的背后,是未過一致性評價藥品撤網的常態化 857個藥被招采平臺剔除 昨日(12月21日),陜西省藥械集中采購網發布《關于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藥品價格調整結果的公告》稱,現將未中選藥品價格調整結果予以公告,即
▍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集采常態化的背后,是未過一致性評價藥品撤網的常態化
857個藥被招采平臺剔除
昨日(12月21日),陜西省藥械集中采購網發布《關于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藥品價格調整結果的公告》稱,現將未中選藥品價格調整結果予以公告,即日起執行。

據賽柏藍梳理,約319個未中選藥品,全部以限價掛網的方式進行了相應的價格調整。
此外,根據同日發布的《剔除品種公告表》,有857個藥品被剔除出陜西省藥械招采平臺,也就是說這些藥品均失去了在陜西省的掛網資格。
據賽柏藍梳理,被剔除的藥品主要有:
阿那曲唑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鹽酸氨溴索片、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布洛芬緩釋膠囊、地氯雷他定分散片、多潘立酮片、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非那雄胺片、枸櫞酸西地那非片、甲鈷胺膠囊、卡托普利片、氯氮平片、孟魯司特鈉咀嚼片、匹伐他汀分散片、碳酸氫鈉片、維生素B6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纈沙坦膠囊、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地尼分散片、克拉霉素分散片等。
這些藥品的剔除原因主要有:未報價、報價不符合要求、中選供應品種不同包裝等,但是總的來說,過評大于三家是出現最多的原因。
根據陜西省醫保局10月23日發布的《關于做好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有關藥品價格調整工作的通知》規定:
原研藥、參比制劑、通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中未中選藥品(包含中選未供應陜西藥品),在不高于全國省級最低掛網價的基礎上,生產企業自主申報掛網價格,鼓勵企業自主降價。
未通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在同品種同劑型同規格藥品在陜西省掛網的過評企業超過(含)3家的,對應的未過評藥品予以剔除;過評企業未超過3家的,對應的未過評品種繼續掛網,掛網價格不得高于該品種本省中選藥品價格。
除上述兩點外,陜西省還規定,非中選藥品要價格聯動——非中選藥品掛網價格執行后,有新的全國最低掛網價的,相關藥品生產企業在掛網價執行1個月內,應向省藥械采購平臺申報調整。
總的來看,國采未中選藥品,無論是原研藥、參比制劑、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還是未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均面臨著各自的價格和渠道壓力。
具體來看,前三類藥品,在院內市場的份額均受到了一定的壓縮,此外還面臨著政策內市場的最低掛網價聯動壓力,但是好在其成功保留了掛網資質;而針對未過一致性評價藥品,根據相關的政策規定,其面臨的將是直接撤網。根據省招采平臺的規定,本省醫療機構的藥品采購均需要在省招采平臺完成,被省招采平臺撤網,可以說是直接失去了一省的公立醫院市場。
集采常態化,撤網也常態化
近段時間,第四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正在報量,而第三批國采基本已經全面落地,第一批帶量采購的續約也在多省開展中。
隨著一致性評價工作的持續開展,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將常態化開展,隨著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的常態化開展,越來越多未過一致性評價藥品的撤網也必然將走向常態化。
截至目前,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共涉及112個藥品,第四批集采共納入44個品種,也已經在報量中。
根據目前所知的進度安排,第四批國采12月12日正式啟動報量,12月30日17:00前,各省完成相關藥品預采購量審核工作,并報送至聯合采購辦公室。預計明年初就將進入藥企申報、競標、開標、公示中選結果等環節。
據梳理,第四批國采共涉及44個產品、90個品規,涉及藥企數量預計超過100家——這還只是符合集采資質的藥品,按照以往的經驗,不符合集采資質的藥企數量只會更多。
就國家組織藥品集采,目前業內公認的規則是,一個品種的競爭格局達到3家以上,過評品種達到幾十個,就可以開展帶量采購,國家組織藥品將逐漸走向常態化,應采盡采,一年兩批次推進。
而根據2016年3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國辦發〔2016〕8號)》的明確要求,同品種藥品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生產企業達到3家以上的,在藥品集中采購等方面不再選用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
綜合上述政策可以看到,隨著國家組織藥品集采的開展,無力做一致性評價的藥企將逐漸失去全國范圍內的政策市場。
據賽柏藍梳理,一段時間以來,廣西、上海、江蘇、北京、深圳、遼寧等20余個省份針對未過一致性評價藥品頻頻發布暫停交易資格的通知,預計以后這一動作將更加常態化。
附:剔除品種公告表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