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aon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 中國的疫情防控已經打完了上半場,但世界還有很多角落在經歷著下半場。 看似光鮮靚麗的“海上城堡”,在新冠疫情期間,卻成了一個個飄零零、危險重重的孤島。 隨著鉆石公主號、贊丹號、威士特丹號、
科創板上市、“燒錢”研發忙不停,君實生物何時盈利?
文/Linan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6月22日,君實生物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意向書。根據招股意向書,君實生物計劃發行8713萬股A股于科創板上市,公開發行股份數量占本次發行后總股本的10%,將于6月29日初步詢價確定A股...
文/haon
投稿郵箱:yiyao@yidu.sinanet.com
◆ ◆ ◆
看似光鮮靚麗的“海上城堡”,在新冠疫情期間,卻成了一個個飄零零、危險重重的孤島。
隨著鉆石公主號、贊丹號、威士特丹號、珊瑚公主號等十余艘郵輪接連爆發疫情,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將病人從船上抬到岸邊的圖片和影像,不斷地向全世界發出警告:人員密集、相對封閉的郵輪成為了培養疫情的溫床。
一時間,原本正在享受陽光和海風的人們,陷入疫情恐慌的“噩夢”。更殘酷的是,許多地區把這些郵輪當做“病毒移動培養皿”般的存在,拒絕其停靠或入港。
3月14日,美國政府發令,全球196艘郵輪全部停航!許多郵輪因此不得不隔離在海上,看不到歸期。
如今3個多月過去,據《邁阿密先驅報》最新報道,還有至少4.2萬名船員被困在郵輪上。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拿不到工資,還有一些船員仍未從感染新冠病毒中痊愈。
而更加殘忍的是,此前,郵輪上接二連三出現船員自殺事件,一些船員在接受采訪時直接批評到:“無休止的等待奪走了無辜的船員生命,這是次生傷害下的又一種悲劇。”
為何美妙的旅行會一步步演變成危險的旅程?深陷在隔離與漂泊困境中的人們又經歷了些什么?一名郵輪公司的海乘,中國女孩小云(化名)為新浪醫藥講述了她在從加勒比海漂流至英吉利海峽滯留至今的故事。
因為有著“環游世界”的夢想,2018年大學畢業之后,小云進入了旅行社工作,然而即使這樣,小云仍覺得有些不滿足。機緣巧合下,2019年初,小云通過熟人了解到了郵輪工作。“想象著碧海和藍天、每天醒來在不同的國家打卡,游歷一個個電影里閃閃發光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風俗和人文……”這樣新鮮感爆棚的憧憬似乎為小云打開了“環游世界”的任意門。于是小云果斷辭職,精心準備下應聘上了一個國際郵輪公司。
圖片來源:攝圖網
小云所登上的郵輪航線是佛羅里達、墨西哥灣、加勒比海等地,航程一般為一周到半個月,一個航程結束后,另一個航程就將馬上開啟。她與這個郵輪的合約期為6-8個月,這期間在船上每天都要工作,沒有休息日。郵輪一到兩天會到一次港口,在靠港日的時間里,員工可以抽空在港口游玩2—4個小時甚至更多,這段時間就是小云的happy hour。“不過工作始終是工作”,當新鮮感散去,郵輪上日復一日的工作其實是枯燥和繁重的,偶爾憋得慌的時候,小云會去甲板上,看看天空和大海。海水看不到盡頭,每當日出和日落的時候,海天交匯的地方更顯得詭譎多變,時不時有海鷗飛來,壯麗的景象能夠帶走小云所有的思緒,讓她的煩惱清零。
如果沒有新冠疫情,小云這樣的日子應該會在2020年3、4月份順利結束,然后回國。沒想到,2020年1月底2月初,新冠疫情在中國爆發了。
圖片來源:攝圖網
每個人在此時,都盡情地享受這個海上樂園,沒有人會想到這個疫情有一天會禍及身邊,“而且大家都認為這是老年人得的病,因此就更沒有放在心上”。
然而小云中國人的身份,還是讓她遇到了一些尷尬。船上時不時會有游客和工作人員拿著中國人吃狗肉、蝙蝠、蝌蚪、老鼠等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的視頻來問她,“你們是不是吃了這些東西?”作為打趣的談資。看到這些視頻的時候,小云同樣感到很意外和震驚。
但是除了八卦外,小云還會收到一些關心,“有些游客會在感到非常抱歉的情況下小心翼翼地來跟我們打聽一下國內的情況,會關心一下我們和我們家里人的安全,甚至會有人安慰我們說,這不是你們的錯。”小云說,還有的人會特別跟她提到感謝中國對于他們國家的支援,這讓她在異地他鄉感到格外溫暖和感動。
到了3月初,海外疫情突然迅速蔓延。“不管什么時候打開電視、手機,國外的新聞全是疫情的消息,搞得和喪尸片里病毒爆發前一樣”,小云形容到。小云開始逐漸意識到,新冠病毒已經像趕不走的幽靈,纏上了一個又一個他們眼里的“世外桃源”。
但此時美國國內政府、醫護界和民間對疫情還未高度重視,政府還在呼吁不要戴口罩!也因此,仍然有毫不在意的美國游客照常登船游玩,而郵輪也不得不正常運轉,所有的員工也需要按部就班地工作。
在這樣的情況下,郵輪只能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加強防疫措施,然而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小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地消毒、消毒、消毒;洗手、洗手、洗手!
