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020版國家醫保目錄開始在各地落地執行。 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與“患者可以在門診使用和報銷”之間,還有比較多的環節,通常稱之為報銷政策落地。 對醫保目錄的落地執行,相關企業非常關注,國家醫保局也很重視。在國家醫保局2021年工作要點里
3月1日,2020版國家醫保目錄開始在各地落地執行。
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與“患者可以在門診使用和報銷”之間,還有比較多的環節,通常稱之為報銷政策落地。
對醫保目錄的落地執行,相關企業非常關注,國家醫保局也很重視。在國家醫保局2021年工作要點里明確:“抓好2020版醫保藥品目錄落地落實,組織開展談判藥品落地監測工作”。
本文介紹分析了丙肝藥物進入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后,這一年多的落地情況。國談丙肝藥物的報銷政策落地,有其特性,也有其他國談品種落地時的共性問題。
這過程有哪些常見問題?目錄動態調整制度建立以后,國談藥物報銷政策落地有哪些特點?省級醫保部門通常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部門間溝通合作現狀如何?
2020版國家醫保目錄的政策落地過程中將遇到哪些情況?國談丙肝藥物過去一年多的經歷,可能有助于你下一步判斷。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簡稱:丙肝)是一種嚴重威脅大眾健康的傳染性疾病。丙肝患者20年內發生肝硬化的概率為5-15%,進展為肝硬化的患者每年3-4%發生失代償肝硬化,2-4%發生肝癌。
丙肝的傳統治療方式是注射干擾素聯合口服利巴韋林,療程長,副作用大,適用患者人群窄,治愈率低。2017年以來,得益于我國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多款丙肝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s, DAAs)獲批上市。這些藥物療程短(12周),治愈率極高(95%以上),副作用小,適用幾乎所有丙肝患者,國內外丙肝治療指南也一致將它們作為丙肝治療的一線推薦。通過國談進入2019版醫保目錄的這三款藥物,即為其中的重要代表。
2019年年底,時任吉利德科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羅永慶,在剛剛結束醫保談判后被媒體訪談時,坦誠地說,很累。
當年的醫保目錄談判,丙肝藥物是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一。
經過專家評審、投票遴選、跟企業確認談判意向后,4家企業的6種藥品進入最后談判。其中,對于適應癥為“治療基因1b型慢丙肝的治療方案”采取競爭性談判,治療方案價格最低的兩個組合納入醫保報銷。最終有3種藥品談判成功,分別是吉利德公司的來迪派韋索磷布韋(吉二代,商品名:夏帆寧)、索磷布韋維帕他韋(吉三代,商品名:丙通沙)和默沙東的艾爾巴韋格拉瑞韋(商品名:擇必達)。三款丙肝藥物平均降幅約為85%。
經過國談進入醫保目錄是一款藥物提高可及性的第一道檻??邕^這道檻,到真正惠及患者,還有一段距離。
丙肝藥物迅速落地的重要前提:分類落地的政策體系
經過國談進入2019版國家醫保目錄的幾款丙肝藥物,落地的總體情況都良好。
截至目前,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及浙江、四川等20個?。▍^市),全省域范圍已實現門診報銷政策落地(暫不考慮報銷額度和報銷比例);河南、黑龍江等?。▍^市)大多數地級市,以及個別省的少數地級市,共131個地級市(占比89%),實現了門診報銷政策落地。
國談丙肝藥物的迅速落地,有一個重要前提:部分省份正逐步建立、完善國談藥物報銷落地的政策體系。
四川、湖南、貴州等省基于2017至2019國談和腫瘤藥物專項談判的報銷政策落地探索經驗,逐步構建起了國談藥物“分類落地”的政策體系,包括:
一是逐步完善慢性病特種病門診報銷病種;
二是國談藥物中具備“價格較高、用藥人群特定、用藥停藥指證明確”特征,但無法對應到現有門診特定病與門診慢性病的藥物,省級醫保部門篩選品種范圍,組織專家制定疾病認定標準,各統籌地區根據基金狀況確定報銷比例,兼顧政策相對統一性和各地基金承受能力。
部分省市創新的支付方式,進一步提高丙肝藥物可及性
