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辭舊迎新之際,各位對新的一年有什么期待?去年許下的愿望實現了嗎?反正健哥是沒有如愿。 因為健哥去年許下的宏愿是——來年不再發生暴力傷醫事件。 理想很美。現實:你想得美! 就在一周前,江西接連發生兩起惡性傷醫案,刀刺針扎之下,兩名被害
春節臨近,辭舊迎新之際,各位對新的一年有什么期待?去年許下的愿望實現了嗎?反正健哥是沒有如愿。
因為健哥去年許下的宏愿是——來年不再發生暴力傷醫事件。
理想很美。現實:你想得美!
就在一周前,江西接連發生兩起惡性傷醫案,刀刺針扎之下,兩名被害醫生一死一傷。
而在過去一年里,還有鄭大一附院傷醫案、鄂爾多斯傷醫案、北京朝陽醫院傷醫案(上周剛剛宣判)、湖北荊門暴力傷醫事件……
樁樁件件,無不讓人憤慨。每當此時,健哥都想痛罵一個人。此人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樁暴力傷醫案的犯罪嫌疑人,時隔一千多年,至今仍未受到審判。
據史料記載,此人因患頭痛,便慕名請來當時一位醫術高超、有口皆碑的醫生為其診治。醫生名不虛傳,給他施行針灸之后,馬上就有效果。
不過醫生也說:這個病難以斷根,需要時間慢慢治療,急不得。但此人不僅性急,而且多疑,根本聽不進醫生的話,一來二去,就對醫生懷恨在心:
“
你給我扎兩針馬上就見效,還說什么難以根治?分明是想倚仗自己那點本事來訛我!要不整死你,你都不知道我是誰!
”
結果,他當真把那位醫生整死了。旁人勸都勸不住。
雖未點名,相信很多朋友已經猜到,健哥也不賣關子了——遇害的醫生名叫華佗,這起惡性傷醫案的犯罪嫌疑人,正是“夢中好殺人”的曹操。(可能有朋友會奇怪,華佗不是因為要給曹操開顱才惹來殺身之禍么?那是《三國演義》的杜撰,本文后面會細說。)

△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曹操找華佗,是因為什么病
眾所周知,曹操患的是頭風病,相當于現代醫學中的緊張性頭痛、偏頭痛,病因復雜(也可能是腦內腫瘤引起),且容易反復發作,難以根治。
據《三國志·魏書》,“太祖(曹丕稱帝后,追封曹操為皇帝,謚號為武,廟號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心亂目眩,似乎正是偏頭痛的表現。
健哥搜到一篇題為《頭風病病機研究》的論文,發表于權威學術期刊《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其中列舉了常見的誘發頭風的因素:包括緊張和焦慮、飲食、睡眠、氣候變化、運動和勞累、月經等。該論文還指出:在諸多誘因中,精神因素如情緒緊張、惱怒、焦慮等最為重要。
而從西醫的角度看,偏頭痛多見于神經系統比其他人較敏感的人群,睡眠不足、氣候變化、食物酒精刺激、饑餓、壓力、過度感覺性刺激等等,都是觸發偏頭痛的因素。
綜合來看,上述誘因當中,除了“來大姨媽”和無法驗證的腦內腫瘤,幾乎每一條都與曹操吻合。曹操作為東漢末年逐鹿中原的創業者,常年東征西戰,舟車鞍馬,吃不好、睡不好是必然的。
加上工作本身驚險刺激,玩命的勾當,明槍暗箭之下,緊張焦慮也在所難免。而曹操的性格,又是出了名的敏感多疑。
他早在出道創業之前,就因疑心過重,誤殺了呂伯奢一家八口——呂伯奢還是他們曹家的故交。另外“夢中殺人”、誤斬蔡瑁張允等等劣跡,很多朋友也都耳熟能詳,但那些都是《三國演義》發揮腦洞的情節,僅供參考。
總之,像這樣一個人,不患頭風,都不正常。
有病得治啊。終于,他找到了華佗——當時民間口碑排行榜上數一數二的名醫。
華佗的醫學段位毋庸置疑:精通內、外、婦、兒各科,發明“麻沸散”,首創全身麻醉施行外科手術,還編排了“五禽戲”。如今人們給醫生送錦旗,都寫“華佗再世”,足以說明一切。之所以說他“數一數二”,而不是絕對第一,是因為當時還有一位“醫圣”張仲景。
盡管華佗、張仲景都是歷史上享有盛名的醫學家,但在他們身處的時代,醫生還不是正式而體面的職業(當然更沒有正規醫院),而是和占卜、占星、觀相等行當一同被歸入“方技”之列。
