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所有的新產品都將圍繞女性健康主題 一個全新的公司,要在當下中國激烈的醫藥競爭環境中生存,會面臨多大困難? 如果,這家公司還背負著剝離低增長、非創新藥、業務專利過期等種種猜測呢? 6月3日在紐交所上市,7月20日在中國正式開幕的歐加隆,如今成立已
未來所有的新產品都將圍繞女性健康主題
一個全新的公司,要在當下中國激烈的醫藥競爭環境中生存,會面臨多大困難?
如果,這家公司還背負著剝離低增長、非創新藥、業務專利過期等種種猜測呢?
6月3日在紐交所上市,7月20日在中國正式開幕的歐加隆,如今成立已超過百日。在這短短百天之內,一系列事情迅速地發生了。
9月,歐加隆貿易正式簽約了首單產品。這家剛剛登陸中國的新公司,在90天內自主完成了從進口、報關清關、產品信息公證掛網到向經銷商配貨的端到端全套流程。

事實上,作為一家專注女性健康領域的新公司,歐加隆在正式掛牌的前幾天,就迎來了意外之喜。5月31日,中央審議通過了《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
這個被外界普遍稱為“三孩政策”的決定,將影響未來幾十年中國的人口趨勢和行業走向。該政策明確,要推動中國婦幼健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七普數據顯示,中國女性人口達6.88億左右。女性特有的健康風險,在人口基數的放大效應之下顯得尤為突出。
歐加隆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施旺公開表示,公司全面關注女性健康,未來所有的新產品都將圍繞這一點展開。
全面關注女性健康
全面關注,即指關注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包括青春期、育齡期到更年期、老年期。

女性健康與生殖健康密切相關,經濟水平的提高讓 “優生優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施旺表示,在避孕業務基礎上,預計公司的生育業務在未來5年將有成倍增長潛力。按計劃,歐加隆將提供從受孕到分娩全過程的解決方案和創新技術,引進包括治療產后出血的新型醫療器械和新一代促排卵產品在內的新產品。
今年6月,歐加隆完成對醫療器械公司Alydia Health的收購,后者的核心產品可用于治療女性生育過程中的產后大出血。“中國每年有約2000名女性會因為產后大出血而喪失生命,我們希望新產品能盡快進入中國。” 施旺表示。
7月底,歐加隆全球再次宣布與瑞士生殖健康與妊娠輔助創新生物醫藥公司ObsEva達成合作。
當然,如果只關注生育階段,絕不算“全面關注女性健康”。
目前,中國65歲以上女性骨質疏松的患病率達到52%以上;不孕發病率已從12%升至18%;94%的51至60歲絕經后女性飽受絕經后癥狀困擾。
在女性健康領域,歐加隆已擁有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女性特有高發疾病的治療方案。同時,女性作為家庭健康的重要決策者及主要消費者,背后意義重大。
這意味著,歐加隆在心血管、呼吸系統、骨質疏松、皮膚、疼痛、男性健康等領域的成熟產品線,將在女性角色日益重要的大背景下,繼續保持產品活力和競爭力。
百歲“新秀”的突破之道
中國是歐加隆全球的第二大市場,許多產品有口皆碑。但作為拆分不久的新公司,歐加隆的名字是陌生的。
在短時間內打開市場認知度,是歐加隆面臨的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施旺認為,公司需要“帶來一些新視角和活力。”
創新是第一個關鍵詞。施旺認為,這種創新體現了科研創新和商業創新的有效統一。
在中國,科研創新意味著加快引入新產品。目前,歐加隆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60種藥物和醫療解決方案的產品組合,而國內市場的引進數量僅為23個。對此,施旺認為要繼續加速布局:“目前有兩款新產品想積極引入中國市場,其中包括近十年來國際上主流長效促排卵藥物。”
與此同時,商業創新和協作也格外重要。施旺表示:“中國14億的人口,我們希望去實現雙贏、三贏甚至共贏的局面,最重要的是讓患者獲益,所以在商業創新、進化式創新的方面,我們會更加積極主動一點,更加迫切一點,對自己的要求也會更高一些。”
歐加隆很早就開始探索零售新模式,提升產品生命周期。現有零售業務團隊已積累起豐富的渠道和數字化創新醫療模式經驗。公司二季報顯示,中國區業務增速12%,領跑全球,在公司總收入中占比已達到15%。其中,零售端是帶動歐加隆中國區業績增長的主力軍。
如今,成立不過百日的歐加隆,已成為業內領先全職能架構賦能零售業務的跨國醫藥企業。在“雙通道”政策利好下,歐加隆計劃繼續加大力度,先后啟動與國內互聯網醫療平臺、零售大藥房等渠道的合作,線上和線下端加速創新模式落地。
除了做好經營之外,施旺也表示,新公司需要樹立新的企業文化,倡導多元、平等和包容的企業價值觀。在歐加隆,“全面專注女性健康”的文化滲透在了各個方面。目前,歐加隆的女性員工占50%以上,董事會的女性成員高達70%。
在三胎政策的相關鼓勵下,在中國,歐加隆為員工提供延長的婦女節、生育和陪產假期,宮頸癌疫苗注射優惠等福利政策,以實現公司和員工需求之間的平衡。
文丨古月
運營丨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為女性健康發聲##藥企動態##互聯網醫療#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