丙肝及其診治有其特點:
一是容易確診,診療路徑清晰,療程固定,不易濫用,便于費用測算和監督管理;
二是丙肝DAAs藥物有極高的治愈率,盡早發現并治愈丙肝,可以從總體上減少疾病負擔,有顯著的社會經濟學價值;
三是發病隱匿,需要醫療機構積極主動地發現并治療患者。
浙江、天津等采取門診單病種付費,將丙肝確診檢查費、診療費、藥費、隨訪管理費打包,定點醫院和定點藥店為參?;颊咛峁┰\斷、治療、藥品保障、治愈隨訪等全流程管理服務。
同時,這種支付方式也鼓勵定點醫療機構在院內發現和轉診治療丙肝患者,并力所能及到社區開展高危人群篩查和規范治療工作,起到醫療機構內“微清除丙肝公共衛生危害”的作用。

醫保目錄每年調整一次,對國談藥物落地提出更高要求
各省市醫保目錄制訂的流程,一度是“先制定國家目錄,各省增補形成省目錄,再逐步貫徹實施”。而現在,這一流程不再。
2020年7月,國家醫保局發布《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提到:“國務院醫療保障行政部門建立完善動態調整機制,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
“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把報銷落地變成年度常規工作,這需要一套完備的政策措施來保障。
國家層面明確制度的主要框架,各地因地制宜配套措施。
需要明確國談藥品落地實施的主體,行政和經辦各司其職,協調配合;明確落地實施的方法,對國談藥品進行分類落地實施:一方面要逐步完善現有的門診報銷病種,另一方面也要考慮無法對應到門診報銷病種的國談藥物;明確落地實施中省級和地市級統籌地區的調整權限,保障基金可持續即參保人員合理負擔水平;明確定點醫療機構、定點藥店在認定參保人員資格、便利患者購買與使用的流程。同時,要加強監管,保障基金安全。
省級醫保部門作用可能會更強化?
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更多精準的靶向藥以及多適應癥的藥物出現,醫保藥品目錄的管理也越來越精細化。同時,基本醫保省級統籌是醫保制度發展完善的方向,“省內無異地就醫”是提高制度公平性、提高醫?;鹦省⒔鉀Q絕大多數異地就醫問題的有效手段?;谝陨蟽蓚€因素考慮,省級醫保部門需要責無旁貸地發揮在國談藥物報銷落地中的樞紐地位和關鍵作用。
簡單轉發國家文件,請各統籌地區自己定的做法,已經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會給未來的省級統籌造成諸多障礙。
四川、湖南、廣東、貴州、吉林、陜西等省份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積累了經驗,主要包括:組織專家制定與國談藥物對應的疾病認定標準、用藥停藥標準;行政和經辦溝通協調,明確分類支付政策,明確患者申報、管理、報銷流程,對病種或藥品進行統一編碼和信息化;為統籌地區提供費用分析和基金安全監控的指標體系和工具包。
醫保部門之外,還需要哪些支持?
世衛組織提出,要在2030年前消除病毒性肝炎這一重大公共衛生威脅。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甲肝的報告發病率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乙肝疫苗覆蓋率和首針及時接種率已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目標。丙肝的防治問題,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目前,浙江寧波、福建莆田等少數地方,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部署下,醫保與衛健、疾控有比較好的溝通和配合。
丙肝作為重大傳染性疾病,科技進步帶來可以治愈的藥物,“治愈個案”與“清除疾病威脅”之間長路漫漫。不僅需要各級醫保部門的重視和支持,還需要各級衛健委和疾控機構的積極行動,包括:加強宣傳,提高疾病認知;高危人群和重點地區篩查,積極發現患者;明確診斷,規范抗病毒治療;落地報銷政策,解決疾病負擔。
特約作者于非魚|撰稿
方澍晨|責編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
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來源:八點健聞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