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半夏 阿斯利康,將剝離重磅產品線 1 阿斯利康或剝離重磅產品線 據新浪醫藥消息,阿斯利康將和一家“中”字頭的投資公司共同組建新公司,阿斯利康將旗下呼吸產品線轉入這家新公司,并且在7月1日之前完成員工簽約。 有業內人士分析,阿斯
▍來源/賽柏藍
▍作者/半夏
阿斯利康,將剝離重磅產品線
1
阿斯利康或剝離重磅產品線
據新浪醫藥消息,阿斯利康將和一家“中”字頭的投資公司共同組建新公司,阿斯利康將旗下呼吸產品線轉入這家新公司,并且在7月1日之前完成員工簽約。
有業內人士分析,阿斯利康此次分拆出新公司,或是因為受集采的影響。
目前,第五批國采已經進去報量階段,阿斯利康是本輪入圍品種最多的外資企業。據不完全統計,阿斯利康有7款產品入選,主要為埃索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注射劑、比卡魯胺口服常釋劑型、布地奈德吸入劑、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控釋劑型、美托洛爾口服常釋劑型、羅哌卡因注射劑、沙格列汀口服常釋劑型。
以布地奈德吸入劑為例,阿斯利康自2001年進入中國市場后,很長市場占據國內該品種的絕對壟斷地位。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布地奈德吸入劑的市場規模為82.5億元,阿斯利康市場份額高達98%。而到了2020年,其在中國市場份額開始下降,下滑到92%,且其市場銷售額也較2019年下降了32.3%。
此外,據阿斯利康2020年財報分析,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患兒及家長被限制進入霧化中心接受治療,哮喘藥物布地奈德的全球銷售額為9.96億美元,下滑幅度高達33%。
實際上,關于前幾批的集采品種,阿斯利康的市場銷售就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易瑞沙在2020年前3季度銷售額為2.01億美元,銷量下降40%。據阿斯利康披露信息,未中標品種倍林達、可定和洛賽克的銷量也在新興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本輪國家集采中多個品種被納入,無疑是對阿斯利康又一次考驗。
2
集采之下,原研藥的進與退
回顧這四批國采,外資藥企的中標情況是業界高度關注的。4+7試點僅有兩家外企中標,4+7擴圍又增加了5家達到7家外企中標,第二批僅4家外企中標,第三批僅3家藥企中標,而最新的第四批也僅有5家外企中標。
我們再來看即將開啟的第五批國采,涉及的外資藥企除了阿斯利康,還有輝瑞GSK、賽諾菲、諾華、勃林格殷格翰、費森尤斯卡比等,這輪國家集采外資藥企會如何應對,也是業界高度關注的。
有專家指出,在藥品集采的背景下,進口原研藥已逐漸失去了公立醫院市場份額。按照國家醫保局的部署,開展帶量采購,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與原研藥同臺競技,對于原研藥來講已經是很大的沖擊。
事實上,早在2018年4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改革完善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見》中,就進一步提到“促進仿制藥替代使用”。這一政策的出臺,不僅加速了國內藥企一致性評價的進度,讓很多優質的國產仿制藥在臨床使用上越來越受重視,醫生對其態度從質疑到肯定的轉變。
隨著國家集采的不斷推進,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與原研藥的競爭,也將愈演愈烈。對于原研藥而言,中國市場也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中國市場,今后將被同質價優的仿制藥瓜分市場,原來的利潤也將逐漸被攤薄。
事實上,受帶量采購的影響,很多藥企已經開始銷售團隊的調整和轉型。據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以來,輝瑞、拜耳、賽諾菲、葛蘭素史克、武田、諾華等藥企均針對過專利期原研藥有不同范圍的裁撤銷售團隊,發力重點聚焦創新藥領域。
與此同時,跨國藥企在中國區的業績也開始波動。賽柏藍梳理發現,不少外資藥企在2020三季報中都提到,公司專利過期產品的銷售收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例如賽諾菲在第三季度業績公告稱,波利維、安博維和亞莫利三款產品受藥品集采影響,銷售額分別下降64.1%、37.8%和44.4%。而賽諾菲中國市場第三季度整體收入,也同比下降8.9%,為7.75億美元。
對已經成為常態化的全國集采來說,企業以價換量,需要面臨大降價所帶來的市場規模急劇下滑。除了全國集采,還有各種聯盟帶量采購、省級帶量采購,整個醫藥市場格局將被顛覆。無論是保市場還是保價格,對于所有藥企而言都是嚴峻的挑戰。毫無疑問,今后國內醫院市場將加速仿制藥替代原研。
隨著國家對新藥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無論是外資藥企還是國內龍頭藥企,都將把重心放在新藥研發投入及專業推廣上,國內醫藥市場也將迎來全新變革。對于醫藥代表而言,創新藥推廣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