正史上沒有張仲景的傳記,據傳說,他的本職工作是長沙太守,在府衙大堂兼職坐診。華佗也是個很有學問的讀書人,沛國相陳珪、太尉黃琬都有心抬舉他,但他不肯做官,而是憑著對醫學的愛好,走上自由執業的游醫生涯。
華佗行醫的事跡,在《三國志》《后漢書》等正史中,都被編入《方技傳》或《方術列傳》。
根據華佗的生卒年份(約公元145年~208年)推算,曹操找華佗看病的時間,應該在208年之前不久。此時曹操早已“挾天子令諸侯”,而且基本平定了北方,成為東漢末年軍閥同行中實力最強大的獨角獸。
他看病自然不用掛號預約,簽到排隊,也不用像劉備請諸葛亮一樣“三顧茅廬”,而是直接把名醫召到自己身邊來。

△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很多人都渴望獲得權貴賞識,但這未見得是好事。后來的事實表明,被曹操這樣的VIP病人召喚,并非華佗的幸運。張仲景沒被“看上”,反而是萬幸。
華佗曹操的醫患矛盾
曹操的病不好治。一是頭風病不好治,二是他這個病人不好伺候。
頭風的治療,即使在今天,有現代醫療技術的加持,仍然是醫學界的一大難題。相當多的患者久治不愈。歷史倒退一千八百年,華佗縱然神乎其技,畢竟是處在中國傳統醫學都正在開荒的年代,又能有什么好辦法?
不管有沒有好辦法,不拿出一種辦法,肯定是不行的。因為病人是曹操,一個 曾經“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余”,有過多次屠城前科的“亂世奸雄”,而且長年被頭痛折磨,脾氣好不到哪里去。
幸而華佗還會針灸。曹操召來華佗,就一直留在身邊,每次頭風發作,“佗針鬲,隨手而差。”一針下去就有效果,可見華佗是有真本事。不過華佗很清楚,這樣只能治標,無法治本。
《三國志》記載,“太祖親理,得病篤重,使佗專視。”健哥推算,曹操“親理”朝政的時間,應該是在208年6月,他廢除三公,恢復丞相制度,然后自己晉升為“曹丞相”。一個月后,他就要親率大軍,南征荊州劉表。這一仗打好了,順勢收江東、平西川,天下歸一,指日可待。
如此關鍵的時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頭痛必然加重。心更亂,目更眩,還怎么做決策、打勝仗?如果最懂曹操心意的郭嘉尚在,情況或許還不那么糟,可惜天妒英才,郭奉孝一年前就得重病,英年早逝。
這樣下去不行的。于是,曹操找來華佗專門會診,他要根治頭風。
華佗當然也能感受到這股壓力,但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不會因為病人著急一統天下就好得快一些。他只有如實相告:立刻根治是不行的,多花點時間慢慢調理,還能多活幾年。
史書上沒有記載曹操聽了這話的反應,但不難猜想:丞相很失望。
曹操此時并沒有對華佗怎么樣。一方面,他還是愛才的,當年關公掛印封金而去,手下要去追趕,他卻出言阻止:“彼各為其主,勿追也”。另一方面,只要頭痛發作時,華佗隨叫隨到,能用針灸解決燃眉之急,即使不能治本,也未嘗不可接受。
但是,長期困在曹營,做曹操的工具人,對華佗卻是一種折磨。
華佗之死
史書上說華佗“以醫見業,意常自悔”。為什么?因為華佗本來是讀書人,早年間,入朝為官也是有機會的,只是自己放棄了。雖然四處游方行醫,還頗有名氣,但在當時,醫生終究不是正經行當——更不用妄想像一千多年后這樣,充滿職業榮譽感。
曹操身邊,出謀劃策的士人,如郭嘉、荀彧、賈詡、荀攸等,群星閃耀,都是經天緯地之才。
華佗本來跟他們一樣出身,如今,卻以方技從業者的卑下身份,和他們共事一主。就好比殺豬賣肉的北大畢業生,和當科學家、工程師、作家、政治家的校友待在一起,多少是有點尷尬的。
再來說說眼下這位病人。
在曹操心目中,打江山的重要性,顯然高于一切——包括醫學規律。任何妨礙他成就霸業的因素,比如頭風,都應該清掃干凈。但導致頭風的精神因素,恰恰是他清掃不掉的。
讓曹丞相別再玩打打殺殺這么刺激的游戲,放松身心,減輕壓力……可能嗎?
