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大會冷門迭出,就連阿斯利康的王牌藥物奧希替尼也被將了一軍。
10月23日,強生宣布了一項針對奧希替尼的頭對頭三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強生埃萬妥單抗與拉澤替尼的聯合用藥臨床效果優于奧希替尼。
奧希替尼是全球三代EGFR藥物的標桿,多年來地位無人撼動。2022年,奧希替尼全球銷售額高達54億美元。
越是暢銷,就越容易被盯上。
阿斯利康當然也不會坐視。10月16日,阿斯利康宣布:奧希替尼聯合化療方案獲得FDA優先審查,用于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臨床數據顯示,該聯合方案較奧希替尼單藥為患者增加了8.8個月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
雙方競速正式開始。
圍獵王座
埃萬妥單抗是強生研發的一款EGFR x MET雙抗,拉澤替尼是強生引進的一個三代EGFR抑制劑。強生披露,通過最新的臨床試驗,將建立EGFR 外顯子19缺失或外顯子21(L858R)置換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
其實今年9月底,強生就已經拿到了臨床結果,只是等到ESMO大會才公開。數據顯示,強生的兩款藥物聯用能比奧希替尼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降低30%;中位PFS達到23.7個月,比奧希替尼多7.1個月。總生存期OS數據尚未成熟,但目前表現出了積極趨勢。
數據來源:ESMO官網
EGFR領域強者如云,國內已有阿美替尼、伏美替尼、貝福替尼爭奪這一市場。強生聯合用藥方案獲積極結果,對奧希替尼來說可能構成最直接的沖擊。
非小細胞肺癌EGFR基因突變患者里,EGFR 19缺失和外顯子21置換突變是最多的,這也是目前EGFR-TKI的主流適應癥。2018年,奧希替尼依靠拿下這一適應癥一線治療后進入快速成長期,當年實現銷售額翻番,成為阿斯利康王牌抗腫瘤藥。
埃萬妥單抗已獲批的適應癥為EGFR exon20ins突變的局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癌。直到目前,全球獲批這一適應癥的只有埃萬妥單抗和迪哲的舒沃替尼。
幾乎沒有競爭對手,治療空白又亟需滿足,于是設計臨床試驗時,強生鎖定20外顯子為主要推進的適應癥。結果非常幸運,2021年5月,埃萬妥單抗在美國得到加速獲批,把產品上市的進度大大提前。
但這個市場畢竟還是太小了。也許是出于這個原因,強生近期加速了埃萬妥單抗聯合用藥在EGFR 外顯子19缺失和21置換突變的非小細胞癌領域的臨床試驗。2021年,強生還啟動了經奧希替尼耐藥后的研究,結果顯示,埃萬妥單抗表現出很好的治療效果,聯合化療能夠降低52%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再聯用拉澤替尼后能達到56%。
奧希替尼能治的、治不了的,埃萬妥單抗聯合用藥都能行。因此,這次強生干脆直接搞起了頭對頭試驗。
挑戰者云集
頭對頭打敗奧希替尼,埃萬妥單抗的未來就一片光明了嗎?那也未必。
埃萬妥單抗方案目前的優勢在于速度。針對EGFR-TKI耐藥機制的藥物研發有很多,除EFGR x MET雙靶點外,TROP2 ADC、HER3 ADC等也有臨床在開展。埃萬妥單抗聯用方案已經是進度較快,且已經被證明更優療效的一個。
圖源:國信證券研報
埃萬妥單抗聯用的拉澤替尼也是一種三代EGFR抑制劑,強強聯合,療效優于奧希替尼似乎是應該的。安全性才是聯用的最大問題。臨床試驗中,強生得出的結論是:埃萬妥單抗聯用拉澤替尼的安全性與既往報告保持一致。其毒性很大程度可控。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奧希替尼,患者在埃萬妥單抗聯合治療中,低白蛋白血癥和外周水腫、靜脈血栓的發生率也要更高。
要真的比過奧希替尼,強生的產品現在可能還沒這個實力。國內也有不少躍躍欲試的品種,目前阿美替尼、伏美替尼、貝福替尼的相繼獲批,處于高速增長期,療效上并不輸于奧希替尼,但至今沒有哪個品種開展針對奧希替尼的頭對頭試驗。
耐藥問題,也在驅使著新一代EGFR抑制劑的開發。第三代抑制劑自2015年奧希替尼獲批,已經走過了快8個年頭。第四代抑制劑雖沒有上市,但競爭格局已經十分激烈。國內企業有正大天晴、貝達藥業、齊魯制藥、君實生物、豪森藥業、再鼎等都已經投入研發,其中進度較快的美國藍印公司BLU-945,處于I/II期,由再鼎負責其在大中華區的開發和商業化。奧希替尼即將面臨的挑戰不小。
這可能就是“王座”之上的壓力。
健識局獲悉,阿斯利康正在開發EGFR/c-MET雙抗ADC藥物AZD9592,以應對奧希替尼耐藥后的情況。今年3月這款ADC已經在國內申報臨床。假如推進順利,有可能成為奧希替尼的另一增長引擎。
撰稿 | 楊曦霞
編輯 | 江蕓 賈亭
運營 | 山谷
本文來源:健識局 作者:健識局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