盡管這樣,危險似乎仍然無處不在,游客們還在照樣地玩樂,郵輪上沒有一個人戴口罩,戴口罩還是被當成是生病的象征,而小云他們這些員工也沒有口罩可以戴。一旦疫情爆發,郵輪有太多可以傳播病毒的途徑,它存在于游客每天呼吸的空氣中、頻繁接觸的賭臺、餐臺、泳池、舞池、網咖、商店。每當聽到有人咳嗽或打噴嚏,小云都會心里一緊。
這時候,同樣來自中國的小伙伴開始感到害怕了。小伙伴告訴小云要馬上辭職回國,這讓小云心里開始打了鼓。就像是出于某種觀望,小云每天見面都會跟她打聽一下辭職回國的情況。但是小伙伴或許也是處于猶豫和觀望的態度,拖了一下。
瑞德西韋仿制藥印度獲批,定價39-78美元,總治療成本低至195美元!
編譯丨newborn 今年5月,吉利德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批準,成為全球第一個被批準用于治療COVID-19的藥物。此外,該藥已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被授予緊急使用授權或擴大同期用藥,包括美國、英國、歐盟。 6月21日,印度...
結果沒想到幾天后,3月14日,美國政府發令,全球196艘郵輪全部停航!小云所在的郵輪剛好下完最后一批游客,所有工作人員被要求在海上隔離。停航后,原本想走的小伙伴徹底走不了了,輪船上的氣氛變得越來越緊張。而此時,一則更恐怖的消息傳到了船上。小云得知,有兩名游客在下船一周后,確診新冠肺炎去世了!她們剛和這兩名游客,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在郵輪上相處了一個禮拜!
“太可怕了,居然中招!”得知消息時,小云腦海里瞬間閃過無數可怕的念頭,感到背脊陣陣發涼。
沒人知道這兩名游客到底是在什么時候、怎樣感染的。留在船上的員工都還沒有防護工具,船上會不會有病毒?自己有沒有被感染?病毒會不會擴散?擴散之后會不會被交叉感染?
一系列問題接連閃過后,小云心里像灌了鉛一樣沉重。這時候,幾乎她身邊所有的人都強烈地想要回家。
更讓人擔憂的是,郵輪開始接二連三地遭遇“碰壁”:許多平時停靠的港口,或是亂成一鍋粥,或是關閉,或是直接豎起警戒線——“不能靠岸”,“不能停靠”!小云感覺到,似乎是短短一周時間內,到處都進入了緊急戒備狀態。
而且小云注意到,在最初的幾天,郵輪上的食物開始變少。原本郵輪上的伙食是非常豐盛的,通常有海鮮、面包、米飯、雞肉、土豆泥、蔬菜沙拉、牛肉、餐后甜點等,但是剛開始隔離的幾天,食物數量和種類肉眼可見地變少了,取餐的隊伍排長龍排到了大門口,去晚一點就沒有了飯菜。
這個時候再想到很多港口不能停靠,郵輪上會不會斷水斷糧?小云心里的恐慌又增加了一些,不過好在食物的問題很快就解決了,一些港口也迅速地開放,為郵輪提供了正常補給。
轉眼到了五月中旬,我問小云是否有收到新的安排,她說她還在加勒比海,只不過她感覺已經越來越多人熬不住了,又到了崩潰的邊緣。那時她聽說剛有中國船員跳海自殺,這是在過去一周內死亡的第四名船員。
然而不管怎樣反抗,船員們除了等待,別無他法。這樣的日子又過了半個月后,6月初,小云終于盼到了回國的消息。郵輪在加勒比海漂流了近三個月后,終于駛向了英吉利海峽。她聽說,郵輪將開到某個歐洲國家,然后讓船員從那里起飛回國。
在穿過英吉利海峽的那個夜晚,小云徹夜不眠地盯著夜色,在她看來,這是一個漫長的告別儀式。
如今,郵輪在穿越英吉利海峽后依然停留在海上,但是小云認為這已經離回國更近一步。
小云感覺在船上,大部分的時間就像被靜止了一樣。但是人生就像是郵輪一次又一次靠港,一次又一次離開一樣,不斷地向前。疫情之后,她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下一程。想到這,她就會感到有些焦慮。
小云聽說,美國疾控中心宣布繼續延長郵輪“禁航令”,行業停擺似乎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我們都在開玩笑地說,也許都會集體失業半年。”
其實早在過了新鮮感之后,小云“環游世界”的興致就已經大大減退,如今,她更苦惱怎么打工賺錢,怎么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怎么好好回家。
到了最后,小云為我傳來了新拍攝的海景,這也是目前唯一能與她相伴的景色。海面總是會逐漸平靜,太陽也一定會重新升起。
參考來源:
1、Jim Walker:Crew Member Found Dead on the Mariner of the Seas
2、海乘吧:《郵輪不能靠岸,九萬多名船員被困海上》
END
相關閱讀
直播丨22日19:30,聊聊腫瘤免疫治療新突破--雙特異性抗體療法
近幾年醫藥行業政策不斷推出,一致性評價、中國加入ICH、MAH落實、藥物臨床試驗數據核查等加速行業優勝劣汰;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加速醫療改革;行業格局將加速重塑。在醫療政策改革的推動下,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正步入規范的快車道。在“健康中國”上升為...
本文來源:新浪醫藥 作者:haon 免責聲明: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觀點,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醫藥行”認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