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斷、舍、離」中駛向價值 | 健康界2024新年獻詞
健康界助力「健康高鐵」專列,歡迎以「價值認同」為證件搭乘。
健康界助力「健康高鐵」專列,歡迎以「價值認同」為證件搭乘。
先講個故事。
司機開著一輛「時間汽車」,拉著一群乘客,一個年度一個年度地駛過。
進入2020年,突遇懸崖,立刻緊急剎車,驚出一身冷汗,好在沒出什么大事。
汽車幸運地在2021年一腳油門拐上快車道;本以為2022年可以快點趕路,沒想到竟然陷入了沼澤地,油門剎車都使不上勁。
2023年司機和乘客們找了些繩子,好不容易把汽車從沼澤地拉了出來,可惜汽車都泡壞了,他們只好拖著汽車上路,又趕上風雨交加。
「時間汽車」的故事純屬虛構。如果你有同感,也純屬偶然,不建議對號入座。
不過,如果你真想搭趟車,盼望到達你的理想彼岸,不妨搭乘「健康高鐵」專列,正是好時機。這里先向你介紹健康高鐵的重要途經站點和目的地。
「健康高鐵」第一站,通往比肩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醫學中心建設。
2023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布,經過努力,中國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已上升到43.7%。當然,距離2030年達到46.6%的目標還有繼續努力的空間。
網載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47%的癌癥患者生存期超過10年。顯然,實現「大病不出國」「療效數據比肩國際一流水平」,國內頭部醫院責無旁貸。
近幾年,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不同程度地為國家醫學中心建設制定政策、整合資源和投入財力,尤其是加大對本區域頭部一家醫院(不超過兩家)的財力投入,督促其以高質量發展為準繩追趕國際一流,堪稱英明。舉全域之力,樹醫療高地,前景當可期。
未來,頭部醫院將如參天大樹,區域百姓世代受益無窮。在此,并不認同少數地方政府搞平衡術、攤煎餅,把有限資源平均分給多家醫院,時間成本是最大的成本。
「健康高鐵」第二站,通往生命科學領域引領世界的自主創新與成果轉化。
創新是人類發展進步的本質,創新越快,能力越強。擁有生命科學領域的創新能力,才能擁有保障人民健康的底氣。
中國醫學史上的前輩們在創新成果轉化上創造了無數世界第一,但我們在當代醫學創新成果轉化方面顯然落后于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創新成果轉化的目標、動力、體系、體制、機制、平臺、資源、鏈條等方面都有很多亟待快速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達到世界領先的生命科學創新轉化更是少之又少。
政、產、學、研、醫是醫學創新成果轉化的核心五力,必須快速探出模式、找到方法,基于創新合作、商業合作的院企關系需要及早陽光化、合規化、平等化,互助共贏。
創新冷啟動的過程是艱辛的,但機制轉起來以后的紅利是無窮的,最終受益的是老百姓。
「健康高鐵」第三站,通往醫保、商保、健康險互補籌資與支付以實現對國民的醫療健康保障。
通過全民醫保護衛全民健康,是中國醫療保障體系的底色和主體。但僅有基本醫療保險,肯定是不足以滿足醫療需求的。
如何依托多種籌資和支付方式的互補,實現對國民健康的多層次保障?醫保和商保、健康險沒有打通,醫保、醫院、醫藥也沒有打通,這些都嚴重影響了醫療服務最大化的供給能力,也間接影響了醫療技術創新。
斗膽建言,如果建立「國家人口健康部」,或能解決上述問題。
「健康高鐵」第四站,通往有政府保障支持的醫療健康事業發展。
百姓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來自本地政府大力投入財力主導建設的醫療服務保障、健康生活資源、教育資源保障這些民生工程。
當然,衛生健康委的工作不只是組織好醫院高質量發展,更要為一個地區的健康城市建設、健康設施建設、健康生活引導、健康產業發展做好保障和支持,讓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看得好病的同時,享受區域健康產業發展帶來的生活水平升級、健康服務升級和經濟發展升級。
若把衛生健康委的職責狹隘地理解為只管公衛和醫院,而不管健康城市和健康產業,可能沒有好好學習健康中國政策。
「健康高鐵」第五站,通往國內醫藥企業以創新為目的地的涅槃重生。
國談藥和集采藥把中國醫藥企業拽上創新發展的道路,長期來看,這是好事,但這個過程是難捱的。
我們不必一定追求國產替代,不妨追求與進口藥、進口醫療設備平起平坐、比例平衡。
我們醫藥企業的最大短板就是缺少創新能力,寧愿長期混戰在產品同質化、環節泡沫化的產購銷模式中,只長肉不長骨頭,看著大,實則不夠強。
國家醫保局促使醫藥行業往創新高峰上爬,產品結構轉型會帶來真正的醫藥企業核心競爭力。
公式說話:醫療反腐+醫保集采+國談+自主創新=醫藥企業鳳凰涅槃。當然,「最后一公里」還要繼續想招。
「健康高鐵」第六站,通往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中國特色的優質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再造。
其實,我更想說,醫院的圍墻一定要早點拆掉。因為疫情影響、經濟形勢變化、互聯網技術進步、生活方式變化等因素,醫療服務模式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
不妨趁此勢頭,構建一個更現代、更符合中國醫療服務現狀的新模式。城市醫療集團是個非常好的方向,可惜在推進過程中阻力重重。
「健康高鐵」目的地,通往「人人都是自我健康的主人」的健康中國。
近遇中學老師在家長會上跟家長們說:「求求你們多讓孩子參加體育運動,為了讓他們參加運動會,我一個一個打電話勸都不來。為了讓他們跑操,我從三樓追到一樓?!?/p>
曾經我開玩笑說:「達爾文有‘進化論’,辯證來看,一定會有‘退化論’?!谷祟愒趹c祝進化的時候,千萬要警惕退化帶來的危害。
不孕不育發病率7%-10%、大學生近視率達90%、抑郁癥患者數千萬的今天,我們如何在每一個人的心智模式中從一開始就種下健康與快樂的種子?讓每個人一生做好自己健康與快樂的主人?健康教育工程可謂另外一個層面的國之重器,亦是時代使命擔當。
健康界助力「健康高鐵」專列,歡迎以「價值認同」為證件搭乘。
誕生于2012年的健康界,取名之時即懷揣「以健康為中心」的理念推動醫院管理進步,可謂超前預判中國醫院發展的戰略方向。
在公立醫院面臨公共衛生、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重大挑戰的當下,健康界選擇與醫院管理者站在一起,依托一系列事關醫院發展的專業促進項目,通過決策共識、方法共創、成果共享、生態共建的「四共」模式,尋找最實用、最有效、最受歡迎的專業解決方案,并發揮健康界互聯網平臺優勢線上線下同步推廣應用。
比如,手術室精益管理專業促進項目、醫院微創能力提升專業促進項目等一批優秀項目陸續推出,參與其中的標桿醫院和共創醫院均積極踴躍,「四共」模式成效開始浮出水面。
始于媒體,跨向專業促進,健康界一直在助力醫院管理的路上不斷創新,不斷升級。
噢,開頭的故事有了新的情節:司機和乘客發現拖著汽車走不動,索性扔了汽車,登上「健康高鐵」,與健康界小伙伴們、全國優秀醫院同道、企業戰略合作伙伴們一起,斗志昂揚、信心滿滿地駛向「健康中國」目的地啦!
不抱怨,不氣餒,不懷疑,不放棄,在「斷、舍、離」中駛向價值——以此迎接2024。
本文來源:健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