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創立自己的醫療器械公司時,年僅21歲。在斯坦福求學期間,她參與了一門創業課程,將自己發明的非侵入型2型糖尿病檢測儀器從產品拓展到公司,并最終成功被一家上市醫療公司高價收購。
這個來自中國內蒙古,在硅谷求學、工作的女孩的經歷,不僅展現了技術在面對不同性別創業者時一視同仁的特點,更體現了女性領導力在激發創新及助力社會公益方面的巨大潛力。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張璐就和技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家長、老師的支持下,她從小就理想遠大,不過她也回憶道,自己和同齡人有一點不同:她總是以非常積極的態度面對挑戰。“從我個人而言,我很清楚我想做什么、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張璐表示,“如果有人低估了我,我會很有動力去證明他們是錯的。”
她赴美求學后,念的是材料科學及工程專業。在斯坦福,她沉浸在創業氛圍中,從不同專業的科技創新中不斷學習。斯坦福對于“結果導向及與產業合作的科學研究”的關注讓她能夠專注于有好的應用場景的技術,也讓她能清楚體會到自己工作帶來的真正價值和影響力。
如今,張璐30歲,在五年前她創立了早期基金Fusion Fund,如今已經在管理超過1.3億美金的資產,主要投資以科技為核心、驅動系統化變革的早期創業項目(如SpaceX,Mission Bio)。她同樣大力提倡通過創新技術來提升兩性平等程度。
為更好的世界而投資
Fusion Fund的宗旨是,通過技術與創新讓世界變得更好。而他們投資的對象,也正是這一類產業及公司。比如提升女性生活質量的技術。此前,Fusion Fund關注醫療領域——在這個領域,針對癌癥、心臟疾病、精神疾病等病癥的診斷需求非常真實、急迫。FusionFund關注的另一個領域是網絡安全、網絡技術及計算,這些技術對于未來企業的工作形態及數字化轉型都非常重要。“風險投資的‘魔力’就在于,我們可以通過相對較小量級的資本,通過挑選正確的人、技術,將風險投資作為催化劑,大大加速一個產業里變革的速度。”
比如30年以前,如果你想最終打造一個百億美元級別的公司,那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有了風險投資,可能只需要10年就能做到。我們通過資本更有效率和更迅速地推動技術帶來巨大的影響力。”張璐表示。
人們常會認為,如果想要投資對于社會有益處的技術,那往往就需要犧牲一部分財務回報。然而張璐卻發現,現實并非如此,尤其在醫療領域,越是對社會有益處,相應的財務回報就越優秀
提升男女平等程度
張璐認為,技術能夠幫助提升女性力量以及性別平等程度。技術創新的核心特點是,它與生理上的體力無關,更關乎參與者本身的腦力,能力及洞察力。“我經常說,技術能釋放人類的潛能與才能,尤其是女性的。”雖然科技行業仍有一定程度的性別歧視,然而令它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它是一個非常直接、結果導向的領域,人們沒有太多“歧視的空間”,張璐說道。比如,如果一個女性創立的科技創業公司或一個女科學家發明的技術,能夠提升20%的效率,這是一個事實,而非觀點,不容辯駁。
另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在科技行業里如果可以有更多女性參與,這也意味著帶來更多的創新機會和更好的財務回報。實際上,多元化對于創新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當科技領域里缺乏多元化時,很多機會都會被忽略。比如專注于用新材料制作有機女性健康用品的公司This isL.,當年創立時融資非常困難,許多男性投資人并不理解其中的機會。“他們都錯過了,但是Fusion Fund抓住了這個機會,投資了This is L.,成為最早的投資人。可以說,我們的投資并不是因為我們一定比別的投資人更聰明,而是因為我們擁有多樣化視角,可以看到這個產品技術的巨大市場。”
