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與原研藥價格差高達數十倍,單片不過幾毛錢,數據證明,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與原研藥等效 1 過評仿制藥與原研藥實現臨床等效 今日下午,國家醫保局召開“集采中選藥品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真實世界研究課題成果新聞發布會”。 賽柏藍在
▍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與原研藥價格差高達數十倍,單片不過幾毛錢,數據證明,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與原研藥等效
1
過評仿制藥與原研藥實現臨床等效
今日下午,國家醫保局召開“集采中選藥品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真實世界研究課題成果新聞發布會”。

賽柏藍在會議現場了解到,根據真實世界研究的結果,首輪4+7集采14個有代表性的集采品種在臨床效果和使用以及不良反應上無顯著差異,過一致性評價仿制藥與原研藥在臨床上具有等效性。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學部主任張蘭對賽柏藍表示,14個代表性品種涉及心腦血管疾病治療藥物、神經精神疾病治療藥物、慢乙肝治療藥物、抗腫瘤藥物、注射劑5大類。
具體來看,主要是抗癲癇藥左乙拉西坦,降壓藥氨氯地平,降脂藥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抗血小板藥氯吡格雷,慢性乙肝治療藥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抑郁癥治療藥艾司西酞普蘭和帕羅西汀,精神分裂癥治療藥奧氮平和利培酮,注射劑右美托咪定,抗腫瘤藥培美曲塞、抗腫瘤藥伊馬替尼兩個不同適應癥(胃間質瘤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本次研究是在國家醫保局指導下,受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委托,宣武醫院等20家在京醫療機構針對“4+7”試點中選品種中的14個有代表性品種,聯合開展的集采中選仿制藥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真實世界研究。
研究共收集11萬余病例,覆蓋大型三甲醫院、專科醫院和社區醫療機構,各中選品種的研究樣本量也較大,如恩替卡韋有35450例。
結果表明,14個進行評價的集采中選仿制藥與原研藥在臨床效果和使用上無顯著差異。
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在治療病毒性乙肝中,病毒學應答率無統計學差異。降脂藥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血脂達標率和降血脂百分比與原研藥相比無統計學差異。抗腫瘤藥培美曲塞仿制藥與原研藥相比,客觀緩解率無統計學差異,伊馬替尼仿制藥的無復發生存、無進展生存等指標與原研藥相比無統計學差異。
以上仿制藥與原研藥相比,不良反應也無顯著差異——初步證實14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與原研藥在臨床上具有等效性。
張蘭對賽柏藍表示,雖然從國際上來說,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原則上沒有出現過在臨床上不等效的情況,也就是說在生物等效的基礎上,一般不會出現臨床不等效。但是在中國這仍然需要一個大樣本量的真實世界數據去驗證,這可能是這次研究開展的重要初衷。
在研究過程中,除了關注患者診斷信息、處方信息、檢查檢驗結果,以及根據每個藥品適應癥和藥理特性,選取的針對性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價指標外,是否出現換藥情況也是重點關注的內容。
上述專業人士指出,在換藥這一情況下,原研藥組和仿制藥組也沒有顯著的差異。如果說仿制藥開了兩個月就換了,那就說明患者的依從性不好,依從性不好的話,可能就說明藥物有安全性或療效方面的問題。
2
一致性評價提質,國采促替代
國家醫保局試點辦、聯采辦負責人曾表示,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里,我國仿制藥質量水平總體偏低,難以與原研藥在同一水平上公平競爭,部分原研藥品種價格長期明顯高于周邊國家和地區,“專利懸崖”遲遲未在中國發生。
但是隨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取得明顯進展,部分仿制藥達到和原研藥質量療效一致水平,為其與原研藥公平競爭提供了質量基礎。
回看一致性評價工作,北京醫院藥學部主任胡欣認為,隨著國內制藥水平的提升,國家藥品監管部門開始提升藥品質量標準,實現優勝劣汰是國際慣例。
國內藥企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需要以參比制劑為對照,全面深入地開展比對研究。包括處方、質量標準、晶型、粒度和雜質等主要藥學指標比較研究,以及固體制劑溶出曲線的比較研究,以提高體內生物等效性試驗的成功率。
今日科倫制藥相關領導就對賽柏藍表示,化學仿制藥主要是對原研藥化學成分的仿制,原料藥是關鍵,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就證明了其在生物等效性上與原研藥一致,至于包材、細小的生產工藝等因素的影響更多體現在提高產品的安全性上。
雖然國際慣例認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可以視為與原研藥具有生物等效性,但是隨著集采大幅降低仿制藥價格,針對仿制藥質量與安全性擔憂的聲音也時有傳出。
相關專家就此回應到,這首先是一個概率問題,藥物的安全性和臨床療效一致,不等于藥物對每一個患者都有完美的效果,都沒有不良反應,這個是由患者的個體差異所決定的。
患者對于原研藥的依賴有心理原因,涉及品牌效應、安慰劑效應、依從效應等。如果說懷疑的情緒是個別患者、個別醫生的經驗性判斷,那這一次的數據則是大樣本量的研究。
中國藥科大學常峰教授進一步表示,國家組織藥品集采給予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與原研藥公平競爭的機會,有利于強化競爭,促進仿制藥替代。
仿制藥替代是國際普遍經驗——相關統計顯示,創新藥在專利過期后紛紛面臨專利懸崖,專利到期兩年后,原研藥價格下降40%,營業額下降80%。
截至目前已經落地的四批國采共涉及157個品種,中選藥品平均降幅達53%。2020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通過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網采訂單總金額為9312億元,比2019年下降601億元;2020年,開展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涉及112個品種,平均降價54%。
通過上述數據也可以看到,集采藥品為了實現原研藥替代雖然進行了大幅的降價,但是其也通過集采之前的一致性評價工作,以及集采之后的持續臨床表現證明了自身的安全有效,這對于醫保、患者無疑是多方共贏的信號。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