絕無可能。
而隨著丞相對于事業投入的變本加厲,頭風只會越來越嚴重。長此以往,恐怕連針灸治標也不可能了。那時對華佗意味著什么?
華佗不敢想。他開始想家。
華佗跟丞相請了個假,說收到家書,要回去看看。到家之后,就以妻子生病為由,一再延長假期。曹操接連發信催問,又派郡縣官吏上門去找,但華佗就是死活不肯回單位。
人的忍耐是都有限度的,何況一邊軍國大事纏身,一邊等著治頭痛的曹丞相。但他還是壓著火,先派人去家訪,如果確是華佗妻子生病,就賜小豆四十斛,并繼續寬限假期;反之,如華佗撒謊,就——該咋辦咋辦。
曹操殺了呂伯奢全家之后,曾經說過一句流傳千年的狠話:“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如今做了丞相,卻被一個小小的游醫撒謊欺騙,這是不把他這個狠人放在眼里?

△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按照曹操的疑心病發作流程,確認華佗撒謊之后,接下來就該尋思:
“
華佗能謊稱妻子生病,未必就不會謊稱頭風難治;他明明扎兩針就能見效,卻偏要“恒事攻治”,現在還找借口跑回家躲著不出來,如果不是趁機自抬身價來訛詐老夫,就是做了孫權或者劉表的奸細……
”
一旦曹操感受到了華佗對他的“惡意”,接下來的事情,就很難挽回了。
華佗成為曹丞相階下之囚,遭受嚴刑拷打。荀彧作為曹操的重要謀臣,仗著自己的面子去求情:華佗的醫術實在高超,關鍵時刻能救命,還是留著他比較好。
曹操氣昏了頭,根本不記得自己還有頭風未愈,對此不以為然。
最終,華佗在獄中被拷打致死。一代名醫,就這樣死于醫患糾紛。那一年是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華佗死后,曹操即便頭風再次發作,也仍然嘴硬:“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殺此子,亦終當不為我斷此根原耳。”
直到最喜愛的兒子曹沖(曹操曾有意讓他繼承大業)病重,曹操才終于想起華佗的好,但后悔已經來不及了。“吾悔殺華佗,令此兒強死也。”

△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曹沖也是死在208年。
208年對曹操來說,實在是“上頭”的一年。在這一年,他做了丞相,卻失去了愛子曹沖;一怒之下殺了“建安三神醫”之一的華佗,又殺了“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在這一年冬天,他還在一個叫赤壁的地方,被人連燒帶殺,輸得很慘。
曹操的“風”能治嗎
曹操殺醫案,根本原因是曹操不尊重醫學、不信任醫生,對治療方案/效果不滿,急于求成,從而引發醫患糾紛。而頭風使得精神問題進一步加劇,直接催化了他的殺心。
不尊重醫學的另一個表現,是對醫生的醫術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曹操為什么堅信華佗能根治他的頭風?健哥以為,很可能是受到當時民間輿論的影響。
關于華佗的醫術,野史中有很多段子,十分離奇。
《獨異志》記載,有個大齡女青年,顏值很高,卻因右膝長瘡,流濃不斷,一直找不到對象。華佗知道后,就說出一個辦法:讓人騎馬牽著一條栗色的狗跑三十里地,然后趁狗身子正熱,截下它的右腿,拄在姑娘的瘡口上。這般操作之后,不一會兒,就有一條紅色小蛇從瘡口中鉆出來,進入狗腿中,姑娘的病立刻好了。
用截斷的狗腿來吸出病人體內的寄生蟲,實在聞所未聞。華佗這是開創了將栗色狗腿作為醫療器械的先河。
《太平廣記》記載,有一人常年腹痛難忍,臨死給兒子交待,等他死后把肚子剖開,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兒子遵命行事,居然從父親肚子里取出一個銅槍頭。華佗聽說了這件事,就去現場做研究。從藥箱里取出一種藥,放在槍頭上,銅槍立刻化成了酒。
病人體內取出各種各樣的異物,當代社會新聞中隨時可以刷到。華佗使用某種化學藥劑將銅溶解,也不是不可能。但在一千八百年前,這種邪門的表演,視覺沖擊力堪比CG特效。
在信息傳播技術并不發達,“無圖無真相”的東漢末年,這類傳說肯定還有許多。曹操在朋友圈一定也聽說了不少這樣的傳聞,并且多多少少信以為真,于是對華佗期望過高。
但由于自古醫巫同源,華佗所處的年代,中國傳統醫學正在他和張仲景這樣的先驅手中萌芽,他的那些“神跡”,誰能真正理解,誰又能解釋清楚來龍去脈?其中又有多少口耳相傳中添油加醋的成分?曹操在那樣不正常的精神狀態下,又能做出多少理智判斷?
