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醫藥江湖中,更是如此。優秀的臨床研究者(PI)之于藥企,猶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 有人說,在研的項目千篇一律,有趣的PI萬里挑一。聽過腫瘤PI演講的人,無人不折服于吳一龍的風采、李進的風度、陸舜的風趣、沈琳的風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醫藥江湖中,更是如此。優秀的臨床研究者(PI)之于藥企,猶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
有人說,在研的項目千篇一律,有趣的PI萬里挑一。聽過腫瘤PI演講的人,無人不折服于吳一龍的風采、李進的風度、陸舜的風趣、沈琳的風姿……
也有人戲言,在中國,沒有失敗的臨床試驗,只有傍不上的PI大佬。如果你的臨床研究方案得到了腫瘤界的南山北斗的認可,那恭喜你:產品可能已經有半只腳邁入了CDE的大門。
既然PI如此重要,那如何為自己的項目找到合適的PI呢?以腫瘤藥項目為例,圍觀CSCO可能是個相當不錯的途徑。
小編猶記得在2019年的CSCO大會上,組委會提了個要求,每位PI站臺的衛星會不能超過6場。在“先到先得”的原則上,比拼的還有各家公司與大佬之間的私交。帶著幾分好奇,當2020CSCO衛星會日程公布之際,小編便按圖索驥,找出了今年CSCO上最忙碌的20位PI。
正如表中所示,吳一龍、沈琳和周彩存三位大咖是本屆CSCO最忙碌的PI,三人均需要蒞臨10場衛星會。
吳一龍教授外科出身,是腫瘤界公認的“通才” 。作為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探索性研究已成為吳一龍的主要方向,他肩負著全球最前沿的腫瘤新藥在中國的臨床試驗,手中的各種臨床試驗代號是中國晚期癌癥患者的希望。
吳一龍教授曾在公開場合表示,讓肺癌真正成為慢性病是他畢生的夢想和奮斗目標。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公布的全國肺癌專家學術影響力100強名單中,吳一龍教授位居榜單首位。
在國內腫瘤內科界,胃癌專家有“北沈、南李”的雅號,“北沈”指的是北大腫瘤醫院的沈琳教授,“南李”指的就是上海東方醫院知名腫瘤專家、CSCO前任理事長李進教授。
在以男性為主的醫院管理界,沈琳教授是為數不多的集專業和管理技能于一身的女神,她不僅帶領著國內消化腫瘤內科的學術發展,還擔任北大腫瘤醫院副院長,同時還是多學科會診模式(MDT)的倡導者。
江湖人稱沈琳教授“沈阿姨”,盡管她每天都在與死亡打交道,但愛跳街舞、積極樂觀的心態讓諸多同行動容。她曾在多個場合鼓勵創新藥企業多進行轉化醫學技術研究,為患者帶來更多可負擔的腫瘤優效藥物。
產業界常常將肺癌作為腫瘤的“山頭”,有“得肺癌者得天下”一說。作為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肺癌免疫研究室主任,周彩存教授是將“免疫治療用于肺癌一線”力挺者。他曾表示,“自從有了免疫治療,我們肺癌專家非常有信心,能完成政府交給我們的任務,將癌癥的五年生存率提高到43.3%”。
除了上述3位PI,腫瘤界還有不少大佬是忙碌的,比如幽默風趣的李進教授承擔了100多項臨床研究,中國黑色素瘤學科帶頭人、人稱“黑老大”的郭軍教授主導的臨床試驗也有60余項。
要想領略上述PI的不同風采,讓我們相約CSCO。
10億大品種!恒瑞醫藥纈沙坦氨氯地平片(Ⅰ)第3家獲批上市
9月14日,恒瑞醫藥4類仿制藥纈沙坦氨氯地平片(Ⅰ)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成為國內繼百奧藥業、花園藥業之后第3家該品種獲批廠家。 纈沙坦氨氯地平片原研由諾華研發,是由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纈沙坦和鈣離子通道拮抗劑氨氯地平組成的單一復方片劑,適用于...
本文來源:醫藥魔方Plus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