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眾成醫械數據庫 / 賽柏藍器械 編輯:林楚恒 94.6%這個國產替代數據,值得注意 1 超120000個品種參與統計 目前,多個省份公布采購進口產品目錄清單,國產醫療器械進院再次擴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曾明確指出,國產
來源:眾成醫械數據庫 / 賽柏藍器械
編輯:林楚恒
94.6%這個國產替代數據,值得注意
1
超120000個品種參與統計
目前,多個省份公布采購進口產品目錄清單,國產醫療器械進院再次擴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曾明確指出,國產藥品和醫療器械能夠滿足要求的,政府采購項目原則上須采購國產產品,逐步提高公立醫療機構國產設備配置水平。
日前,由《中國醫療設備》發布了《中國醫療器械進口替代產品分析報告》。該報告量化分析了醫療器械國產化率,反映了中國醫療器械產品進口替代現狀。
報告主要按照2017版《醫療器械分類目錄》標準,分別對2017-2020年國產與進口產品的數量進行統計對比。本次數據分析涵蓋1111項二級產品類別,覆蓋125176件國產產品與13904件進口產品。
分析維度包括行業背景數據(醫械市場規模,企業、產品及專業服務機構數量,企業專利及創新審批產品數量等);和進口替代產品數據(以及國產化率區間和產品數量,國產高占比品類數量,國產產品零突破數量,國產占比上升的品類分布,進口替代產品目錄等)兩大部分,總體數據情況如下:

截至2020年底,國產化率0%的二級產品類別共計60項,占比5.4%;國產化率0-70%的二級產品類別合計334項,占比30.1%;國產化率70%以上的二級產品類別共計717項,占比64.5%。也就是說,94.6%的二級產品類別已實現不同程度的進口替代。
其中,2017-2020年期間國產化率高于50%的品種數量(進口替代優勢品類數量)逐年增長,從2017年的518項增至2020年的881項,近4年進口替代優勢品類數量增幅超過70%。
同時,2017-2020年期間國產化率0%的品種數量逐年減少。2017年國產化率0%的二級產品類別數量達166項,而2020年減少至60項,越來越多領域的產品數量實現“從0到1”的突破。
2
超6000家企業參與統計
《報告》首先選取《2020年進口替代產品目錄》中所有品類下的企業共計111家,按進口替代產品零突破的品類(二級產品類別)數量排序生成創新引領企業榜。
從榜單可以看出,111家進口替代企業中,有6家企業首次零突破品類數量在2個以上,分別是:力邁德醫療(廣州)有限公司、新華手術器械有限公司、北京迪瑪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樂普醫學電子儀器股份有限、上海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手術器械廠以及沈陽沈大內窺鏡有限公司。

《報告》篩選2017-2020年期間促使醫療器械產品國產化率突破50%的共計6740家企業,按照產品數量排序。最終選取排名前100的企業,生成進口替代重大貢獻企業榜。
從榜單排名來看,推動國產化率突破50%的品類數量在150以上的企業共有7家,分別是:新華手術器械有限公司、上海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手術器械廠、力邁德醫療(廣州)有限公司、揚州靈濤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三友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邁創醫療科技(蘇州)有限公司、蘇州市施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從兩個榜單排名綜合來看,新華手術器械有限公司、上海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手術器械廠、力邁德醫療(廣州)有限公司這三家公司的國產替代能力極為突出,均位列兩個榜單前列。
3
122類醫療器械被重點關注
294項二級產品類別是進口替代的優勢品種,其中臨床手術器械優勢最為凸出。

江蘇、廣東、上海、山東、浙江、北京市的省域優勢品類數量 位居前列
















4
2020年進口替代產品目錄發布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