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半夏 又一藥企,停止對電商供貨 1 又一藥企,停止對部分電商供貨 今日(2月24日),某藥企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通知,對其產品的網絡銷售價提出維護要求。 通知展示了該產品在天貓平臺的15條價格,在京東平臺的55條價格,在拼多多平臺
▍來源/賽柏藍
▍作者/半夏
又一藥企,停止對電商供貨
1
又一藥企,停止對部分電商供貨
今日(2月24日),某藥企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通知,對其產品的網絡銷售價提出維護要求。

通知展示了該產品在天貓平臺的15條價格,在京東平臺的55條價格,在拼多多平臺的185條價格,在藥房網商城的105條價格。除此之外,還對這些價格所對應的省區提出要求,對相關產品進行調價和下架工作,處理時間截止至4月15日,到期后如果未下架或正價,公司將對省區進行處罰,并且查詢貨源處罰責任人。
此外,通知要求自即日起,北京、廣東省區停止向阿里健康和京東自營藥房供貨,全國其他省區敬告所有合作客戶,嚴禁向京東和阿里健康供貨。
2
醫藥電商對控銷的影響
控銷,其實是生產企業為了提升銷售業績,在渠道分銷及終端動銷的過程中,對價格和貨物流向實行嚴格控制,也就是控制渠道、控制價格、控制終端,一般適用于普藥在零售終端的銷售。
幾年前業內有一種說法:“醫藥電商市場達到井噴階段之日,便是普藥控銷模式的終結之日”。可見,醫藥電商的橫空出世,對于早已引起以控銷為主藥企的重點關注。
江蘇省醫藥有限公司零售部采購經理賈小慶告訴賽柏藍,醫藥電商的存在,所帶來最大的改變是打破了原有的流通渠道格局,使區域化渠道格局管理破滅。而廠家面臨最大的問題則是如何監管,因為醫藥電商的價格比拼容易導致市場價格體系混亂,從而影響市場體量較大的實體連鎖銷售積極性。
因為線上有資本可以拼價格,但線下就不行。一旦產品價格做亂之后,傷害最大的是廠家。因為廠家維護渠道的排序,首先是醫療機構,其次是線下藥店,最后才是醫藥電商。如果一個產品在醫藥電商的價格明顯低于線下藥店,那么這個產品的線下團隊是很難做連鎖工作的。因為針對線下藥店而言一個產品可替代品種很多,如果這個產品價格沒有維護好,換一個做便是。
筆者也發現,有的產品在線下的價格將近200元,在一些電商平臺經常做活動才不到100元,價差特別大。對于這個情況,賈小慶表示,這是因為平臺在虧本吸引客流,長期這樣對廠家也影響很大,顧客會對這個品牌的價值認可出現偏差,前面買過100元的,后面買200元肯定嫌貴,同類型的產品選擇又多,很容易就換產品了。
他表示,“醫藥電商市場達到井噴階段之日,便是普藥控銷模式的終結之日”z合格說法,現在已經不適用了。目前藥企對電商平臺的授權經營逐漸合規,例如天貓開店授權是第一位的,沒有授權就無法上架。此外,不管是互聯網巨頭、制藥企業,還是零售企業,都非常看好醫藥電商未來的前景,只有有序的競爭才能走得更遠。
關于廠家對醫藥電商的態度,山西太行醫藥集團商學院院長虞國慶對賽柏藍表示,因為電商平臺上的價格普遍低于廠家所規定的價格(20%以上),打亂了廠家建立的價格體系,所以才會出現廠家抵制電商平臺的情況。但醫藥電商發展是大趨勢,一些由于以往的控銷把價格推得太高產品,是不符合現行的市場價格規律的。堵不如疏,廠家應該主動與電商合作,重新核定一個恰當的價格。
他表示,目前很多廠家已經取消了“三總”模式,逐步改為市級或區縣封閉式扁平化銷售。目的也是減少中間環節,降低價格,逐步與電商平臺的價格靠近。總而言之,藥品降價是大趨勢。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