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春 近段時間以來,廣東有超過400家藥店注銷退市。 多家藥店注銷退市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至今,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發布了13個注銷《藥品經營許可證》公告,已依法注銷的藥店數量達410家。 公告顯示,這些企業的注銷原因主要是“
▍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春
近段時間以來,廣東有超過400家藥店注銷退市。
多家藥店注銷退市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至今,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共發布了13個注銷《藥品經營許可證》公告,已依法注銷的藥店數量達410家。
公告顯示,這些企業的注銷原因主要是“許可證過期失效”或“企業申請”。
事實上,這一現象并不只出現在廣東,近兩年來我們經常會看到各地發布注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公告。去年后半年以來,山東、河南、廣東、四川、重慶、陜西、云南等地均發布了注銷《藥品經營許可證》的公告,大批藥店退出市場。
退出市場的藥店最終的原因是一樣的—— 經營成本問題。
一些經營能力弱的藥店,由于成本壓力大,或者市場飽和度過高,經營壓力不斷增加,要是面臨換證大限更是雪上加霜,從成本和未來的發展考慮而選擇放棄。
而藥店的生存壓力如此之大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市場和政策。
事實上,中國的藥店市場已經趨于飽和。早在2018年全國藥店總數就達到48.9萬家,店均覆蓋人數2854人,而同期,美國藥店6.2萬家,店均服務人數是6250人/店。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2019年度藥品監管統計年報》,2019年我國的藥店數量已增至52.4萬家。
此外,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網購藥品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對實體藥店客流帶來更大的實質性的沖擊。據公司財報顯示,從營收規模來看,2019年,京東健康與四大連鎖藥店平起平坐,2020年,已超越四大連鎖藥店。
而國家一系列的整頓政策,對于中小藥店來說也是不小的沖擊。例如之前的打擊騙保、嚴查執業藥師掛證現象,對于不規范的小藥店,利潤下降了而經營成本卻提升了,可以說是進入了寒冬。
2020年11月,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規范藥品零售企業配備使用執業藥師的通知》指出,對查實的“掛證”執業藥師,將錄入全國執業藥師注冊管理信息系統,撤銷其注冊證書并予以曝光,還要將“掛證”執業藥師納入信用管理“黑名單”,實施多部門聯合懲戒。

近日,山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發布了《關于印發2021年全省藥品流通監督檢查工作計劃的通知》明確提出開展對全省藥品經營企業落實《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情況的檢查,尤其提到“重點查處執業藥師“掛證”、不在崗履職的問題。
廣東省近年來也不斷發布對藥師掛證的處罰通告,可見國家對于此類現象嚴查之心。

此外對藥店行業影響較大的還有執業藥師政策及分級管理政策。
2018年底,商務部正式發布的關于《全國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指出,到2020年,全國大部分省市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到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零售藥店分類分級管理法規政策體系基本建立。
面對復雜的市場情況,作為一個群體,單體藥店不會滅亡,但作為個體,某些單體藥店必然會因為跟不上行業發展的步伐而被市場無情的淘汰。
蘊藏發展機遇
藥店消失,一方面是關門歇業,另一個出口則是被大的連鎖藥店兼并,近年來,大型連鎖藥店的擴張速度越來越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兼并小的藥店。

對于藥店的自身發展來說,這實質上并不是一個壞的結局,單體藥店沒有足夠的市場體量與上游工業談合作,采購成本較高,加上執業藥師等專業人員的配備問題,在市場營銷和專業服務都不能與大連鎖抗衡。大的連鎖藥店管理更加系統,背靠大樹藥店的藥品種類也可以更加奮豐富。
此外,也有相當一部分政策對于藥店是利好的。例如隨著新醫改政策的進一步推進,醫藥分開的政策會逐步落到實處。以帶量采購為例,集采的推進有望加速處方外流的趨勢,零售藥店的渠道價值顯著提升,特別是那些未中標廠家對藥店渠道更加重視。
一些逐漸放開針對慢病藥品等在藥店的醫保統籌結算,意味著更多處方流入藥店的可能性,短期來看政策對藥店業績的影響有限,而長期來看藥店隨著處方外流的加速,其渠道價值將得到重新的認識。
藥店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用藥的及時性來看,普遍在消費者不行15分鐘內的藥店可以最大程度的滿足患者的用藥及時性,還是有相當需求的,但是未來究竟能發展到什么程度,還要看各藥店的努力。
例如很多藥店都會給用戶提供健康服務,設立門診。藥品不同于其他消費品,對于具體如何對癥用藥,服藥方式,用藥禁忌等,很難全部了然于胸,據調研,80%的患者需要職業要是的專業服務和指導。
每個行業都有一定的淘汰率,藥店實質上也是一個單純的商業體系,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藥店想要生存下去必須改換思路。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