2019年2月,寶潔以超過1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了這家公司。在被收購之前,This is L.已經做到了每年3000萬美元的銷售額,而總融資額僅有200萬美元。另一個例子是一位通過AI技術幫助老年癡呆的早期診斷及預防的斯坦福背景的女性創業者。這項技術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老年癡呆早期診斷和監控,并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在Fusion Fund中,投資決策并非與性別議題息息相關,然而整個基金都對多元性有很深刻的理解——更多元的團隊能夠帶來更多元的投資角度,也就最終會有更好的投資表現。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技術創新也幫助女性擺脫了許多過去的負擔,比如繁重的家務、降低孕期的壓力、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通過凍卵來獲取對biological clocks 更多的控制等等。
直面刻板印象
作為一名非常年輕的科技領域的女性,一位少數族裔,以及一個移民,張璐曾經歷過質疑。她記得不少投資人在知道她是女性時都非常驚訝。同樣,也有不少人不愿意和如此年輕的投資人合作。
他們還會詢問,其他人是如何接受需要向一個女性領導匯報的?這讓她想起那些針對由于女性身份而不斷被審視的領導者的雙重標準。
“女性擔任領導者時,不管愿不愿意,常常被迫表現得音量極高、攻擊性很強,我希望人們能夠展現出自己自然的領導形象,而不是為了被人認真看待而被迫表演出男性特質。”她說道。
張璐發現,直接、結果導向的領導風格,可以有效地幫助她面對這些問題,建立更高的威信和認同。在擔任創業者導師時,她也常發現,不少女性創始人不太愿意擔任公司的CEO,而是更希望擔任二號人物或者支持者的角色。“對有些人來說,當‘大老板’這個想法會讓她們有些不舒服,也許是因為這這樣會讓她們不那么容易被人喜愛了。對于許多女性來說,追求‘招人喜愛’是從幼年時期就根植于心的想法。我試圖去跟她們溝通,說當CEO并沒有什么特別的。一位女性并不需要追求被所有人喜歡。”
雖然創業是一個比較艱難的人生選擇,尤其對于還肩負著照料家庭與孩子的重擔的女性,然而張璐認為,當機會出現時,女性應該勇敢地抓住,擔任領導角色。“當越來越多的女性擔任決策者時,她們就能夠成為幫助其他女性的規則制定者。” 以女性為驅動力的技術帶來的財務回報及創新是無可置疑的,而這也讓追求多元化這件事更站得住腳了,張璐表示。
Fusion Fund致力于支持及踐行聯合國《賦權予婦女原則》,并且在2020年7月簽署了《原則》。
原文鏈接:https://www.weps.org/resource/leveraging-diversity-boost-technological-innovation
有關張璐及Fusion Fund
張璐,Fusion Fund 創始合伙人,硅谷知名投資人、連續成功創業者,畢業于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Fusion Fund現管理上億美元資本,專注于美國市場新興技術類初創公司的投資。已投資公司已有多家成功上市以及收并購退出。
張璐領導了一支斯坦福背景的投資團隊,匯聚了硅谷杰出企業家、知名投資人以及美國工程院院士等。2018年,張璐當選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全球青年領袖。此前,她入選《硅谷商業周刊》2018硅谷影響力女性,2018全美十大華人杰出青年。2017年,張璐入選福布斯美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投資行業主題人物,同年又入選福布斯亞洲榜單,以及T&C 2017年度全美Top 50現代影響力女性。
創立Fusion Fund之前,張璐曾硅谷管理資本為10億美金的Fenox Venture Capital的投資合伙人,此前她還曾創立一家醫療設備公司并擔任CEO(2012年被并購)。張璐不僅是斯坦福大學的多個創新項目的導師,也在微軟創新營、NASA的Singularity University(奇點大學)等知名創新中心擔任顧問導師,并在未來論壇(未來科學大獎)擔任擔任青年理事輪值主席。
成立至今,Fusion Fund已投資了逾60家美國初創科技企業,立足硅谷,覆蓋紐約、芝加哥、洛杉磯、丹佛等美國各個創新熱點地區。
【本文為合作伙伴授權投資界發布,不代表投資界立場。如有任何疑問題,請聯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本文來源:投資界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