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 ▍作者/阿妮婭 國藥控股覆蓋的三級醫院數量最多,而九州通在縣鎮一級網點擁有優勢,如果新冠疫苗的接種下沉到基層,九州通將獲得更多收益。 4.72億協議簽署 昨日(1月21日),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州通)與亞洲開發銀行(
▍來源/賽柏藍
▍作者/阿妮婭
國藥控股覆蓋的三級醫院數量最多,而九州通在縣鎮一級網點擁有優勢,如果新冠疫苗的接種下沉到基層,九州通將獲得更多收益。
4.72億協議簽署
昨日(1月21日),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州通)與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亞開行)、德國投資與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發行)共同簽署長期貸款協議,亞開行和德發行擬將共同向九州通提供一筆6,000萬歐元(共計4.72億人民幣)的私營部門貸款,用于擴建九州通的醫藥物流中心。

據了解,這筆貸款擬重點用于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唐山市和江蘇省南京市的醫藥物流中心以及冷鏈存儲設施的建設和擴建,尤其是對冷鏈物流設施的建設、改造和完善,將會較好地提高九州通有關疫苗等冷鏈生物制品的儲存、配送和服務能力。
此外,九州通方面表示:抗擊新冠疫情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接種新冠疫苗,九州通充分發揮自己在全國冷鏈物流布點和配送、儲存、系統管理以及運營等方面的優勢,將近期工作重點聚焦到疫苗冷鏈配送服務方面。
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決定,一旦研發出疫苗,就必須推進全球范圍內的疫苗接種免疫,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免疫效果。在國內外防疫反復的情況下,疫苗的研發以及配套設施是社會關注的重點,2019年我國疫苗領域批簽發數量為5.8億支,今年特殊情況帶來的疫苗增量在28-42億支。
某種程度上,疫情是特殊事件,如果隨著疫苗的到來,疫情好轉,疫苗需求下降,九州通計劃投入的疫苗冷鏈存儲設施會如何處理呢?
對此,九州通副董事長劉兆年在回答賽柏藍的提問時表示:為了滿足這次新冠疫苗的配送,九州通的投入很大——比如購買車輛、招聘司機,改善系統和運營,再加上完善冷鏈的儲存設施,需要投入很多資金。
這些投入也會順勢加大九州通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業務布局。
劉兆年表示:如今,生物醫藥對冷鏈物流配送的需求在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包括一些檢測試劑都需要冷鏈的儲存設施和運輸工具。因此,后續疫情好轉,疫苗需求下降后,九州通會將建設的新設施轉移到其他需要冷鏈的生物制品和疫苗產品的運輸和儲存中。
加大生物醫藥的業務布局
依據 EvaluatePharma 數據,全球生物藥市場銷售額已從 2010 年的 1290 億美元增加到 2018 年的 2430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8.24%,遠高于傳統藥物的 0.45%,占全球藥品銷售額的比重也從 2010 年的 18%快速提升到 2018 年的 28%。
資料顯示,中國生物藥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但具有強勁的增長潛力,增速領先于醫藥市場的整體情況。2018 年,中國生物藥市場規模達 2622 億元人民幣。隨著可支付能力的提高、患者 群體的增長以及醫保覆蓋范圍的擴大,預計至 2023 年中國生物藥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 6412 億元人民幣,同期年復合增長率為 19.6%。而隨著醫藥研發投入的增加,預計在 2030 年生物藥市場將會達到 13,198 億人民幣,2023 年至 2030 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10.9%。
生物藥的快速增長,也加速了其對冷鏈運輸的需求。
業內人士對金融界表示,我國生物醫療低溫存儲市場行業增速高于全球(4.1%),在新冠疫苗催化下,冷鏈運輸行業發展有望提速,而動輒數以億劑計算的新冠疫苗,給冷鏈市場帶來巨大想象空間。
一定程度上,隨著生物醫藥企業的蓬勃發展,國家未來支持力度的進一步擴大,市場對冷鏈物流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因此對企業是否能夠使用冷鏈運輸醫藥產品,是否具備冷鏈物流資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制劑類藥品的運輸、保存有很高的專業要求,尤其是疫苗產品,需要有非常強大的冷鏈倉儲基礎設施支持,這往往是普通物流倉儲和冷鏈難以實現的,這也是具有豐富冷鏈物流經驗的九州通優勢所在。
冷鏈需求激增,九州通如何獲益?
據了解,疫苗類制品、注射針劑、酊劑、口服藥品、外用藥品、血液制品等醫藥冷藏品的銷售金額占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總銷售額的10%左右,市場空間巨大。再疊加疫情帶來的疫苗增量,醫藥冷鏈的需求激增。
數據顯示,中國醫藥冷鏈行業的市場規模從 2013 年的 7.5 億元人民幣增長至 2017 年的 12.4 億元人民幣,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3.3%。據頭豹研究院預計,2022年中國醫藥冷鏈行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9.7億人民幣。
如今,已有不少企業看到了醫藥冷鏈的商機和市場潛力——不僅主營業務為醫藥冷鏈的企業進入市場,還有第三方物流企業參與其中,并且具有較大競爭力。比如順豐,與2016年成立了“冷運事業部”,醫藥干線運輸網絡目前覆蓋中國26個主要城市,支線配送覆蓋26個主要城市周邊200公里范圍區域。
與此同時,國控、上藥、華潤、九州通等醫藥流通企業都已經部署醫藥冷鏈配送業務。
資料顯示,九州通公司及旗下分子公司開展醫藥冷鏈經營業務已有20余年的歷史,擁有豐富的冷庫資源,合計GSP冷庫455個,冷庫容量達10.5萬m3,出庫準確率達99.999%。
此外,九州通擁有250余臺冷藏車和5000多臺保溫箱等設施設備,公司自2014年起,成立了專業的冷鏈業務事業部,組建了50余人的醫藥冷鏈專業運作團隊,致力于大力發展冷鏈業務。據九州通2019年年報披露,公司冷鏈支持業務2019年含稅銷售已超過36億元。
而與國藥控股相比,其目前擁有15年運作經驗的國藥一致,擁有醫藥冷庫超過7000個,醫藥冷藏車輛近60輛。
從終端覆蓋來看,國藥控股覆蓋的三級醫院數量最多,而九州通在縣鎮一級網點擁有優勢,如果新冠疫苗的接種下沉到基層,九州通將獲得更多收益。
正如九州通表示:對冷鏈物流設施的建設,這對于保障九州通更好地服務于中國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在內的更廣泛人口的醫藥物資的應急供應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來源:賽柏藍 作者:小編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