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器械 編輯:米克 “3T可以發現很多潛在的病灶,但7T可以看到更清晰的形態,這對疾病篩查起到更為關鍵的作用”,華西醫院影像中心主任宋彬教授接受賽柏藍器械采訪時表示。 1 首個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公布 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
來源:賽柏藍器械
編輯:米克
“3T可以發現很多潛在的病灶,但7T可以看到更清晰的形態,這對疾病篩查起到更為關鍵的作用”,華西醫院影像中心主任宋彬教授接受賽柏藍器械采訪時表示。
1
首個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公布
日前,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審議論證《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專家組聽取了編制情況和規劃內容詳細匯報,一致認為《規劃》作為我國醫療裝備領域的首個國家級產業規劃。

據賽柏藍器械觀察,《規劃》要求重點發展診斷檢驗設備、治療裝備、監護與生命支持裝備、中醫診斷裝備等領域。
基于上述目標,工信部對醫療裝備重點發展、突破方向作了詳細規劃。
在診斷檢驗裝備上,《規劃》提出要開發高端影像診斷裝備,促進影像診斷裝備智能化、遠程化、小型化、快速化、精準化、多模態融合化、診療一體化發展。
攻關突破基于新一代細胞標記、微流控分析技術的高端細胞分析裝備,多功能、集成化檢驗分析裝備,高性能生化分析裝備、免疫分析儀、質譜分析設備等。提升面向重大疾病診斷的即時即地檢驗(POCT)裝備產品性能品質。

(截圖來源:國家工信部)
要重點突破雙能X射線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光子計數能譜CT、醫用內窺鏡等影像診斷設備,LC-MS/MS(液相色譜.質譜/質譜聯用)全自動前處理設備、三重四極桿液質聯用儀等微生物分析設備,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線等裝備。
《國家十四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指出,將推進國家組織藥品和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使用改革,發展高端醫療設備。
2
高端醫療設備開始增補
醫療設備服務于疾病的治療,其中重疾防控和早篩早診是最有效途徑。據新華社消息,我國惡性腫瘤患者到醫院就診往往偏晚,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的研究應該更加深入、普及和實用,使患者獲益。
這其中,磁共振作為篩查的利器,成為判斷疾病的“顯微鏡”。
相較于國外,我國的磁共振發展起步較晚,高端設備的保有量比起世界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為此,如何加速高精尖技術的臨床應用,實現更早期、更精準地控制、預測疾病走勢,推動重大疾病防控端口前移和精準醫療實施是行業亟待突破的關鍵。
近日,GE醫療中國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主辦的“磁共振大師匯之科研高峰論壇”在成都召開,賽柏藍器械從現場獲悉,論壇主要圍繞磁共振技術的臨床應用,探討基于GE醫療創新的人工智能平臺和包括3T、7T 系列磁共振技術平臺,如何滿足肝臟、腸道、神經等領域疾病的精準影像診斷臨床需求,探索介觀影像等更高的科研需求等。
3T、7T 有哪些區別?對于疾病的檢查會有哪些幫助?GE醫療中國磁共振產品部總經理趙霞在采訪中做了解答。
趙霞指出,磁共振最早參數值較低,最早有1.0T,到后來1.5T、3.0T,目前已有7T,T指的是梯度場強,梯度場強越高,出來圖像的分辨率就會更好。隨著3T技術的不斷完善,已經可以很好地應用于全身檢查了。現在7T進入臨床和科研領域,可以做更加深入的拓展研究。
據賽柏藍器械了解,不同的磁共振會對應不同的需求。3T的大部分用戶會集中到三級的醫院,包括三乙醫院或者大三甲醫院。對于7T未來的普及,趙霞指出,7T的采購會落點在科研實力更強或更具科研需求的群體,比如頂尖的醫療機構、大學院校、科研院所等。
7T用于臨床,首先會用在解決哪些疾病領域?
華西醫院影像中心主任宋彬教授指出,目前7T最成熟的地方是在神經系統,原因是它場強高,反映的結構非常清楚。舉例來說腦皮質可以分很多層,3T可能看不清楚,但7T可以看得很清楚,包括血管等,神經系統是它最成熟和最多應用的地方,下一步7T或將拓展到腹部、體部腫瘤等等一系列的成像。
賽柏藍器械從現場了解到,GE醫療發布的超高場SIGNATM 7T磁共振搭載了首個獲FDA認證的AIRTM人工智能平臺,具備業內獨有的靜音腦功能成像,可用于嬰兒腦功能成像、清醒動物腦功能活動機制的探究,填補了行業空白。
GE醫療中國總裁兼CEO張軼昊表示:“影像設備層面,GE醫療通過AI技術整合,來更早期精準診斷病灶。將攜手華西醫院這樣的中國頂級醫療機構,讓高端的技術平臺與國內最具實力的科研團隊相結合,推動磁共振前沿技術在神經、腫瘤疾病早期發現、精準診斷的協同創新應用,協助創建中國首批轉化醫學中心。”
據悉,GE醫療目前已與全球諸多知名的轉化醫學中心都開展了合作,包括美國斯坦福大學Lucas中心、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Byers Hall、杜克大學、威斯康星醫學院(MCW),協助其構建全球頂級的轉化醫學影像中心。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