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開工!
據悉,首醫新校區選址于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北擴區,包括校本部、研究型醫院、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三大建設項目。
據悉,首醫新校區選址于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北擴區,包括校本部、研究型醫院、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三大建設項目。
10月29日,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校本部)在北京大興區正式開工!
首期項目將建設博士、碩士研究生宿舍共6棟樓,位于北校區東側,總建筑面積超10萬平米。
開工動員大會現場
孫力光主持開工動員大會
10月29日上午10:30,眾人期待矚目的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校本部)項目開工動員大會如期舉行。“建設一流校區 培養一流人才 產出一流成果”,大會現場醒目的標語預示著首醫即將在此加速展開新校區建設的嶄新畫卷。北京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游鈞,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劉宇輝出席大會。
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主任李奕,大興區委書記王有國,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沈千帆,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王方,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委員、副主任李昂,市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劉存良,市規劃自然資源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孫龍廣,市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謝忠勝,市財政局教育事業處處長閆哲,市住房城鄉建設委重點工程協調處二級調研員邸茂林等領導蒞臨大會。
首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呼文亮、校長饒毅等校領導,北京城市副中心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石銀峰,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城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常永春等出席大會。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辦公室、北京市教委辦公室、北京市教委基建處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大興區各委辦局、生物醫藥基地、黃村鎮等單位的領導,北投集團、城建集團的領導和代表,我校各附屬醫院和臨床醫學院領導、學校退休老領導和老同志代表、校友代表,相關職能部處和學院負責人、師生代表參加大會。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健康報、北京日報、北京電視臺、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等多家媒體代表共同見證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時刻。校黨委副書記孫力光主持大會。
常永春致辭
常永春代表施工單位致辭。他表示能夠參與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工程建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北京城建集團將在建設單位的正確領導下,與設計、監理、分包等參建各方通力協作,以首善標準、工匠精神有序推進工程建設。加大智慧建造、綠色建造科技投入,確保工期、進度、質量、安全、成本等全面受控,優質高效完成好建設任務,助力首都醫科大學早日建成國際一流的研究型醫科大學,為首都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貢獻國企力量。
石銀峰致辭
石銀峰在致辭中表示,北投集團作為首醫新校區建設的代建單位,將積極發揮主體作用,切實承擔主體責任,與市教委、首醫、市區兩級相關部門積極聯系溝通,統籌協調各方參建單位,充分發揮北投集團干事創業、擔當進取、合作共享、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攻堅克難,形成合力。下一步,北投集團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市教委的工作要求,在首醫的指導下,以奔跑的姿態前行,用決戰的狀態實干,竭盡所能為首醫新校區建設創造有利條件,積極推動工程順利完工。
饒毅致辭
“今天,我們在此共同迎接首醫建設發展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饒毅代表首都醫科大學全體師生員工、醫務人員對出席大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首醫建設發展的各級領導、各有關單位和各界朋友表示誠摯感謝。
饒毅簡要回顧了首醫從誕生到明確新校區建設任務的發展歷程。他指出,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幾代師生員工和醫務人員接續奮斗,首醫為北京乃至全國衛生健康領域培養了大批高素質醫學人才,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提供了高質量的醫療健康服務,為首都北京和全國醫療衛生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首醫成績的取得,是新中國在高等教育、醫療服務、科學研究諸方面的一個范例。