當華佗表示不能立刻根治頭風,曹操的幻滅和懷疑,可想而知。因此,說華佗是被輿論捧殺,也不為過。
說了很多病人和社會的因素,也有朋友提出,作為醫生的華佗,自己有沒有問題?
遇到病人情緒焦躁,對治療方案和效果不理解的情況,作為醫生,當然要考慮病人的心理狀況,加強溝通,避免矛盾激化。
歷史上的華佗有沒有做這樣的工作,我們不得而知。從結果來看,可能是沒做,也可能做了沒達到效果,最后索性采取逃避策略,進一步加劇了曹操的疑心病。
華佗畢竟不是諸葛亮,只知鉆研醫術,不會做思想工作。針灸工具人華佗和當朝丞相曹操之間,地位不對等、認知不對等,溝通成本太高、效率太低。
千百年過去,時至今日,已經被捧為“白衣天使”的醫務工作者,仍未擺脫這種“秀才遇到兵”的困境。
有媒體梳理2016~2020年的公開報道發現,患者或其家屬對治療過程、效果不滿,對治療方案不滿,不遵守醫院規定被制止等等,是傷醫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

△圖片來自公眾號:布谷島
怎樣才能讓醫生免遭曹操這類患者的傷害?這個問題可能比曹操的頭風更難解決。
曹操殺醫案的演義版本
“曹操不是想馬上根治頭風嗎,我不如給他個機會。”華佗被害一千年后,一位姓羅的文學家這樣琢磨。于是,在《三國演義》中,關于曹操與華佗的醫患矛盾,有了另一個版本。
“
操即差人星夜請華佗入內,令診脈視疾。佗曰:“大王頭腦疼痛,因患風而起。病根在腦袋中,風涎不能出,枉服湯藥,不可治療。某有一法:先飲麻肺(沸)湯,然后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除根。”
”
讓華佗幫你把腦袋劈開,取出“風涎”,這是根治了吧,看你還有什么不滿!——健哥腦補羅老師的內心臺詞。
后面,羅老師借華佗之口,用關公刮骨療毒的事跡,繼續教育曹操。
“
操大怒曰:“汝要殺孤耶!”佗曰:“大王曾聞關公中毒箭,傷其右臂,某刮骨療毒,關公略無懼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
”
關公刮骨療毒,《三國志》確有記載,并非羅貫中老師杜撰。
“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后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于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

△電視劇《三國演義》截圖。
同為患者,關公與曹操一比,高下立判。
這么驚悚的治療方式,這么重大的手術,關公就不擔心醫生給他胳膊廢了?那他以后怎么上陣殺敵?但關二爺尊重醫生,配合治療,一點麻煩事都沒有,真堪稱病人中的典范。
只不過,實施刮骨手術的醫生,不一定是華佗。羅老師把此事放在華佗身上,大概是想給華佗一點安慰吧。
當然,無論正史還是演義,只要遇到曹操,華佗的結局都是一樣。
漢末亂世,畢竟法治不健全,曹操無故殺了醫生還能逍遙法外。但歷史是有記憶的,殺醫的惡名,過一千年也休想逃脫。如果一切還能重來,健哥很想對他說一聲:收手吧,阿瞞!
方可 撰稿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八點健聞”(ID:HealthInsight)
尊重原創版權,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來源:八點健聞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