饒毅指出,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決定推動首醫進一步發展。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北京市多個委辦局和大興區鼎力支持下,建立由新校區(校本部)、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研究型醫院三位一體組成的“新首醫”,密切融合醫教研產,助推學校邁向國際一流研究型醫科大學。饒毅表示,首醫將不負市委市政府領導交給的重任,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在有關委辦局和大興區支持下,凝聚全體首醫人的智慧和力量,以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綠色校園、智慧校園、人文校園建設貫穿新校區建設全過程,努力打造一所與國際一流研究型醫科大學相適應的“既好用、又好看”的新校園。相信,一所嶄新的首都醫科大學將在不久的將來拔地而起。
李奕致辭
“這是首醫發展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李奕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向首醫全體師生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以及首都教育建設和發展的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財政局等部門、大興區政府、北投集團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
李奕在致辭中指出,“新首醫”是市委市政府掛牌督建的教育系統頭號重點工程,加快推進首醫新校區建設,不僅是為了建設全國一流高校、推動非首都功能疏解,更是為了構建一個由學校、醫學科創中心、研究型醫院及首醫附屬醫院共同組成的“大首醫”醫療與醫學研究體系,在北京南部打造“醫教研產”深度融合的世界醫學科技創新集群和醫藥創新產業高地。
李奕對新校區建設提出四點希望。一要規范施工保質量,“高效率、高品質、高標準”地建設一所現代、實用、綠色、智慧的百年校園,為學校邁向國際一流提供堅實保障。二要加快建設保進度,各參建單位要發揮敢打硬仗、能打勝仗、擔當進取的精神,確保項目如期竣工。三要通力配合樹標桿,“新首醫”是北京市第一個采用“用戶主導+政府代建”模式建設的項目,要將“新首醫”打造成標桿項目,樣板工程,參建單位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機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將機制標準化,流程制度化,形成同類項目可復制的建設模式。四要嚴格管理保安全,切實將安全生產部署要求落實到施工一線、管理一線。
劉宇輝致辭
“這一振奮人心的大事,標志著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必將載入北京高等教育發展的史冊,必將在新時代首都發展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劉宇輝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開工表示熱烈祝賀!
劉宇輝指出,首都醫科大學特色鮮明、實力雄厚,建校 63 年來,為首都和國家醫藥衛生健康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首醫的建設和發展,首醫新校區(校本部)項目已經列入了2023年市重點工程、城南行動計劃重點項目。今年3月,北京市市長殷勇在首醫調研時強調,要以百年大計的眼光建設好首醫新校區,要將每一個單體建筑做成精品,并明確了采用“用戶主導+政府代建”的建設模式。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在市有關委辦局、大興區、首都醫科大學、參建單位等各方的通力配合下,項目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劉宇輝希望代建單位北投集團和施工單位北京城建集團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把首醫新校區建設成為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精品工程、平安工程。希望大興區委區政府切實承擔起、履行好相關責任,為首醫新校區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撐條件和建設環境。希望首都醫科大學牢牢把握歷史機遇,以新校區建設為契機,對標國際一流的研究型醫科大學,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色,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醫學教育,培養人民滿意的健康守護人,為教育強國、健康北京健康中國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建設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劉宇輝表示,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首醫的建設和發展,祝愿首醫的未來更加美好!
游鈞宣布開工
“我宣布,首都醫科大學新校區(校本部)項目開工!”隨著游鈞宣布項目開工,一輛輛工程車集體鳴笛,與會各界代表報以熱烈掌聲。每一個眼神,都充滿期待;每一張笑臉,都寄托了大家對新校區未來嶄新面貌的期許與祝福。
碩博樓效果圖
據悉,首醫新校區選址于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北擴區,包括校本部、研究型醫院、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三大建設項目。校本部土地面積共計約1100畝,以建設國際一流研究型醫科大學為目標,規劃設計理念定位為聚焦教研結合、強化師生互動、突出學科融合的“未來醫學院”。此次開工的碩博樓地塊以“非正式交流、活力空間、整體社區”為設計理念,整體建筑造型體塊錯落有致,幾何形式分明。學校將全力推進北側地塊于2024年5月全面開工,爭取于2027年底全面竣工,計劃2028年投入使用。
志之所趨 無遠弗屆
新校區的開工
是建設國際一流研究型醫科大學的重要戰略布局
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
打造北京南部創新高地
為首都醫藥健康產業迭代升級提供創新動力
為健康北京、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首醫新校區
將乘著新時代的巨輪
揚帆遠航 一往無前
本文來源:健康界 作者:健康界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